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如何看待國產龍芯處理器?

如何看待國產龍芯處理器?

但這個團隊完全沒有市場思維,不懂市場經濟,不懂杠杠原理。因此,即使再給20年,也還是壹個市場邊緣產品。

龍芯公司體量太小,人手嚴重不足,專職從事開發工作的工程師數量更缺,這是壹個不爭的事實。

針對這個現狀,龍芯應該效仿ARM公司初期在自己弱小的時候走組隊模式(傻子才會指望幾百名工程師真的能擊敗英特爾AMD數萬名工程師團隊)。龍芯公司主動放棄開發具體的芯片產品,集中精力開發新壹代ip核,切實提高新壹代ip核的性能,然後將ip核授權給其他公司開發具體的芯片產品。

當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認識到過度依賴美國的英特爾和AMD的產品,會導致國家安全存在巨大的漏洞。想擺脫,自己又搞不定。這時候如果有壹家公司能夠出售ip核幫助這些國家盡快推出自己的計算機芯片來平衡因特爾和AMD的影響,我相信很多國家會樂觀其成。像俄羅斯、印度、韓國、歐洲各國,想擺脫美國英特爾和AMD的國家真的是太多了。

在國內,可以把ip核授權給華為、聯想、浪潮、紫光等公司。這樣壹來,龍芯相關產品的開發人員迅速壯大到數十萬工程師,與之相關的從業人員達到數百萬,完全不是夢。

雖然性能不如intel,但是真正的自主可控,是純正的中國芯。

壹、龍芯的自主可控

龍芯真正立項是2001年左右,當時奔著就是自主可控的方向去做的,所以選擇了MIPS架構,並且直接買了下來,別人不再使用了,而不是所謂的授權,不像ARM這種。

在買下MIPS架構之後,龍芯團隊還擴展了指令集,可以說龍芯是來源於MIPS,但又脫胎於MIPS,是從架構開始就屬於自主可控的中國芯,是純正的中國芯。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目前龍芯在政府、軍事、金融、教育等眾多行業,對保密性有要求的領域,對安全可控非常重視的領域,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二、龍芯的性能

對於壹款芯片,自然是要考慮性能的,目前龍芯的性能和intel比較起來,確實有3-5年左右的差距,所以個人消費者對龍芯沒什麽感知,因為龍芯也沒有面向個人消費領域,因為這個領域喜歡“不服跑個分”,自然龍芯很難得到認可。

更重要的是,個人消費領域,對生態要求很高,目前windows只能安裝在X86架構的intel\AMD芯片上,不支持龍芯,所以使用龍芯的筆記本、臺式機非常少。

三、龍芯的意義

另外,目前很多人對於龍芯有誤解,覺得這芯片性能不行,完全是在靠政府補貼的貨,但其實還真不是的,國家早就不補貼龍芯了。

龍芯現在是商業化動作,完全的自負盈虧的,並且在2014年龍芯就實現了盈利,2019年利潤有1億多,這些年以來龍芯納的稅早已經超過了政府給予的補貼,所以不要拿騙補來說龍芯。

龍芯壹旦成功,將真正的使中國芯擺脫國外的依賴,畢竟ARM還要依賴ARM架構,但龍芯啥都不依賴,完全的100%純正中國芯,意義重大,值得大家支持。

龍芯是基於MIPS指令集來的,而且獲得了相關指令集的永久授權,可以說在指令集等知識產權上面龍芯不存在被卡脖子的問題了,不過因為MIPS指令集在目前的市場上已經沒有什麽地位,所以其應用領域比較有限,起碼在消費級市場上面是看不到多少希望了,消費市場上的PC主要是X86架構處理器,而手機等中端主要是ARM處理器,根本就沒有留給龍芯多少空間,雖然很多人說龍芯的性能達到了英特爾某些產品的多少多少,或者達到了AMD挖土機多少多少的性能,但是因為架構不同,實際上這種對比對於普通用戶意義不大,因為目前普通消費者的生態對龍芯的支持很差,就算能夠運行Windows系統,那也是模擬的,表現自然會打折扣。

