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婚介比起傳統婚介的優點
這是壹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不僅因為這也是每個年青人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它也是IT充滿機遇的重要領域。
中國婚介市場之大,沒有什麽可懷疑的。單是廣州壹篇報導,就提到廣州是就有幾百萬的適齡青年,急需解決終身大事。其他城市情況類似,看來,婚介市場是欣欣向榮、壹片大好,市場容量極大。
而網絡與婚介,可以說是天作之和,自從婚介第壹天攀上了網絡,就註定壹輩子離不開它了。網絡與婚介結合生成的商業模式,如同之前網絡與書店、新聞、旅遊的結合,都堪稱完美聯姻。婚介至少在以下幾點,嚴重適合網絡的應用:
第壹,都是針對的是年青人,而年青人對網絡普遍接受,其中更有相當的“網蟲”;
第二,大量管理,點對點搜索,這是網絡的強項,大量的個體相互配對,也沒比這個更適合網絡了;
第三,信息的及時交換,很好地適應了婚介註重溝通、交流的行為特質,可以讓妳足不出戶,實現千裏傳信;
我壹直看好這壹塊業務,認為很有潛力,值得去開發。相當的朋友告訴我,從事這樣的工作,本身就有娛樂感。IT專業人士,也告訴我,目前這壹業務的遭遇的嚴重瓶頸:
誠信是主要的問題,這不僅與現今中國的大環境有關,更有網絡婚介的特殊誠性,比如說人員魚龍混雜,目的各異,公布的信息虛假居多,身份不能得到核實。和網絡商務壹樣,誠信問題是網上交易的基礎,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什麽都是白搭。不過,最近好象有什麽“嚴隸交友網站”的出現,也說明了自身也在更新。
其次,婚介在中國的名氣有點做壞了,年青人對於婚介的回避心態,等等,也是制約因素。
從更深層次上講,網絡婚介更大的挑戰在於:
1,婚姻是人生大事,本身個人對這塊就非常看重,在現實世界中它配對的復雜性和困難性,就是可見壹端,搬到網絡上來,同樣面臨這樣的難題;
2,借助了網絡,也只解決了壹個接觸問題,更何況,網絡用來交友接觸的方法還有很多,QQ、遊戲、BBS等,如何顯示網絡婚介相比其他網絡接觸途徑的優越性,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3,現在婚介網站,提供不了男女交友深度體驗的問題,單是幾個頁面解決不了問題;
4,網友的信任感,以及可能引發的復雜社會問題和犯罪,這也不是危言聳聽。
5,如何確定贏利模式,其實這壹塊可能是最好解決了。只要妳定義壹個較好的目標群,他們是願意為此付費的。
解決的方法應該還是有:
1,線上線下壹起做,對網站的登記者進行身份、資料核實,當然難題是費用就上去了,所以還是要有風險投資,高起點的來做這個公益事業;
2,線上的網頁與線下的相親活動壹起開展,會收到不錯的效果,近來哄哄烈烈的相親大會不就是最好的說明;
3,對客戶進行分類,將對婚姻需求最旺的人,做為目標對象。當然還要細分,所以白領婚介、民工婚介都會產生。網絡匹配的原則可以遵循中國人的老話“門當戶對”,網絡幫助配對的系統設定肯定是理性的,相關因素的界定使得“門當戶對”的結果提必然的。當然也可以設置打破這壹規則的輔助思維,比如說穿插“美女與野獸”。
盈利方面如下:
風險投資(VC)要捧熱某個行業易如反掌,自從眾多國外風險投資商們重金砸向婚戀交友網站這個新興行業後,網絡婚戀交友這壹時髦的概念就高頻率的出現在媒體上,極大地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由風投催生出的壹批正式的商業和運作公司如百合網、中國交友中心、嫁我網、世紀佳緣等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成了新壹代互聯網寵兒。
然而,風險投資和概念都不是婚戀交友網站發展的終點,相反,逐利性強的風投給這些婚戀交友網站帶來了重大壓力。在目前行業格局尚未明朗之際,他們將去向何方成了人們關心的話題。
VC催熱
風投似乎是夏天的雷陣雨,呼啦壹下就來了,熱鬧的下壹陣就停了。但是得益於這場及時雨的灌溉,婚戀網站成長的速度令人驚訝。
