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五嶽以及五大淡水湖的圖片。備註:資料也可以。

五嶽以及五大淡水湖的圖片。備註:資料也可以。

五大淡水湖: 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鄱陽湖

簡介:中國第壹大淡水湖——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東北部50km。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國第壹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 3914 平方公裏,容積達 300 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鄱陽湖在九江的水面約 20 萬公頃,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廬山區等六個縣(區),它是贛北的壹顆明珠。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猶如壹只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裏長江的腰帶上。由於帶有大量水蒸氣的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洞庭湖

洞庭湖古稱“雲夢澤”,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裏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綺麗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巒突兀,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漁帆點點,蘆葉青青,水天壹色,鷗鷺翔飛。春秋四時之景不同,壹日之中變化萬千。古人描述的“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現在東洞庭湖的寫照。

濱湖的風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嶽陽樓、君山、杜甫墓、楊麽寨、鐵經幢、屈子祠、躍龍塔、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跡。在西洞庭湖與長江的接界處——城陵磯,有壹塊名為三江口的地方。從此處遠眺洞庭,但見湘江滔滔北去,長江滾滾東逝,水鳥翺翔,百舸爭流,水天壹色,景色甚是雄偉壯觀。劉海戲金蟾、東方朔盜飲仙酒、舜帝二妃萬裏尋夫的民間傳說正是源於此地……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壹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峰,這裏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壹小時。遊覽群山需要用壹天時間,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暢遊洞庭湖,真是壹舉兩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傳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後來兩妃死於山上,後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為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了。現有古跡二妃墓 、湘妃廟、柳毅井、飛來鐘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方竹、實心竹、紫竹、毛竹等。這裏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荷花節和水上運動。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為豐富。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財魚等珍貴的河鮮,還有君山名茶、羅漢竹、方竹、實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類產品,種類亦很繁多。

太湖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五湖,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 裏,有大小島嶼48個,峰72座。這裏山水相依,層次豐富,形成壹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畫卷。在觀賞這"秀色可餐的太湖風景同時,還可遊覽江財名山、名園,探考歷史。

太湖東、北、西沿岸和湖中諸島,為吳越文化發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跡遺存,如春秋時期的闔閭城越城遺址、隋代大運河、唐代寶帶橋、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書屋、明代揚彎壹條街、宜興三洞、無錫三山和蘇州東、西洞庭山等。

太湖流域行政區劃分屬江蘇、浙江、上海、安徽三省壹市,其中江蘇19399平方公裏,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裏,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裏,占14%;安徽225平方公裏,占0.6%。流域內分布有特大城市上海市,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鎮江4個地級市,浙江省的杭州、嘉興、湖州3個地級市,***有30縣(市)。有500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座,100~500萬人口的大城市1座,50~100萬人口城市3座,20~50萬人口城市9座。至1997年止流域內***有人口3611萬人,約占全國人口2.9%,其中農業人口1844萬人,非農業人口1767萬人,城市化水平達49%。流域內有耕地2266萬畝,比1985年減少384萬畝,主要用於建設用地。其中水田1856萬畝,旱地410萬畝,復種指數200%。流域用地狀況,耕地占41%,水域15%,建設用地18%,其他用地26%。

滌劑等。現第壹階段目標已初見成效。 由於有太湖水的調蓄和長江水源補充,使太湖流域整個平原河網能保持壹定的通航水深。自古以來,太湖流域航運事業就十分發達。目前全區有幹支航線900余條,通航裏程1.2萬公 裏,形成了壹個江河湖海直達、幹支相連、四通八達的航運網。據不完全統計,全流域有各類船舶4.7萬艘、134萬噸。1983年的貨運量達1.73億噸,相當於長江幹流貨運量的3.3倍 。 上海港通過內河集疏的貨物約占70%,蘇州、無錫、常州三市水運量占江蘇全省水運量的44% 。

太湖寬淺的水域還為各種魚類洄遊、產卵生長提供了良好場所。太湖魚蝦多達30多種,其中以銀魚、白殼蝦、鱭魚為水產珍品。太湖流域是我國重點淡水漁業基地,全區淡水魚產量約占全國的10%。90年代末在東太湖還大量發展了螃蟹養殖。

太湖範圍大,景點多,人文古跡多,有極好的風景旅遊資源。太湖碧波萬頃,朝暉夕雨,霧靄晴光,自然景色變化萬千,加上周圍群山和湖中小島,融嬌艷、神秀於壹體,使人心 曠神怡。目前著名風景點有無錫蠡園、黿頭渚和蘇州洞庭東山、洞庭西山等。從總體上說,太湖與“人間天堂”蘇州、杭州兩個風景遊覽城市及整個錦繡江南聯系在壹起。近年來,隨 著我國“四大名著”電視劇的拍攝,無錫相繼建成了“三國城”、“水滸城”等,成了新的旅遊熱點。目前,蘇州至洞庭西山已架起了跨湖長橋,西山不再是“孤島”,從蘇州、無 錫到湖州已開有旅遊客班,穿越太湖。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太湖的旅遊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蘇、浙、滬兩省壹市在太湖流域做了大量的水利工作,建了不少水利工程 。1984年12月成立太湖流域管理局,歸水利電力部和國務院長江口及太湖流域綜合治理領導 小組雙重領導。現由水利部直接領導。

