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某日系將退出,有人指向三菱:月銷不足400臺怎麽活?
慘淡的銷量,不斷退市的品牌,似乎已經成為了汽車市場的常態。
3月20日,“吳佩頻道”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壹則驚人的消息,稱某日系合資品牌即將退出中國市場,生產線產能將轉作為同集團自主品牌代工。這則消息壹出,也立馬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甚至有不少人將目標指向了“廣汽三菱”。盡管廣汽三菱也立馬做出了回應,表示自己還在正常經營,但不能否認的是,三菱在國內早就“日薄西山”。
2月銷量不足400臺
事實上,當初在國內意氣風發的合資車企們,在國內的日子的確是越來越艱難。比如說與廣汽合資的車企就好不到哪兒去,廣汽謳歌、廣汽菲克已經接連退市,而廣汽三菱在國內的局面壹點也不比前兩位好多少,只是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太過耀眼,從而忽略了廣汽其它合資公司糟糕的銷量表現。
從廣汽集團發布的2023年2月產銷數據來看,三菱的表現“慘不忍睹”,2月份的銷量數據只有300多輛,同比去年暴跌了90.91%;而1-2月份的銷量也才只有1498輛,同比去年暴跌了79.86%。作為對比,廣汽本田在前兩個月的銷量達到了近8萬輛,而廣汽豐田更是賣了超1萬輛,這樣的戰績讓廣汽三菱更顯得尷尬不已。
可以說,廣汽三菱在國內基本就屬於混不下去的那壹類。畢竟要知道的是,壹家車企若是年銷量不能超過10萬輛,那便是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刻,而廣汽三菱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從2019年開始,這家車企就在連年下跌。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廣汽三菱的銷量分別為133,016輛、75,001輛、66,006輛,分別同比下滑7.64%、43.62%、11.99%,連續三年同比下滑。進入2022年後,廣汽三菱的銷迎來斷崖式下跌,去年只賣出了3.36萬輛新車,同比下滑了49.13%。
三菱為何“日薄西山”?
三菱落到如今這個地步,也的確讓人唏噓。
曾幾何時,提到國產自主品牌就不得不提三菱汽車。我們都知道,早年間,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引進三菱的4G6系發動機,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引進三菱的4G1和4G9兩大系列發動機,從而養活了壹大批國內自主品牌車企。
可那也只是曾經,隨著國產車迅速發展,以及三菱在國內的不思進取,導致這家日系車企越混越慘。來看看廣汽三菱在國內的發展,會發現它在市場上投放的車型屈指可數,僅僅只有歐藍德、新勁炫、奕歌以及阿圖柯四款車型。眾所周知,壹家車企的產品矩陣是非常重要的,妳看市面上賣得好的車企,旗下都擁有著不少的車型,而像日系車中豐田、本田也在不斷投放新品,但三菱卻只靠著這四款車“啃”,妳說怎麽會有長久的發展呢?
值得壹提的是,這四款產品的銷量也並不亮眼。新勁炫和奕歌的銷量幾乎沒什麽好看的,而曾經的主力軍歐藍德也逐漸走向了下坡路。還記得當年歐藍德上市的時候,輕松贏得了近2萬的意向訂單,廣汽三菱也靠著它實現了銷量的上漲,但隨著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優質產品出現,歐藍德早就沒了競爭力,即便是去年底進行了換代,但仍舊沒有挽救三菱。數據顯示,歐藍德在2023年的銷量下滑得更加厲害,前兩個月的累計成績還沒有超過2000臺。
除此之外,廣汽三菱也在去年推出了阿圖柯這款新能源SUV,盡管相比三菱以前的車型來講還是有很大的突破,但放在電動車市場,整體實力是真的不太出色,空間不突出就算了,就連續航也才520km,而且19.98萬元的起售價也很難有吸引力,畢竟在新能源市場,合資品牌並沒有在燃油車市場那樣強的影響力,更多的消費者會認可自主品牌,大眾ID.系列在國內的表現尚且不盡人意,更別說三菱阿圖柯了。
寫在最後
車市就是這樣,銷量的變化總是瞬息萬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只有產品力跟得上、產品布局得多又好,才能在這個市場中擁有壹席之地。然而,盡管三菱已經拿出了壹些新鮮血液,但仍舊沒有改變被邊緣化的格局,也就是說三菱在國內確實是很難混下去了,或許最後還是得落得個鈴木的下場。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言車有徐,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