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濕是什麽意思
利濕在中醫的角度是:清熱解毒,消炎祛濕的意思。
壹般如果出現尿頻,尿急,腹脹,舌苔黃膩,咽喉腫痛,扁桃體發炎,皮膚濕疹,皮膚瘙癢的等情況之後,就需要利濕。
常見的利濕藥物是夏桑菊顆粒,板藍根顆粒,清熱利濕顆粒,參苓白術丸,龍膽瀉肝丸等。利濕的食物是:薏米,冬瓜,白扁豆,玉米須,山藥,辣椒等。平時註意少吃油膩煎炸食物,不要酗酒,暴飲暴食,多喝溫水,適當的鍛煉。
清熱利濕是用清熱利濕藥品使濕濁自小便排出來的方式,有淡滲清熱利濕、溫陽利濕、補陰清熱利濕、清暑清熱利濕、清熱祛濕、溫腎利濕等法,適合中下焦濕濁。
除通過飲食調理外,也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適度飲水,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
應早睡早起,室內經常通風換氣,能不用空調盡量不用,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早起出來活動到出汗為止,出汗可幫助排濕,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傷氣。
體內濕熱,如果只表現為輕微的癥狀時,通過以上調理就會有所好轉,如果癥狀嚴重通過調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醫辨證論治後再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