八音盒是誰發明的?
1796年,瑞士人安托·法布爾開發了圓筒型八音盒,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八音盒。據悉,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八音盒為日本“京都嵐山八音盒博物館”所藏,僅在上海公開展示1年。誕生於1796年的八音盒如此小巧,僅10厘米左右的高度。它由鐘表匠安托·法布爾發明制作,其實是壹只非常實用、豪華的純金圖章,只是在其底部內藏八音盒。當人們轉動圖章上部的環上發條,臺座上的開關便開始演奏。安托·法布爾的發明是利用“圓筒裝置和調好旋律的金屬梳齒通過金屬片彈撥來演奏音樂的”。
八音盒由於在制作上要求技藝精湛,在十八、十九世紀價格相當昂貴,僅在貴族中流傳,壹般百姓望洋興嘆。
分類:
圓片型八音盒:圓盤旋轉,在圓盤後面的突起部分使爪輪轉動,通過爪輪撥動梳齒演奏音樂,只要更換片子就可換曲子。
圓筒型八音盒:圓筒旋轉,通過安裝在圓筒上的針撥動梳齒演奏音樂。世界上最古老的八音盒就是按此原理制作的。
基本等同音樂盒 壹個圓軸上焊上有規律的凸點,附近有壹個金屬片,圓軸轉動,凸點從金屬片邊緣掃過,由於凸點的不同,使發音不同,再加上固定的轉速,壹周轉下來,會作出壹支固定的樂曲。
基本原理就是這樣。
八音盒的來歷
要解釋“八音盒”這個名詞,首先要弄清楚什麽是“八音”。我國古代《三字經》裏有這樣記載:“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可見是古代樂器的統稱,即匏、土、革、木、石、金、絲、竹八類。古樂器中的笙、竽等屬匏類;塤等屬土類;鼓等屬革類;木魚等屬木類;磬等屬石類;鐘、鈴等屬金類;琴、瑟等屬絲類;管、簫、笛等屬竹類。不難看出,匏、土、革、木、石、金、絲、竹指的是制作樂器時用的原料。這八種原料可以說能制作所有的樂器。所說“八音盒”,這就是壹個既形象而又極富色彩的定義了。就是說這個盒子裏包括了所有樂器的聲音,包括了所有音樂的聲音,包括了所有音樂表現形式的聲音。 後來,用穿孔紙作為“樂譜”、壓縮氣流發音的八音盒出現,促使了留聲機的問世。進而壹度導致八音盒走向衰亡。直到上世紀60年代,八音盒發源地瑞士的基多·瑞爵夫婦重拾家族傳統產業,他們創立的瑞爵公司至今依然是世界上唯壹壹家純手工制作八音盒的企業,.......開辟面積400平方米的國內首家上海八音盒珍品陳列館,展出日本京都嵐山八音盒博物館精心挑選的不同年代、類型的經典八音盒藏品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