雖然龍芯在消費級大眾市場上面沒有什麽起色,但是在壹些細分領域還是可以慢慢發展的,而且有龍芯的技術在手,起碼解決了有還是沒有的問題,在面對國外的競爭時,底氣足壹些,而且龍芯的研發和應用發展過程中,也培育了自己的人才,所以長遠來看,龍芯的意義還是不小的,所以初期龍芯的發展還是以政府扶持為主,後來龍芯開始自負盈虧,到了2015年據說已經開始盈利了,這點還是很不錯的,算是洗刷了當年漢芯的 歷史 恥辱吧,當然還是會有很多人質疑龍芯,估計是因為漢芯當年的負面影響太大了吧。

當然很多人會拿ARM和MIPS相比較,因為二者都是精簡指令集的處理器,二者之間當然有不少差異,但是MIPS對商業不敏感,錯失了移動化的浪潮,所以雖然MIPS出現的比ARM還要早,而且當初在性能上並不輸於ARM,但是因為沒有把握住機會,這些年MIPS的發展並不理想,ARM這些年反而發展很快,MIPS被拆分,然後賣來賣去的,基本上已經GG了,至於今後MIPS還有沒有機會,目前來看,難度比較大就是了,不過我們還是希望龍芯能夠在未來發展起來。

可以說,龍芯最能提現軍事應用上芯片的自主可控。

2015年3月,由中科院負責研制的新壹代導航衛星I1-S(北鬥三號首發星)首次使用了中國制造的“龍芯”中央處理器(CPU)。之後發射的每壹顆北鬥導航衛星都配備了大量的龍芯。這些龍芯除了當CPU外,最典型的壹個應用就是可重構技術。也就是說在軌衛星的軟件隨時可以通過地面上註進行重構,這就大大提高了軟件的生存能力。從五年的實際應用來看,龍芯1E和龍芯1F的在軌性能還是要更好壹些,處理能力和可靠性也與進口CPU持平,當然價格會是進口的壹半。

龍芯是中科院北京計算機所研發,龍芯成立的目標只有壹個,那就是全球第壹的芯片帝國 Intel。但是目前看來,龍芯軍事應用居多,普及商用還是任重而道遠。

最有前景難度最大最自主的國產處理器 持續關註龍芯15-16年了 現在送去流片的3A5000CPU有望單核跑到2.5ghz 30分(轉自知乎:2017年AMD在3.4G赫茲下使用gcc4.6編譯器優化參數-o2,3代CPU的spec int06測試值分為:打樁機20.7 ;挖掘機19.2 ;ryzen31.5)看樣子還算不錯。

龍芯設計團隊是國內內功最紮實的團隊之壹,龍芯老大胡偉武的目標是三分天下有其壹 不同於其他國產CPU 可以搭上現有成熟生態體系的快車從而高速發展 龍芯要自建生態 打造壹個不受外部環境制約的第三套軟件體系(圖片內有個別廠家預測分數)

關於龍芯的簡介

壹直以來,因為曾經漢芯騙局以及可能存在的故意混淆,很多人對龍芯要麽不了解、要麽誤解,還有人是因為沒看到龍芯CPU出現在普通電腦中從而認為龍芯也是騙局。就此問題我在這裏簡單介紹壹下龍芯是怎麽回事。

龍芯的團隊:

龍芯團隊由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胡偉武任總師於2001年起步,並於2002年正式獲得立項並得到500萬人民幣的研發資金,至2010年龍芯團隊成立公司以前,總***獲得國家資金五億人民幣,對比英特爾公司2015年壹年的研發投入124億美元、2017年壹年研發投入不低於130億美元,龍芯九年間的資金合計連人家壹年的零頭都差遠了。不過很奇怪,龍芯從2011年起就不拿扶持資金了、只拿過北京市政府和其它公私營機構和企業的合計兩億人民幣的投資,但還是有大量帖子到處宣揚龍芯騙經費,而且動不動就指責龍芯騙取上百億千億經費!

