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傘屬於臨滄嗎?
南傘鎮轄14個村委會,106個自然村,157個村民小組,已實現村村通公路,大部分村晴通雨阻(彈石路3條,土路9條),現有8158戶33777人,其中農業人口5735戶,27517人,勞動力15127人,其中從事第壹產業14309人,從事第二產業276人,從事第三產業542人。
南傘鎮有耕地面積116600畝,其中水田12889畝,旱地103711畝;人均耕地4.18畝,林地面積38萬畝,境內最高海拔2395米,最低海拔620米,年平均氣溫19.5℃,無霜期352天,年日照時數1707.9小時,年降雨量2049.9毫米,蒸發量1321.1 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1%,立體氣候明顯,適宜種植橡膠、甘蔗、茶葉、核桃、膏桐、水稻、玉米等作物,河流以南捧河為主系,有營盤河、南片河、勸橋河等水系,有矽、銅、鐵、鉛、鋅等豐富的礦產資源。2007年南傘鎮農村經濟總收入83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61元。農業總產值10560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5076萬元,糧食總產量9703噸,人均占有糧食達315公斤,財政收入441萬元,財政支出507萬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甘蔗、茶葉、橡膠、畜牧、糧食為主。 區位優勢:東進臨滄,南下思茅、西雙版納,北上保山、德宏,西出緬甸,距緬甸撣邦第壹特區果敢縣城僅8公裏, 是古西南絲綢之路重要通道,為對外開放的內陸窗口,是中緬物資的集散地,是中緬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滇西南、臨滄西部進入東南亞的重要口岸之壹。特別縣城南遷至南傘,南傘已成為全市開發投資的熱點。
氣候資源:在西北幹冷氣流和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下,形成南傘鎮春秋溫暖、夏秋季長、雨熱同季、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日照充足、熱源豐富、幹濕明顯的亞熱帶氣候。立體氣候顯著,境內最低海拔540米,最高海拔2490米,多樣的氣候類型,帶來了多樣的植被類型,為南傘鎮建設高優農產品基地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南傘鎮已建成150147.8(按縣上統計:135371畝)畝農產品基地,其中泡核桃23165.8畝(縣上統計數據8389畝)(其中,老核桃面積3227畝,2006年規範種植的有5901畝、沒有嚴格按“六個壹”標準的有4635畝,計10536畝,2007年規範種植9402.8畝),甘蔗39648畝(2007至2008兩年三季甘蔗已完成民13512畝),橡膠30805畝(2007年種植9710畝),膏桐22560畝(2007年種植),澳洲堅果12839畝(2007年田壩村農戶種植2929.18畝、熱水河村農戶種植1857.5畝,不含雲澳達公司種的1300畝),木薯3500畝(2007年種植),茶葉13530畝(2006年只有3993畝),咖啡2600畝,木瓜1500畝,蔬菜850畝。
水利資源:水資源豐富且有水位低、落差大、含沙量小和年際變化不出現幹涸現象等特點。南捧河藏水能資源近6萬千瓦。大丫口、鳳尾河電站正在建設中。
礦產資源:地礦蘊藏豐富且礦石品位高,主要以氧化鉛鋅礦和硫化鉛鋅礦為主。
旅遊和民族文化資源:南傘鎮喀斯特地貌風光顯著,有雲南乃至中國唯壹的“壹洞跨兩國”自然景觀。居住著德昂、傣、苗、彜、佤、傈僳等14種少數民族,大多是直過民族(從原始社會壹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自然風光優美,民族風情濃郁,邊境貿易活躍,是極具特色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