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娃娃是什麽?詳細壹點~~~
是日本volks公司制造生產的1/3球型關節可動人型,是由圓句昭浩大師開發塑造的。
韓國也有很多廠商在生產BJD,比較為人所熟知的是AI,DOD,LUTS,LEEKE....韓國的品牌要比日本多很多.世面上的SD含蓋了從1歲到20歲左右的青少年及兒童的所有形態,可以大致分為以下4類:
1.成年SD:身高70cm,體態如20歲左右男子。如:Hound,Bermann
2.青少年SD:身高57cm-60cm,體態如13歲以上少男少女。如:SD13,SD,LUTS DELF,DOT......
3.少年SD:身高40cm-43cm,體態如10歲左右尚未發育成熟的少男少女。如:LUTS KID,DOC......
4.兒童SD:身高30cm以下,體態如6歲以下兒童。如:LUTS CUITE,BF POCKET,LATIDOLL,NOTDOLLLAB.
目前只有日本和美國有買,日本的品種最齊全,而美國只是近幾年剛開的店。另外臺灣也有,但中國大陸沒有。SD有很多品種:
總店:天使之裏(日本京都)
分店:天使之間(日本各地的分店,目前在美國新開了壹家海外店)
壹般常見的SD高58cm,還有高60cm的13歲SD以及高43cm的mini SD,價格都是不同的,壹般都在人民幣4500-8500元左右,mini SD壹般也在2000-4000元左右。
SD的特色是可以讓玩家自行改裝,因為SD的眼珠、頭發、身體關節、手腳、胳膊、腿都是可以分開的,不會組裝的玩家可以購買到組合完成的SD,正是因為這些靈活的關節,所以我們看到的SD娃娃們才能擺出那麽多的Pose,或瀟灑或優雅,栩栩如生的在鏡頭前演出壹幕幕的故事。
還有就是SD的臉部可以讓玩家自行化妝,不論是眉毛、睫毛、眼線、唇彩甚至是臉部膚色胭脂等等,都能夠讓玩家將自己的SD裝扮成國色天香的美女或貌比潘安的帥哥,塑造妳獨壹無二的SD。
正因為壹個SD能夠因為不同的發色發型、眼珠色彩、千變萬化的華麗服裝和不同的裝扮,展現出萬種風情,所以才更加讓人喜愛。
由於門檻太高,所以SD的玩家以尚未喪失童心,但已經開始有收入的X世代為主。自己開娃娃工作室的IMAI總***有六只SD,她說家裏也知道她有這種嗜好,現在已經「放棄她」了。
在臺北的「娃娃圈」內,玩SD娃娃的就有數十人,來自各行各業,甚至還有壹位年輕的女牙醫「火火」,不僅利用牙醫的技術替娃娃修臉,還把SD帶出國,在湖光山色的瑞士替SD拍外景照。
除了「臺面上」的這個年輕族群外,「貴夫人」也是SD、Momoko與珍妮娃娃的超級大戶,常常壹下手就是五萬、十萬,買起衣服來也絲毫不猶豫,但礙於身份地位,從來不與壹般玩家接觸。
SD娃娃因為十分精致,所以也吸引了不少男性玩家。從事美術設計的「熊熊」與妹妹「熊妹」從去年開始加入,目前已經有六只SD,投資金額超過廿萬,熊熊說:「根本不敢去想花了多少錢,實在太可怕了。」而從事日文翻譯的Nakururu則是因為女朋友的關系,自己也開始玩SD。
每隔壹個月左右,這些玩家就會舉辦壹次「娃聚」,因為每個人擁有的SD都不多,大部分只有壹、二只,大家用原廠的大紙盒或是小提琴箱把娃娃帶到會場後,就會趁這個時候多玩壹下別人的娃娃,或是讓娃娃擺出壹些特殊姿勢,例如讓男孩抱住男孩的「BL」,就很受女性玩家喜愛。
此外,玩家還會交換「媽媽經」與「保養經」,「我都用潤絲精幫她洗頭,這樣就不會毛躁了!」、「這個發型好可愛哦」、「妳的褲子是用窗簾布做得對不對?」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娃娃大多以「六分之壹」與「三分之壹」為主,前者高約30公分,有女孩子玩的珍妮、莉卡、Momoko與男孩子的大兵娃娃,後者高約60公分,目前比較流行的只有SD。
SD娃娃有不同的身高,普通SD為58cm,還有miniSD為43cm,最新出來的SD13(13指的是貌像13歲的女孩)為60cm。這些SD的關節都可以動,可以換頭發,可以換眼睛的顏色,妳都可以幫她們改妝束,改臉形。
