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建設企業文化
導語:企業文化壹般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漸形成的,由企業內部成員***同認可和遵守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團隊精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營行為的總稱。在壹定程度上說,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會塑造完美的企業,不斷在市場中進取,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怎麽建設企業文化壹、創建學習型企業,打造企業文化建設的平臺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為全體職工***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的總和。搞好企業文化建設,職工隊伍的素質得到提升是基礎。
壹是建立職工學習、培訓、成才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車間(班組)學習型家庭和學習型職工活動,使職工樹立"人人是可用之才、人人皆可成才"的新理念,激發職工自覺學習、展現才智的熱情,爭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從而為職工自覺接受和實踐企業***同價值觀奠定能力基礎。
二是把職工學習企業願景活動作為創建學習型企業的重點內容,改變簡單的?灌輸式?學習方式,采取廣泛深入和形式多樣的方式,讓職工動起來,通過職工大討論、職工課堂、職工園地、情景模擬,使職工在自覺地學習實踐活動中接受教育,從而使願景目標和先進的理念成為凝聚職工、激勵職工的巨大精神動力。
三是把全員學習、團隊學習作為創建學習型企業的關鍵,做到學習和培訓沒有?死角?。同時,註重發揮職工學習標兵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培養、選樹勞動模範,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
二、培育***同價值觀,實現職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同
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實現職工對這種價值觀的普遍認同是決定企業文化建設成敗的關鍵所在。
壹是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在此基礎上,從企業和職工實際出發,做到企業***同價值觀的形成從職工中來,再到職工中去,把企業確立的發展願景和職工群眾的價值表達、個人訴求有機統壹,通過自下而上的思路,凝聚職工群眾的***同意願,克服單純的.?老板文化?和?仿塑文化?,形成職工的團隊效應和企業自己領先的文化和獨特優勢。
二是圍繞職工接受和認同企業的***同價值觀,設計多種形式的載體等教育實踐活動,用***同價值觀把企業與職工凝結成命運***同體,縮小企業領導與職工的情感距離,用無障礙溝通架起管理者與職工的互信橋梁,把發展全員文化、車間班組文化、職工家庭文化、職工之間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和關鍵環節,讓全體職工樂於參與,樂在其中,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讓企業文化根植於職工的內心。
三是真正承認職工價值所在,讓職工成為企業的主人,支持職工價值追求,引導職工價值提升,保障職工價值實現,積極為職工搭建激勵平臺和成長平臺,滿足職工實現自我的需要,在職工中形成***同的目標感和使命感,使職工真正成為?物質富有?和?精神富有?的有產者,創造和諧向上的工作氛圍。
三、實現管理民主化,激發職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壹種管理文化,核心是以人文本。加強企業職工民主管理,是促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
壹是企業要認真貫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指導方針,堅持以職工為本,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充分發揮職工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主體能動作用,將文化理念融入職工民主管理之中,在企業制度規範中強化職工民主管理,通過多種形式,發動職工參與企業的各項管理,通過彰顯和實現職工個體作用,使企業文化建設的人性化特征日益明顯。
二是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民主管理的壹種基本形式,是企業制度文化的壹個組成部分。這種制度文化壹旦為廣大職工所接受和遵循,就會釋放出壹種強大的精神能量。
三是企業要認真實施廠務公開制度、民主評議企業領導幹部制度和職工董事、監事制度,推行廠長接待日、廠長信箱制度,實行職工代表常任制,建立職工代表民主議事會和視察制度,創新職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使職工知廠情,與企業同呼吸、***命運,黨群、幹群關系密切,職工踴躍參與管理企業。
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動和諧企業文化建設
壹是樹立企業與職工?利益***生,雙贏互動?的理念,不斷完善以勞動合同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為基本形式的經濟維權機制,以勞動爭議調解及仲裁和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會議為基本形式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以幫扶救助、送溫暖活動為基本形式的困難職工幫扶機制,以職工文化體育活動為基本形式的職工精神文化權益維護機制,發揮工會在促進和諧文化建設的特殊作用,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形成職工與企業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二是堅持職工關懷常態化、長期化,健全職工關懷機制,制定職工關懷計劃,開展?愛心活動?,關心、關懷職工的就業、健康、收入、教育培訓、福利保障、重大家事、心理情緒等情況,增強他們的歸屬感,提升他們?心的力量?,促進他們?新的成長?。
三是註重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以情容人,積極打造職工?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團隊精神,建立健全職工之間的溝通機制,積極傾聽職工心聲,疏解職工心結,理順職工情緒,化解職工矛盾,以建立上下心理契約為目標,達成職工對管理團隊的廣泛認同,維護職工隊伍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