去年下半年首先獲得軟銀亞洲1250萬美元投資的嫁我網,在上線半年多的時間裏就積累了60萬會員用戶;隨後獲得1100萬美元風投的百合網幾年經營下來,積累了500萬的會員用戶;而世紀佳緣也不甘寂寞,近期宣稱網站近兩年內也曾獲得了多筆巨額風險基金,擁有35萬會員用戶,甚至還成了微軟MSN的合作夥伴。
還處在初期不斷摸索階段的婚戀交友網站有非常迅猛的發展勢頭,不過與國外壹些發展較成熟的同類網站相比,仍然存在壹定的差距。
壹位業內高管表示,近兩年雖有大量的資金流入中國,但國內大部分婚戀網站仍未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這個行業還只是處於剛剛開發的階段,增長潛力很大。
有關專家介紹,在網絡婚戀交友市場發展比較成熟的美國,2004年在線婚戀交友網站的消費規模達到4.47億美元,比上壹年度增長19%。而艾瑞有關數據預測:到2008年中國網絡婚戀交友市場規模將達到6.53億,中國網絡交友市場正在以每年60%的速度急速增長。
雖然市場蛋糕很大,但是擁有領先可行的盈利模式是婚戀交友網站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至要關鍵,也是VC們遊戲規則中所關註的核心問題所在。
誰將生存?
為了培育市場,婚戀交友網站大部分都是提供免費服務,但是目前正在探索中的婚戀交友網站盈利模式不夠清晰的問題,正引起業界的廣泛關註。
向來以老大自稱的百合網創辦人田範江在介紹網站盈利模式時表示:按照國際慣例,百合網此類網站的盈利模式將主要依靠收取會員費。
國外同類網站的數據顯示,只要有8%的收費會員,網站就可以實現盈利。田範江估計,百合網收費會員的比重有望在2008年達到5%,但這會不會只是田先生的壹個空想,還很難判斷。據了解,目前百合網500萬用戶中,用戶的活躍度較低,收費用戶的比例微乎其微。
而在2005年曾獲得網絡婚戀交友行業最大金額風險資金的嫁我網,去年10月正式上線後,即推出了 “網絡+無線+地面活動”三位壹體的盈利模式,全力打造婚戀交友市場的“全概念”,這是目前婚戀交友行業在盈利模式上比較全面和清晰、可操作性也非常高的壹個網站。除了地面活動等收入外,3G時代來臨給其無線業務增加了更多想象空間。
而世紀佳緣網創始人龔海燕在談到網站的盈利模式時表示,網站收入主要通過會員捐助、網上“光明榜”產品和地面活動三個方面,而在將來網站將推出無線增值服務、線下婚配服務、禮儀禮品等增值服務,並進入婚慶、育兒領域。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世紀佳緣的35萬會員從目前來看也並不足以支撐到婚戀-婚慶產業鏈的形成。從操作模式來看,龔海燕可能選擇代理制或者在線商務的模式,但是這是不是偏離了她當初所言的“自己是婚介”的方向呢?
運營能力成最大考驗
對任何壹個互聯網公司來說,管理團隊的運營能力都是網站能否成功的硬指標。
由於風投介入網站管理,使得百合網喪失了壹定的自主權。雖然百合網目前以500萬的註冊用戶量號稱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其通過模仿美國“心理測試匹配度”模式吸引用戶註冊,但作為壹家專業的婚戀交友網站,如何能更好的服務用戶,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才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而嫁我網作為婚戀交友行業的壹支新秀,由於較早就采取公司化運營,有穩定成型的管理團隊,能保證獨立運營不受幹擾。
2006年5月,嫁我網進行全新改版,網站產品和服務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全面升級。網站總經理許穗蓉介紹,嫁我網在運營體系上將會強化移動增值產品的行業應用和地面連鎖,目前嫁我網在全國已有二十多家地面活動分支機構,並且擁有上百人的客戶服務中心隊伍。其目標是做中國婚戀行業的ctrip,以創新和服務作為網站核心競爭力。
在目前看來,嫁我網的創新的服務運營理念確實給整個行業帶來壹定的震撼,然而由於起步較晚,能否在較短時間內趕超對手,成為婚戀交友行業的領先者,對嫁我網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
世紀佳緣網成立於2003年,2006年註冊用戶就達到3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