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那麽多日本動漫關於機器人?例《高達》、《變形金剛》等。請從機械文化所蘊含的社會意義來分析……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就出現了壹種新的理念,也就是巨大機器人先祖動畫的《鐵人28號》。鐵人28號本身沒有自己的意誌,完全受遙控器控制,遙控器在好人手裏,它就是正義使者;遙控器落在惡人手中,鐵人就是惡魔的幫兇
這個設定對後世的魔神系列、高達系列等巨大機器人片起了重大的影響
之後,作為超級機器人始祖、日本機器人動畫的裏程碑、第壹部“人類進入巨大機器人內進行操縱”的動畫作品《魔神Z》,將這點更是發揚了出來——“魔神Z”擁有強大的力量,有了它既能成為和平的守護神,又能成為威脅和平的惡魔,這就是“魔神”二字的含義
既而之後的《蓋塔》,又將機器人動畫領進了另壹個全新的領域——動畫片領域第壹個變形機器人、第壹個合體機器人。雖然合體變形就是三架戰鬥機砸在壹起後毫無道理地變成各種形態。
因為是三個駕駛員,相對於甲兒的單打獨鬥,龍馬三人的友情則成為了該作的另壹個賣點
而片中傑克兄妹的德州馬克則是第壹個正義方的使用槍械的機器人
要知道,當初日本制片商,多是要靠贊助商砸錢來搞動畫的,所以也出現了為了配合玩具而做出的動畫設定——《鋼鐵傑克》,不是由人駕駛機器人,而是由改造人主角所變形而成的頭部和其他部件構成巨大機器人。部件之間依靠磁力進行合體,還能進行換裝。純粹是為了賣玩具的設定。當時玩具的確大賣特賣。
在超級機器人英雄風行之後,又壹種新的概念出現了——真實系
77年,有壹部很糟糕的機器人動畫,渣畫質、渣劇情、最後還爛尾,《合身戰隊麥康達》,但渣歸渣,這部片子卻是真實系的先祖之壹。
這部動畫看上去是很老套的超級系設定,但是卻有其獨特的地方——故事壹開始,是被設定成地球大面積淪陷,合身戰隊和地球軍要做的不是傳統的死守壹個研究所或基地而已,而是要邊防守邊奪回淪陷的基地,有了“進攻”的概念。每壹話都是圍繞著壹個軍事作戰展開的,充滿了很強的軍事色彩,這和今天描寫真實系的設計幾乎是壹樣的
而兩年後的高達0079,則是第壹部真實系機器人動畫,不過可惜,當年卻是因為收視率低迷而爛尾的片子……
總的說來,引入機器人的題材,壹方面,是從另壹個角度宣揚英雄主義,另壹方面,則可以更好的發揮題材——畢竟,人不能直接在太空飛,有了機器人,與外星人的碰撞這個題材又可以隨意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