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中不算沒上梁山的,剩下人中哪三個人可以完勝二龍山三巨頭?
如果不考慮法術大咖公孫勝以及遠程高手淩振、花榮、張清等,在近戰廝殺的情況下,梁山泊剩下的成員任何三人都不能完勝碾壓二龍山三巨頭。但是,要找出跟這組合實力相當的組合卻並不難。
梁山泊聚集了108員綠林好漢,雖然號稱是“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異性兄弟。實則派系非常復雜。
其中包括宋江派、元老派、三山派、降將派、登州派等等,而這些派系中,三山派的信仰與宋江派嚴重沖突,彼此間矛盾非常尖銳。
對宋江的壹些決策,三山派曾多次公開反對,但宋江卻從來不敢拿魯智深、武松開刀。
比如在“菊花大會”上,宋江精心炮制的“招安計劃”被魯智深、武松當堂破壞,宋江當時已然非常憤怒了,卻也只能拿好兄弟李逵開刀“殺雞儆猴”!
盡管如此,魯智深最後還是撂下了壹句狠話,表示大不了“散夥”。致使這場大會只能草草收場。充分顯示了三山派在梁山泊的地位以及宋江對這壹派系的忌憚。
而三山派之所以強,主要鑒於二龍山的實力強悍,三巨頭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那麽,二龍山三巨頭究竟有多強?
二龍山三巨頭分別是魯智深、楊誌與武松,自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楊誌失陷生辰綱,武松血濺鴛鴦樓後,三人相聚在二龍山落草為寇。連青州的正規軍都不敢正視。
起初,青州的兵馬都統制是秦明,兵馬都監是秦明的徒弟“黃信”,黃信生平立下了壹個誌願,揚言要剿滅三山賊寇,因此人送外號“鎮三山“。
但時隔多年,黃信卻連魯智深、楊誌、武松的影子都沒有見過。大抵也只能空口放白話而已。
包括後來到青州的呼延灼,原本打算消滅桃花山在慕容知府面前找回些面子,無奈卻被二龍山魯智深、楊誌打了個“騎虎難下“。
幸好有白虎山攻打青州,呼延灼才趁機找了壹個臺階下。
原文:
卻說呼延灼在帳中納悶,心內想道:“指望到此勢如劈竹,便拿了這夥草寇,怎知卻又逢著這般對手!我直如此命薄!”正沒擺布處,……
呼延灼聽了,就這機會,帶領軍馬,連夜回青州去了。
想當初領軍圍剿水泊梁山時,呼延灼尚不曾泄氣,卻偏偏被二龍山弄成進退兩難、自悲命薄的地步。再次側面反映出二龍山頭領實力之強悍。
另外!從實戰出發:
第壹、魯智深
魯智深曾單挑過史進、楊誌、呼延灼、鄧元覺等高手。
其中,單挑史進時魯智深肚餓疲乏,戰二十合不分勝負。且鬥至十五六合時,史進暗自誇贊“好個莽和尚“!
戰楊誌時,鬥至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戰後楊誌暗暗誇贊:“那裏來的這個和尚,真個好本事,手段高!俺卻剛剛地只敵的他住!”
戰呼延灼時,鬥至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呼延灼暗自誇贊:“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
戰鄧元覺時,鬥五十合不分勝負,方天定與石寶亦贊嘆不已。連石寶都稱:“小將也看得呆了,不曾見這壹對敵手。”
魯智深禪杖起處,總伴隨著壹些壹流高手的暗自誇贊。說明連這些壹流高手都高度肯定魯智深的實力。
除此之外,魯智深還活捉了方臘、夏侯成、馬靈等多名重要人物……
其中馬靈最值得壹提。因為馬靈有“神行法”,且其“神行法“比戴宗更高明,卻在施法途中被魯智深壹禪杖打了下來。
魯智深能把壹個快似閃電的馬靈打中,說明其眼疾手快,身手靈活,配合其倒拔楊柳之神力,再加上其62斤水墨禪杖。恐怕鬼神都會為之震驚吧!
