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四驅“殺”兩驅?長城的Hi4電混技術到底是不是“黑科技”

四驅“殺”兩驅?長城的Hi4電混技術到底是不是“黑科技”

用四驅“平替”兩驅?不得不說,長城用技術在汽車行業內“卷”起了壹個新高度……

現在為什麽那麽多人不喜歡四驅?理由很簡單,油車費油、電車費電,再加上油價賊貴、四驅電車因為溫度的原因導致續航更不穩定、以及在城市中四驅較小的使用率等緣故,導致消費者對四驅這個配置基本上需求不大。

但四驅真的成為了新時代車型上的“累贅”麽?顯然不是!

四驅的真正意義何在?

無非是三點,加速能力更強、彎道穩定性更好、安全性更佳!

拋開越野這種特殊環境不談,四驅車在雨雪天的作用有目***睹,相比於兩驅車而言,安全性提升了不止壹個檔次。比如碰上彎道出現打滑,兩驅車型只要兩個驅動輪同時突破摩擦極限,基本上車身就宣布失控了,而四驅車型可以依靠四個車輪同時發力,只要壹個車輪仍具備摩擦力,車身就能及時穩定。又比如碰上雪地上坡,趴臥的基本都是兩驅車,四驅車大都可以“迎難而上”!

當然,四驅更“耗能”的劣勢也是擺在明面上的,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四驅就成了買起來貴,用起來更貴的代名詞。

長城Hi4,挽救四驅劣勢?

就從宣傳語來看,長城最新研發的前後軸雙電機串並聯電四驅創新構型的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還是很厲害的,因為它能夠實現“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不管是不是真能達到這個宣傳語上的標準,但它確實直指四驅的所有痛點,讓消費者可以用兩驅車型的價格購買四驅車型,而且在後續使用中的能耗也趨近於兩驅車型。

如果真能做到“人如其名”,我相信長城的Hi4足可以做到用四驅“平替”兩驅,而且後期消費者也會更認可長城的車型,畢竟花同樣的價格,買壹款加速更快、安全更強的車型,有誰不會心動呢?

長城汽車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

Hi4究竟是壹個什麽樣的四驅技術?

具體來說,Hi4包含兩套動力總成,系統功率高達340kW,覆蓋A-C級車型,可以提供多種動力選擇。而且其核心部分就是兩款混動專用的發動機,排量分別為1.5L自然吸氣和1.5T渦輪增壓。而這兩款發動機最大的優勢就是它們的工程熱效率達到了41.5%,這在汽車行業內已經是壹個非常高的標準,而熱效率的提升,也直接助推這兩款發動機的油耗能夠降低6%~7%。

長城汽車全新Hi4混動專用發動機+變速器

至於Hi4的前輪驅動模塊,通過長城工程師的全新設計,把傳動效率飆升到了98%,損失極小,而且同時能夠實現換擋中無頓挫以及工作模式可以隨時智能切換。換句話說,就是動力性強了,舒適度高了!

長城汽車全新Hi4後驅動模塊總成

後輪驅動模塊上,總成電動機功率也到了150kW,電機的效率為96.5%,數據上來看還算不錯,而且該模塊還擁有快充功能,與其搭配的中央低內阻動力電池,可以滿足100km以上的純電續航。

此外,Hi4是通過前後軸雙電機串並聯的電四驅全新構型,它通過前後軸雙電機動力解耦及高效動態調節,擴大傳統雙電機串並聯構型使用場景,可實現全速域全工況動力性、經濟性、道路適應性的提升。同時Hi4可達到無限接近於50:50軸荷分配,讓整車性能上限更高。

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工作示意

同時,Hi4還能夠通過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精準識別實時路況,3擎9模智能動態切換,不管行車中出現任何出行場景,都可以快速靈活匹配到更適合的工作模式,這也是它節省能耗的重要方式之壹。

總結

其實相比之下,在電混四驅技術中,長城Hi4還是有不少競爭對手的,例如比亞迪的DM-i AWD就是其壹,只不過驍雲插混1.5T發動機的熱效率沒有Hi4發動機的熱效率高。但總得來說,比亞迪四驅車型的售價還是要高於兩驅車型的。

就從設計和配套來看,長城Hi4的裝機成本絕對不低,那麽當未來長城的車型搭載這套全新的Hi4後,真的能做到四驅的性能、兩驅的價格麽?油耗也真的能和兩驅車型平起平坐麽?現在真的說不準,我們只有等待時間的驗證……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頭條V,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