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郭德綱是哪壹年開始火的?

郭德綱是哪壹年開始火的?

《大鵬捧紅郭德綱》

1·大鵬初識德雲社

2004年6月份,大鵬開始做相聲節目。7月的壹天,他偶然在相聲愛好者論壇上看到壹些網友提到壹個叫“德雲社”的社團每周在華聲天橋演出相聲。當時,相聲正處在低谷,聽到還有演員堅持在劇場表演相聲,大鵬不由壹陣感動,立即趕往華聲天橋壹探究竟,同時也想為充實自己的相聲節目找些素材。

“當時臺下的觀眾只有十幾個,顯得空空蕩蕩,但演員們始終在盡心盡力地表演。”大鵬回憶說。看完演出後,大鵬就決定“要讓更多的人認識德雲社。”

因為德雲社的演出場地條件很簡陋,采回來的素材無法達到電臺的播出標準。無奈之下,大鵬只得邀請德雲社的張文順老師到電臺做了壹次訪談節目,向大家介紹德雲社的情況。

2·大鵬第壹次錄音

2004年10月,德雲社易址天橋樂茶園,在看到網友新的觀感之後,大鵬再次來到了表演現場,並提出錄音的要求。對於壹個默默無聞、靠每周在劇場裏演出為生的社團來說,如果被電臺錄了音還在廣播裏播出,很可能導致大家聽過之後就不願再花錢來劇場了。但是郭德綱對自己和社團很有信心,他覺得“電臺播出後要是能有更多人喜歡上德雲社,這不是件好事嗎?”於是,郭德綱不但很幹脆地答應了錄音的要求,為了適合電臺播出,還很爽快地讓大鵬隨意剪輯。結果,第壹期節目播出後的周末,到天橋樂茶園看德雲社演出的觀眾人數不減反增,從二三十人增加到了六七十人。

以後,大鵬常到天橋樂茶園錄音,文藝廣播的聽眾也常常能聽到德雲社的節目。“打這兒以後,來天橋樂茶園看演出的人開始多起來。”郭德綱說。

3·“文藝廣播”為德雲社拉來觀眾

2004年11月27日,德雲社組織了壹場主題為“瀕臨失傳的傳統相聲”專場。演出前壹天,文藝廣播邀請郭德綱和四位文字輩老先生作客《開心茶館》,介紹第二天的演出。直播時得到了很多聽眾的反饋,大家通過短信平臺紛紛留言,有人對德雲社挽救傳統相聲表示敬佩,而更多的聽眾想通過廣播了解德雲社的演出信息。

第二天的演出盛況讓所有德雲社成員始料未及,不到兩百個座位的天橋樂茶園居然擠進來340多人,而在此之前,德雲社的最高上座率是不到60%,也就是最多的壹場賣出去116張票。驚喜之余,眾人趕緊到附近的飯館借來椅子,即使這樣還是有觀眾站著看完了表演。觀眾們的熱情強烈地感染了每壹位演員,那次演出在德雲社十年的歷程中可以說是最難忘的壹場,也是具有轉折意義的壹場。

之後,德雲社日常運轉進入良性發展,郭德綱火了,德雲社的演出也開始壹票難求。然而,它和文藝廣播的良好合作關系並沒有因此而中斷。這期間,德雲社的活動,文藝廣播都幫著進行了大量的宣傳。

4·郭德綱跟聽眾進行直接交流

《開心茶館》已經播出了郭德綱90多個段子(不重復)。“廣播裏聽相聲能讓大家多些想象的空間,比如,說段子的演員長的什麽樣啊?他表演時候的表情又是怎樣的呀?” 郭德綱說廣播給人壹種神秘感,當然,隨著郭德綱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的頻頻曝光,聽眾即使沒進過劇場,廣播原本的神秘感也就不存在了。

除此之外,郭德綱還和徒弟等人多次作客直播間接受訪談。“我喜歡這種與聽眾交流的形式。”前不久,郭德綱和德雲社的其他幾位成員就在電臺與壹些聽眾就相聲創作進行了面對面的探討,其中既有對他死心塌地的“綱絲”,也有對他的相聲藝術形式持保留態度的相聲愛好者。郭德綱表示:這樣的交流可以聽到大家對相聲創作和表演的意見。

5·對電臺的演出活動鼎力支持

文藝廣播在有線調頻有壹個《空中曲苑》欄目,主持人柳鑫聽說郭德綱除了相聲以外還會說快書、唱太平歌詞,能演河北梆子、評劇等等,而且頗具特色,便也來到天橋樂茶園。“很多作品經過名家的演繹,再想出新很不容易,但郭德綱做到了。”於是,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聽眾在《空中曲苑》裏也常能聽到德雲社表演的曲藝節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