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辦什麽時候成立的
假日辦是2000年6月正式成立的。
全國假日辦,全稱全國假日旅遊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是我國在改革開放時期迎合經濟快速發展設立的特殊機構。2000年6月,該機構正式成立。隨著這個機構的產生,我國便首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長假:十壹黃金周。
此後,在全國假日辦的安排下,我國人民便長期陷入了無止境的調休、補休,每年都要為上5休1、上3休3、上6休7、上2休1上5等糾結。假日安排如同過山車起起伏伏,讓人既愛又恨。諸如“神安排”、“史上最折騰假期”、“史上最坑爹假期”層出不窮,放假越放越累,被許多網友吐槽放假沒有達到休息的目的。
2014年9月15日,全國假日辦正式撤銷,其全部職能並入新設機構國務院旅遊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之中,在壹片罵聲中結束了其歷史使命。
全國假日辦的性質
全國假日辦並沒有行政級別。其只是國家為了促進地域間旅遊成立的壹個議事協調機構。部際協調會議由若幹個部門組成,包括中宣部、發改委、教育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旅遊局等將近三分之壹的國家部委辦局組成。
全國假日辦設在國家旅遊局,由國家旅遊局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副主任由國家旅遊局副職擔任,成員由部際協調會議各單位的聯絡員組成。工作人員由辦公室從各部門抽調。
由於不是常設機構,沒有列入機構編制部門三定管理序列,全國假日辦包括當時各省市對應設立的地方假日辦實際上並沒有獨立的辦公場所,既沒有明確的職責,也不能獨立發布行政命令,從領導到成員都是兼職,只有在討論假期安排時才會聚到壹起,自然也就不可能設置固定的機構行政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