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據說酵素的營養價值與泡菜差不多,經常喝會有什麽危害?

據說酵素的營養價值與泡菜差不多,經常喝會有什麽危害?

酵素在養生界流行了幾年,現在仍然大火。它既能解決現代人很多慢性疾病,又能保護地球環境。壹時間,酵素走上“神壇”。

這幾年,我也總會碰到有顧客向我詢問,酵素是不是真的那麽神奇,要不要自己也做點或買點來吃。我身邊也不乏親友是酵素的擁護者。

然而,前段時間,群裏有同學轉發了壹條視頻,有人現身說法,長期喝酵素,結果差點雙目失明。

視頻壹出,引起軒然大波。酵素到底是“保健聖品”,還是“害人毒藥”?今天我們就來扒壹扒。

什麽是酵素

酵素有兩種定義,

1、酶的別稱

醫學上,酵素就是酶,是生物體內對新陳代謝反應起催化作用的壹系列物質。有些生化反應,正常情況下反應速度非常慢,無法滿足機體的需求,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反應速度加快,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不同反應需要不同的酶,我們身體裏就存在了無數的、各種各樣的酶。

以前,我們國內的教科書,也把這些物質稱為“酵素”,後來改成了“酶”。

2、食物發酵後的產物

被奉為養生神器的酵素,和醫學上講的酶並不是壹回事。

簡單的說,就是用水果、蔬菜或食用菌等,加入糖或蜂蜜,經過發酵後得到的制品。這當中除了含有“酶”,還含有水果、蔬菜、食用菌原本的營養成分和天然活性成分。

酵素與泡菜差不多?

看看酵素的制作方法,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

把水果蔬菜放到可以密封的容器裏,加入糖,封好蓋子,等它發酵。這不就是做泡菜麽,只是把鹽換成了糖。

可是,泡菜總被攻擊成沒有營養的食物,甚至被列為易致癌的食物,怎麽酵素就成了養生界的大咖了呢?是糖比鹽高級麽?也不是吧,糖被攻擊得也很慘啊。那酵素到底高級在哪裏呢?

高級在“營銷”上了。酵素最先從日本傳到臺灣,又從臺灣傳到大陸,在國人自信心不足的年代,外來的東西總會被認為很高級。再加上,宣傳中稱,酵素具有減肥、調理腸胃、調節慢性病、抗各種不良的細胞等等作用,輕而易舉就能吸引壹大群擁躉。

但從營養學的角度分析,酵素和泡菜的本質差不多,都是采用壹定的方法讓食物發酵,食物發酵後會產生壹些新的成分,這些成分有壹部分對身體是有益的。而使食物發酵的微生物,也有壹部分是對腸道有益的,和我們喝的酸奶、益生菌相似,比如乳酸菌。

所以,酵素並不是什麽神秘的、新鮮的、高科技的產品。

而且,制作酵素方法不當,還會帶來很多健康風險呢。

自制酵素的健康風險

做酵素不只跟做泡菜像,和做葡萄酒更像呢,鋪壹層葡萄,再鋪壹層糖,壹層又壹層,密封好,等待發酵,幾個月後就有葡萄酒喝了。和做酵素的方法如出壹轍。

酵素到底有沒有好處?

那是不是就代表酵素毫無營養作用?當然不是,我也從未否定泡菜的營養價值呀。食物本身並無好壞,只有對於人適不適合。

1、原材料的營養

首先,酵素制作的材料是常見的果蔬,這些食物都具有各種不同的營養成分,制作成的酵素中也包含了這些原有的營養成分。

2、助消化

其次,在發酵過程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些大分子的營養成分被分解成了小分子,更利於消化吸收,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好處。中醫上認為,凡是發酵制品,都具有消食化積的作用,原因之壹就在於此。

有人說,酵素不治什麽病,它只是把水分子變小。水分子的結構很簡單,就是H2O,還能怎麽小呢?真正變小的是酵素原材料中所含的壹些大分子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

3、益腸道

第三,發酵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的,那麽發酵的制品,往往也會含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很多都是對人體腸道有益的,比如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的人腸道不好,不就是吃什麽益生菌麽。所謂益生菌,就是對腸道健康有益的細菌,制作泡菜、葡萄酒、酸奶、酵素時的主力菌,基本上都屬於有益菌。所以,當腸胃不太好時,適當吃些發酵食品,可能對腸道會有些好處。

中國人用了幾千年的“酵素”

中國人深諳發酵之道,幾千年前就有各種食物發酵的方法,從酒到醋,從食物到藥物,這些發酵制品,壹直都圍繞在我們身邊。

豆豉

豆豉是中國人做菜常用的調料,但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豆豉是怎麽來的。

最早的豆豉是用黑豆發酵而成,現在用黃豆、黑豆的都有。用毛黴、曲黴或細菌蛋白質酶將大豆中的蛋白質分解,達到壹定程度時,再加入鹽、酒等腌制,並幹燥,抑制酶的活力,延緩發酵的進程,就得到了豆豉。

平常做菜用的豆豉比較鹹,因為加了不少鹽,如果制作過程中不加鹽,得到的豆豉稱為“淡豆豉”,淡豆豉是壹味很有名的中藥,有解表發汗的作用,感冒發燒時,蔥豉湯是很多中醫媽媽們的首選。入藥用的豆豉,必須是用黑豆制作的

豆豉的制作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甚至更早,後來又傳到海外,日本人曾經稱豆豉為“納豉”,現在日本很流行的納豆,也是從豆豉發展來的。制作方法與豆豉類似,都是將大豆發酵而成,只是發酵所用的微生物不同,納豆壹般采用的是枯草桿菌發酵。

六神曲

曲劑是中藥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最早的曲指的是“酒曲”,用於釀酒,後來又加入其它壹些中藥制成各種不同類型、不同作用的曲劑。這些曲類中藥,可以直接服用,又可以作為原材料生產其它中藥。

曲劑是發酵制品,它的主要作用基本都跟脾胃有關,醒脾開胃、消食化積、化痰導滯。其中,六神曲是應用最廣泛,大家最熟悉的壹種。

傳說,六月六日或三伏天,是白虎、青龍、朱雀、玄武、勾陳、螣蛇這六大神仙下凡的日子,六神聚首,此時制作的神曲效果不凡。所以,取名“六神曲”。

傳說只是傳說,但六神曲的作用效果卻是經過歷代醫家檢驗的。將面粉、赤小豆、杏仁、青蒿、蒼耳、野蓼六種材料發酵制成的六神曲,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作用,常用於飲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等。

六神曲中的青蒿、蒼耳、野蓼,還兼有疏風散熱的作用,小孩經常出現食積發熱,六神曲就是特別好的選擇。

六神曲常用的制品主要為麩炒神曲和焦神曲,麩炒神曲更偏向於醒脾和胃,而焦神曲消食化積的作用更強。

應對小孩食積非常有名的“焦三仙”,其中壹“仙”就是焦神曲。用於消食化積的中成藥——大山楂丸,成分也是山楂、麥芽和神曲,但大山楂丸用的是炒神曲,消食化積的作用不如焦三仙,但醒脾開胃的作用更好。焦三仙味道不那麽怡人,家裏常備大山楂丸也是好的,大人小孩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