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和陜西的歷史關系?為何壹般漢中人都會被認為是四川人?
歷史上很長壹段時間漢中和四川壹直合為壹體,所以大家壹直覺得漢中是四川,再加上氣候以及生活習慣還有吃的方面都跟四川比較相似,所以漢中人都會被認為是四川人。
歷史上,漢中和四川有很多交集,這本質上是地理決定的。翻開中國地圖,中國的版圖的東西南北都有著天然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是南北分界線,太行山、三峽和武陵山就是中國東西的分界線。在這個大格局裏,漢中市和四川省同屬中國西南這壹個地理單元,也就是禹貢九州裏的“梁州”。
梁州是壹個地理概念,就是古代中原人對西南疆域的統稱。在西南疆域裏面,率先納入華夏版圖的就是漢中、巴和蜀。
擴展資料:
無論是地理、氣候,還是人文風物,漢中都更接近四川,而與關中差異很大,似乎更應該劃入四川省。而事實卻是漢中在陜西,這是統治者出於對地方區域制衡的考慮而做出的絕妙安排。
國家要想做到長期的統壹和穩定,就必須在劃分壹級行政區時充分考慮到區域制衡原理。
劃省界時壹定要保證,首先,未來任意壹個省份想獨立分裂的時候,中央政府都可以在其毗鄰地方控制其要塞握住其把柄從而維穩鎮壓。
其次,即使分裂勢力未能鎮壓下去,也要保證能讓分裂省份經濟受挫,無法獨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