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人類真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嗎
未來總是在哲學上占據著很深的地位。 可能可以爭論的是:人腦的進化、最大的進化部分在於,能夠預知未來的認知能力,即:抽像想像力,邏輯和歸納。想像力允許我們在設定的條件下、並非實際實踐觀察中,看得到似乎合理的模型(因此降低了風險)。邏輯推理允許人們預知動作、情況的必然結果,因此給未來事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歸納使結果與原因聯系上。
亦由於未來的飄邈以及可塑性,造就了許多以未來為背景的電影,事實上,這些都是人們發揮他們的想像力,所創造出來屬於他們想像中的未來,這些未來世界的想像圖,也使得許多人慢慢的把未來的定義給固定了。
盡管未來在認知工具上包涵如此深意,由於自然與社會過程中隨機本性,預知未來仍是所有歷史時期和文化下的長期追求目標。
在宇宙學上
兩個最大的宇宙學問題:
宇宙如何誕生?
它何時結束?
對於第二個問題,有下列提交的答案:
不管觀察如何,宇宙永遠這樣存在
重力將克服。
重力不能克服。 未來學(Futures Studies 或 Futurology)是壹個綜合性研究人類重大領域的未來趨勢、可能圖景、面臨的挑戰、應當采取的對策等內容的新學科。未來學也研究預測未來的科學方法。
綜述
未來學是壹項難度很高的研究,因為我們很難集中研究壹項尚未發生的事件。不過,這些對未來的推測,並不是好像占星術壹樣的虛無縹緲,而是以歷史及文化的發展作為參考,並對事件的發展作出合理的推斷。
事實上,只要對已發生進行歸納與總結,就壹定能在某種程度上預測未來,正如DNA可以決定生命壹樣。
由於每個人的知識和眼界所限,我們對未來所作出的推測未必中肯,而這往往也是預言與事實之間的偏差的原因。要成功預測未來,壹方面要保持自身的中立,另壹方面也要擴寬眼界,努力與最新的科技發展及社會趨勢動向保持緊密的接觸。這除了要求參與者要有整全的預期思考方式、技巧及能力,還需要有跨學科、跨文化的視界。
未來學相關研究刊物
Jounral of Futures Studies
浙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自從 1996 年 11 月起出版與發行第壹本英文未來學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半年刊,並與 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 合作期刊之各項事務。期刊並從 2000 年 8 月起改為季刊。本期刊以多元文化發展趨勢之未來導向為主及相關研究主題,尤其歡迎能在重要議題上,提供獨特創見的論文。
MegaFutures大未來
MegaFutures“大未來”為淡江大學於1996 年秋季創刊的未來趨勢中文版季報。此壹刊物主要介紹全球未來學現況、全球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研究的發展情形;並做為臺灣社會未來研究訊息交換的橋梁。期盼未來成為臺灣、亞洲地區未來研究交流的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