龍芯的指令集:

壹開始龍芯直接采用了MIPS指令集,在金融危機期間低價購買了MIPS指令集527條指令的永久授權,後來根據自己的規劃修改並增加到1907條指令,因此現在是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龍芯指令集(loogISA),已經不能叫做MIPS指令集了,1907條指令基本情況如下:

源自MIPS的指令:

216條MIPS基礎指令,獲得永久授權;

311條DSP指令,獲得永久授權。

龍芯自主指令:

MIPS基礎指令擴展——148條loongEXT;

虛擬機擴展——5條loongVM指令;

二進制翻譯擴展——213條loongBT;

向量指令擴展——1014條loongSIMD。

龍芯目前的型號命名:

龍芯1系列:分別是面向特種、嵌入應用;

龍芯2系列:面向高端嵌入、工控、特種應用、服務器、桌面;

龍芯3系列:用於PC、服務器、高級特種應用,其中3A是四核、3B是不低於3A的可多路互聯(常用於服務器)。

龍芯7:目前定位是橋片,也就是南北橋芯片,現只有壹款龍芯7A-1000,其中還集成了龍芯自研的第壹款GPU,估計其圖形性能不會比十年前的主板集顯更好,但至少普通日常應用是可以的,而且該橋片支持獨顯,可以用英偉達或AMD的顯卡來提高性能,並且龍芯正在與英偉達開展合作。

龍芯的性能:

2015年,基於大改內核GS464E、使用國內40nm低速工藝制造的主頻1GHz的龍芯3A-2000四核CPU的單核性能測試SPEC CPU2006分值6~7分,達到了GS464單核的3倍左右;2016年最高主頻1.5GHz的龍芯3A-3000測SPEC CPU2006單核分值11、四核分值36,也就是說SPEC CPU2006測試下,龍芯GS464E內核的每GHz得分為7分,距離AMD和英特爾的每GHz得分10~15分還有距離。

2019年12月24日發布的基於新研發GS464V內核的龍芯3A/B-4000每GHz分值提高到10分,主頻提高到2.0GHz,因此得分21分,接近了AMD前兩年的挖掘機CPU,距離英特爾和AMD現在主流的得分在30~40分的CPU差距已經不太大了。

龍芯的經營:

當然,微軟和谷歌不可能給龍芯做兼容,因此雖然龍芯通過二進制模擬X86指令的方式實現了安裝運行WindowsXP,但較大軟件和專業性的軟件(比如PS、股票、 遊戲 等軟件)還不能使用,這樣壹來龍芯還不能正常使用Windows和安卓,那麽龍芯目前就無法進入消費產業領域,普通用戶自然就看不到龍芯處理器。

所以,龍芯團隊於2010年離開中科院成立龍芯公司開始自負盈虧以後,起步靠北京市政府天使投資近兩億人民幣維持存在,從低端嵌入領域起步,擴展到行業領域和特種、定制領域,畢竟作為企業得自己賺錢生存,能活下來才談得上理想,不過龍芯在行業領域混的還不錯,上到網絡服務器、存儲服務器、衛星用的抗輻照處理器,中到行業定制電腦、機頂盒、電視機CPU、軍用指揮控制系統、高溫高壓等特種處理器,下至紅綠燈、充電樁等低端嵌入等等應用場景都在做,同時也在做軟件等業務。

2015年龍芯實現扭虧為盈,除持續增長的嵌入和特種等領域業務以外,龍芯桌面應用也開始增長,2018年龍芯桌面CPU銷售5萬片,占中國桌面電腦CPU市場份額的0.1%;2019年龍芯CPU中的桌面用CPU銷售達50萬片,占國內桌面CPU市場份額的1%;

胡偉武說,以前龍芯連英特爾的影子都看不到,2020年龍芯從性能上可以看到英特爾的後腦勺,並在局部形成體系,在行業市場領域應該能做到國內企業第壹位,之後會擴展業務逐漸向消費領域進軍,爭取到2030年後能與英特爾、AMD、IBM同臺競技。

註:有興趣可以在B站搜索“龍芯”,可以找到2019年4月19日龍芯公司的張福新博士在山東大學做了題目為《從inside到outside,龍芯的發展和產業生態建設》的演講,2019年6月龍芯總師胡偉武在中山大學的演講,2019年12月24日龍芯發布會中胡偉武的演講,這些裏面有超出壹般想象的信息,比如:通過這兩年的局部試點,公務員用的設備即將大規模使用龍芯設備;龍芯在軍用裝備領域已經呈面上鋪開趨勢、還為軍隊制作了數字地球,結合以前的信息來看(官方主動講的,不涉及泄密),龍芯軍用範圍至少包括指揮控制、導彈制導、精確定位、坦克等戰車控制或火控系統、軍用信息系統;等等等等

必須要有存在

龍芯必須存在,別家的石頭,不可靠!

虛心向優秀的企業學習,堅持獨立自主,這樣才能發展有底氣。

支持國產,說明國家芯片更上壹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