第二、楊誌
楊誌的武藝最容易被忽視,就好像他的星號“天暗星”壹樣,他這壹生,活的太過壓抑。身上的包袱比林沖還多。
從少年時期,楊誌便有著振興“楊門“的強烈願望,專研於武學,練就了十八般武藝。希望靠壹刀壹槍搏得個封妻蔭子,重振楊家的聲威。
好容易奪得武狀元,有了些許盼頭,卻又因“黃泥崗“壹下跌至谷底。
後又受盡屈辱,輾轉在大名府梁中書門下,梁中書口頭承諾向蔡京保薦他,楊誌喜不自勝,卻不想又遇到晁蓋壹夥。——再次跌至谷底。
即便上梁山泊之後,楊誌也都沒有多少表現的機會,最終在征討方臘之前就病逝在了行軍途中。
不過,雖然表現的機會不多,楊誌這壹路走來,也算是可圈可點。
在大名府教演場上楊誌搶盡了風頭,接連展示了多般武藝,作為壹名囚犯,甚至與正牌軍索超打得有來有回。
楊誌與林沖兩個落魄漢子在梁山泊腳相遇並交手,鬥到四五十合尚且有來有回。
晁蓋等7名高手劫取生辰綱,卻因聽聞楊誌的大名,而選擇以“智取“、利用蒙汗藥這種較為卑劣的手段取勝。
最後,楊誌還給了呼延灼壹陣迎頭痛擊,打得呼延灼壹頭憋屈。
其實,根據楊誌將門之後的身份,以及朝廷認可的“武狀元”頭銜,加之其這幾場實戰的表現。其整體水平應不在五虎之下!
第三、武松
魯智深、楊誌都是軍官出身,武松跟他們卻恰恰相反。
父母早亡,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保護哥哥,從少年時期,武松便扮演了壹名“潑皮”的角色,跟十裏八鄉的潑皮打架鬥毆。這身橫練的筋骨,也就是這麽來的。
在江湖上,武松經歷了“跋山涉水”的流亡生涯,曾在虎口下死裏逃生,被張都監等人陷害,路遇十字坡,見慣了江湖上的人心險惡。
如果說魯智深與楊誌是戰場上能征慣戰的猛將,那麽,武松則是江湖中經驗豐富的老油條。
在武松看來,不管在任何時候,無論天塌下來還是咋地,先把自己的命保住。所有的強敵都不在眼裏。
就好像景陽岡的大蟲,武松開始也怕,但是從他遇到大蟲,到決定跟大蟲拼個妳死我活。其心態的調整只在轉瞬之間,把所有的恐懼都轉化為了憤怒,反而激發了身體的潛能徒手把大蟲打死了。
這樣的品質是常人根本所不具備的,哪怕那些壹流高手都很難具備。
另外,武松是有真才實學的。“水滸傳”中拳腳功夫當屬他為尊。
說起拳腳功夫,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是那些相撲高手,比如燕青、焦挺、擎天柱、蔣門神等人。燕青與焦挺能壹招將李逵搞定。
其中,蔣門神也曾上泰嶽爭交,三年不曾有對,說明他是當屆的冠軍。也是相當厲害的高手。比如施恩被蔣門神揍了,幾個月都不能恢復。
但是,遇到真正的拳腳高手武松時,蔣門神被打得滿地找牙,毫無還手之力。
原文:
原來說過的打蔣門神撲手,先把拳頭虛影壹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過身來,再飛起右腳。這壹撲,有名喚做玉環步,鴛鴦腳。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非同小可。
有真才實學,臂力千斤,身段靈活,亦有打虎搏命之毅力。恐怕正應了施公的那句“非同小可“,這樣的武松不容小覷。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魯智深、楊誌、武松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是真真的“兄弟之情“比骨肉之情還親。在戰場上組合廝殺發揮的作用更為巨大。
所以說,梁山泊余下的105將,任何三人都不可能完勝這組合。
至於是否有人能打平他們?
筆者認為盧俊義、關勝、林沖組合應該是沒問題的。另外,呼延灼、秦明、董平、李應等人也有替補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