=========================================================================================
這種1/3球型關節可動人偶被稱為Dollfie,是Doll(人形)和figure(玩具)的簡稱。人偶很快魅惑了眾多愛好者,被喻為“完美的人類”而改名SuperDollfie,簡稱SD。
壹個明媚的下午,壹所雅致的茶餐廳裏,巨大落地窗旁的長條桌子前,匯聚了壹張張神采飛揚的年輕面孔,每個人手裏都提著壹只神秘的箱子,這使他們看上去有些與眾不同。在壹片熟識的歡笑聲中,箱子被小心翼翼地壹壹打開……“哇!” 連前來倒水的服務員也發出壹聲驚嘆,只見壹個個精心打扮過的逼真娃娃身著考究服飾,掛著出水芙蓉般清麗的笑容,像真人壹樣或坐或臥,在桌前優雅地休憩,比全場所有客人都更有派頭。
CANDY、公主、MIMIKO,他們就是以養娃為樂的都市養娃族群,而今天,便是被圈裏人稱為“娃聚”的日子。他們自稱“娃爸”、“娃媽”,對國際上最新的娃情了如指掌,對從芭比時代起的娃史倒背如流。對購買娃娃,他們虔誠地稱之為“領養”,而不是“買”。在能力允許的範圍內,他們近乎瘋狂地“領養”喜愛的娃娃,並從此無微不至地展開對娃娃“壹生”的照顧,這種照顧,包括娃娃的日常起居、潮流妝扮、娃與娃之間的聚會和交際。他們甚至會帶心愛的娃娃壹起外出旅遊拍“外景”,並適時為娃娃尋找“心儀”的另壹半……對已成年的他們來說,娃娃是童年夢想的延續,是寶貝,而不是玩具。
每壹個娃娃都有自己的“檔案”,從名字、身高、血型,到星座、愛好和性格……樣樣齊全。在娃爸和娃媽心目中,它們甚至和人壹樣,也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樂。“娃媽”CANDY說:“所以新娃買回來,壹定要先拍壹張‘開箱照’。” 所謂開箱照,也就是把玩家拆包裝的過程和娃娃到手的最初模樣用相機記錄下來。對悉心建立和維護心愛娃娃檔案的娃爸娃媽們來說,這個程序是絕對不能省略的。
與芭比、珍妮等那些流水線批量生產的塑料人偶不同,SD采用純手工工藝制造。每款SD從模具中灌註而出後,都由造型師們親手將其部件逐壹串接拼裝起來,因為工藝復雜,每個SD都是獨壹無二的。普通SD的售價是5萬日元,不過這只是入場費而已——壹套衫褲鞋襪自然是最低消費,壹旦對SD認真起來,改裝、換肢體、化妝、其他道具玩意等才真正“讓錢包墜入地獄”。各種造型的SD照片在網絡廣為流傳,愛好者反過來COSPLAYSD,中外服飾、古裝、各地民俗服裝都能在SD身上獲得最好的演繹,這才是最吸引玩家的。同樣壹個SD,給他(她)換頂假發、換副眼睛、換套衣服,就會有完全不壹樣的感覺,更厲害者還能通過化妝、磨臉做到真正的“改頭換面”。
“公主”並不是冰山壹角,雪鷹說她常去交流養娃心得的網上討論區,平均每小時總會有300人在線,到晚上的高峰時段更會有上千人同時在線,全國各地的娃迷來自成都、上海或廣州等大城市。
玩家之間最普通又最隆重的活動,莫過於出席參加眾多同好者的“娃聚”。大家用原廠的大紙盒或者小提琴箱將娃娃帶到會場,玩壹下別人的娃娃,讓娃娃擺出壹些特殊姿勢拍照留念,或者交換“媽媽經”和“保養經”。SD娃娃在世界各地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和不同年齡層的玩家,年輕人自然是主流。
由於門檻太高,中國玩家大多以尚未喪失童心、但又開始有固定收入的“白領”為主。從事繪畫的KAI擁有自己的工作室,她說,家人並不大認同自己這種“奢侈”的嗜好,但重要的是自己喜歡。KAI不僅利用自己的繪畫功底替SD化妝,還常常把SD帶到湖光山色中替SD拍外景照。而在她的身邊,還有著壹幫有類似背景的年輕朋友。除了年輕族群外,也有收入豐厚的中年人,他們是SD的超級大戶,壹出手就上萬,買起衣服來也絲毫不猶豫,但礙於身份與年紀而不大與壹般的年輕玩家接觸。
曾經有玩家分析SD為什麽能夠風靡全球,“大概是它可以讓人自己組裝,按照每個人不同的喜好拼裝。現在世界人際關系的冷漠,讓人對太多自己不能控制的變化失措,於是,能夠依照自己意願的玩偶就會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