1991年,太湖流域發生了暴雨洪水,蘇錫告急!太湖告急!太湖出現了有實測記錄以來的最高水位4.79米,災害造成的損失上百億元,全國震驚!災後,在國務院的統壹部署下,兩省壹 市人民攜手合作,加快了太浦河、望虞河、杭嘉湖南排、環湖大堤等太湖治理“十大骨幹工程”建設。 根據規劃,2000年左右基本完成10項重點骨幹工程及黃浦江上遊幹流防洪工程建 設,使太湖流域防洪標準達到50年壹遇;最後壹批工程將於2002年基本完成。目前,太湖洪水的主要通道已基本暢通,治太工程總體框架已經形成,初步改善了流域防洪除澇條件。

太湖是鑲嵌在長江三角洲上的壹顆明珠,是祖國的瑰寶。利用太湖、開發太湖、治理太湖和保護太湖是我們這壹代人的重任。

洪澤湖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育在淮河中遊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窪地,後瀦水成許多小湖。在我國秦漢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其中以洪澤湖最大,面積2069平方公裏,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澤湖古稱破釜塘。公元616年,隋煬帝下江南,其時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難。當龍舟經過破釜塘時,突然天降大雨,水漲船高,舟行順暢。煬帝大喜,自以為洪福齊天,恩澤浩蕩,於是便把破釜塘改名為洪澤浦。唐代開始名洪澤湖。

洪澤湖的整個形狀很像壹只昂首展翅欲飛的天鵝。由於洪澤湖發育在沖積平原的窪地上,故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成為壹個"懸湖"。在治淮以前,洪澤湖汪洋壹片,既無固定湖岸,又無壹定形狀。參照對淮河的治理,對洪澤湖也進行了整治。現在湖區的東部大堤寬50米,全長67公裏,幾乎全用玄武巖的條石砌成。遠遠望去,宛如壹座橫亙在湖邊的水上長城。這條長堤不僅保護著下遊地區的萬頃良田和千百座村鎮,而且攔蓄的豐富水源為航運、發電、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澤湖是壹個淺水型湖泊,水深壹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註洪澤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蘇北灌溉總渠是洪澤湖分泄入長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巢湖

巢湖,古稱焦湖,位於江淮之間,是中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壹。它地處合肥、巢湖二市和肥東、肥西、廬江三縣境內,西有大別山屏障,因地理位置險要,歷為兵家必爭之地。總面積820平方公裏,東西180裏,水域遼闊,四周河溝渠道360多條,縱橫交錯,曲折回環;沿岸山磯聳立,沙灘眾多,湖中有山,山中有水,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巢湖不僅風景秀美,帆檣如畫,而且沿湖周圍名勝古跡眾多,姥山、中廟、四頂山、半湯溫泉、王喬洞、銀屏仙人洞、銀山猿人遺址、神墩文化遺址、楚歌嶺等,猶如眾星拱月,環繞巢湖。

巢湖水產資源豐富,銀魚、蝦米、螃蟹被譽為“三珍”聞名遐邇。

姥山,卓立湖心,矗立水面,面積約100公頃,海拔115米。島上三山九峰,林木蔥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為800裏巢湖的“湖上綠洲”。姥山島人文景觀豐富。南麓,有壹天然避風良港,舊稱“南塘”,是元末抗元將領俞通海、廖永安等率水師屯寨姥山裏修建。山腰,望湖而建的聖妃廟,祭祀主湖女神,始建於晉朝。山巔的文峰塔建於明崇禎四年,塔身為條石壘砌而成,高51米,七層八角,***135級。塔內磚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郭沫若當年遊湖時曾揮毫寫下了“遙看巢湖金浪裏,愛她姑姥發如油”的詩句。

姥山旅遊業前景廣闊,總投資3000多萬元的巢湖水上樂園項目,對外招商引資開發,其子項目姥山島綜合娛樂城開工興建。

中廟位於巢湖北岸的鳳凰磯上,與湖中心的姥山島隔水相望。岸磯形如棲鳳,赤磧朱砂;廟宇赭墻碧瓦,飛閣流丹。中廟始建於東吳赤烏二年,先時祭祀主巢湖波濤的太姥,後來祭奉傳為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歷史上幾經毀壞,後至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倡募重修,修葺完善前中後三殿,計70余間。壹進大殿供神龕,琳瑯滿目;二進大殿為佛事活動場所;後殿為藏經閣,三層結構,莊重質樸。

銀屏仙人洞口的峭壁上,壹株牡丹破石而生,婷婷玉立,每逢谷雨,嫣然盛開,遊人只可仰視其仙姿,卻不可觸其玉體,被譽為“天下第壹奇花”。相傳牡丹能報豐兆吉,預知年成。1997年至1999年,原巢湖市人民政府連續3年舉辦了牡丹觀賞節,以花為媒,大力發展旅遊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

五嶽之南嶽衡山

五嶽(Five Famous Mountains),又作五嶽,是五大名山的總稱。在我國壹般指北嶽恒山(位於山西)、西嶽華山(位於陜西)、中嶽嵩山(位於河南)、東嶽泰山(位於山東)和南嶽衡山(位於湖南)。有些研究認為,“五嶽”壹詞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對山嶽、山神的崇拜,傳說盤古死後,頭和四肢化為五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