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天下第壹的華西村,在從富到負的期間都經歷了什麽?
古今中外,世界有很多富裕國家,比如人盡皆知的迪拜。建國之初,中國民眾普遍貧窮,生計是亟待解決的第壹要務。但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湧現出不少經濟大省和富裕村莊。最為有名的當屬位於江陰市的“天下第壹村”華西村,該村乘改革開放快車,迅速創辦各種企業。2013年的數據顯示,華西村有控股公司210家,資產接近600億。但是現今的華西村卻是有名的“負”村,光負債就有389億。從富到負,華西村到底曾歷經怎樣的轉變?
吳仁寶:華西村崛起的大功臣
吳仁寶的壹生都與華西村密切相關,從28到76歲,其無論擔任何種職務,卻都兼任華西村書記,這壹幹就是48年。吳仁寶去世後,華西村書記則有其兒子吳協恩擔任,吳氏父子都是華西村經濟發展領頭人。
在吳仁寶帶領下,華西村壹直都是先鋒村,早在1975年華西村就被《人民日報》表揚,稱其為“農業學大寨”典型。其實更早在1969年,吳仁寶就秘密在華西村建有壹座小型五金廠。改革開放後,國家鼓勵建設鄉鎮企業,吳仁寶的“工業興村”戰略得以光明正大進行。吳仁寶發展工業的首要做法是:解放勞動力,全村土地由種田能手承包,其余農民則轉投工業。
此後,吳仁寶帶領村民創辦鋼材廠、銅廠以及鍛造廠,到1980年已經成為江蘇第壹個“億元村”。華西村能富裕,和吳書記發展工業的戰略息息相關。之後,華西村也是繼續發展集體經濟,勢頭不減,被譽為“天下第壹村”。華西村有三大支柱產業:鋼鐵廠、紡織廠,以及後興起的旅遊業。村裏有錢,便開始回饋村民,不僅小孩學費全免,村民也可以定期分紅,享受優厚福利待遇。
巔峰時期的華西村,戶戶住別墅,家家開豪車,引來外界爭相報道。吳仁寶審時度勢,牢牢抓住發展機遇,才能成就華西村發展奇跡。也是因為吳仁寶的貢獻,對農村建設的示範性,曾獲得全國勞動和道德模範稱號,受到國家多位領導人接見。2013年,吳書記在華西村家中因肺癌不幸去世,終年85歲。
老書記壹去世,華西村發展中存在的弊端也逐漸顯露。
華西村發展存在的問題
問題壹:原有產業飽和,已不適應社會發展。前面提到華西村支柱產業是鋼鐵和紡織業,這兩個行業在八九十年代確實能盈利。但是進入二十壹世紀,提倡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汙染大的企業相繼被淘汰。再加上鋼鐵和紡織行業已經飽和,產品賣不出去,產能過剩。支柱產業的衰落,導致華西村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問題二:華西村村民因循守舊。改革開放初期,在老書記帶領下,華西村村民敢為天下先,創造出經濟奇跡。但隨著華西村產業定型,村民卻壹直固守原有產業,不願意投資新興產業。最終舊產業衰退,新產業又尚未建立,經濟只得衰退,負債389億。
問題三:全球性經濟大環境變化。對外貿易火爆後,華西村也開始發展外貿。但2008年卻爆發經濟危機,全球化背景下大多數國家經濟受損,華西村也不例外。除過旅遊業,基本所有產業面臨虧損。
總而言之,華西村的衰落是種種因素導致的,但是現在的華西村還是比中國大多數農村富裕。
華西村發展的啟示
華西村的興衰過程,能帶給現代社會很多啟示。比如要加快傳統企業轉型,大力吸引高科技人才。華西村主要依靠工業崛起,現代社會卻提倡高科技產業,再加上鋼鐵行業供大於求,華西村轉不過彎,只能無能為力看著經濟衰退。所以說,傳統企業家要變革思想,加快轉型。不僅是華西村,很多企業的發展都印證這壹道理。
華西村的很多發展經驗值得借鑒,要緊抓時代機遇,卻也要在時代變化時,改變原有發展思路。想要長足發展保持功績,就要求領導人保持靈活頭腦,放棄固有思維。
結語:
華西村從傳統農業村,成長為“天下第壹村”,不得不說具有開拓和先天下的精神。但是伴隨老書記吳仁寶的離世,傳統產業改革問題,以及華西村村民思想停滯不前,華西村經濟逐漸衰退。所以說,很多時候成功只是壹時,守住成就才最重要,正如俗語所言:“掙錢容易,守財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