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個實用高效的ERP,財務+進銷存+BI,哪個牌子最好?
博科ERP軟件架構:
4 博科電子商務套件框架體系
4.1 什麽是博科電子商務套件
博科電子商務套件是目前國內首款基於大型企業級應用平臺――Open9000 推出的管理軟件系統。它旨在增強整個價值鏈競爭優勢,采用基於活動管理的技術來評估各種業務流程,消除重復(即不增值)的活動;強調內部協作和外部協同;以物流管理為基礎,功能涵蓋ERP、CRM、SCM、BI等企業內部應用,同時支持企業間的協同商務。通過標準化的咨詢、實施和服務,為企業分階段快速部署行業化解決方案,在開放、集成的平臺基礎之上,可以靈活地滿足用戶個性的需求及企業業務不斷變化的要求。
對於需要管理創新的中國企業來說,博科電子商務套件不單是軟件產品,而是為企業引進壹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導入壹套成熟的經營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
4.2 博科電子商務套件應用框架
博科資訊將基於博科電子商務套件為企業信息化搭建起壹個戰略框架,在這個框架指導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迅速構築信息平臺,同時可以靈活、動態地、有效地管理,並實現電子商務的能力,使企業可以持續保持在IT投入上的競爭力,在提供的專業、貼身的服務下塑造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在這壹靈活彈性的框架下,我們給出了在供應市場、消費市場、資本市場、知識市場具體應用解決方案,體現了不同的應用層次,作業層、管理層和決策層,真正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務流四流合壹。實現了企業的集成管理,使企業產、供、銷、人、財、物各個環節聯結成壹個緊密銜接的有機整體,同時也為進壹步實現產業鏈級的協同商務提供了保證。
應用框架特點:
全面集成、功能完整的應用解決方案 彈性、靈活、可成長 開放的體系,集成第三方應用 基於價值鏈,面向電子商務及產業級協同商務 標準化服務、快速實施4.3 博科電子商務套件主要特點
博科資訊電子商務套件針對不同企業的規模,不同企業的類型以及不同管理模式與管理流程,均能夠實現功能可裁剪性、系統可配置性、流程可重構性、平臺可移植性。
主要特點:
基於架構式平臺技術,開放、集成,可成長 跨平臺操作,支持多種大型數據庫 先進的工作流技術,工作流程可自由定義 國際化應用,多語言、多幣種及多會計制度 協同商務,實現全程物流管理 OLAP技術,實現多維多點智能分析 全面的預算管理,完善的KPI績效考核 支持多種生產管理模式,靈活的計劃應變功能 全面電子化的實時企業內部審計 支持移動計算技術,實現移動商務4.4 博科電子商務套件11大功能部件
財務管理 生產制造 購銷鏈管理 客戶關系管理 物流配送系統 零售系統 工作流及知識管理 企業內審 集團管理 商業智能 企業信息門戶5 博科電子商務套件設計理念
博科電子商務套件的核心理念:
技術平臺化 功能套件化 應用協同化5.1 技術平臺化
構件技術是企業級應用軟件開發技術的壹種趨勢,Open9000平臺是基於軟件構件技術,完全集成和開放的“通用對象化內核+客戶端界面”體系架構(構件應用框架),是目前國內在技術上居於領先的,最具規模的大型企業管理平臺。構件應用框架,它常是針對特定應用領域的,表示構件復用所需的軟件
結構架構,說明構件是如何組裝成應用系統的,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交互的,框架既反映了壹個應用領域***性的功能和基本的支撐服務,代表更大、更高層次的設計復用模式,另外,它又具備靈活性和可擴充性,允許客戶根據特定應用需要,在壹些可變的插入點上,接入所需特定功能的構件,進行客戶化。“通用對象化內核”是壹個群件化結構的用於數據處理的構件倉庫,它包含了企業管理中各類基本業務內容和業務邏輯規則。在內核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行業企業處理的特點和需求,抽取不同的構件進行組合。
博科電子商務套件正是基於這壹軟件工程思想,基於這壹平臺技術研發而成的,並在此基礎上快速孵化出各種行業版本的解決方案。
平臺技術的優勢:
可以使企業方便地、快速地、平滑地增加新的功能,新的構件同原有的構件可以集成在壹起可靠地工作 可以特別靈活地、動態地重新配置,將壹個構件替換為升級的新版本不必考慮對其它構件的適配 允許對給定的任務采用不同的軟件開發供貨商提供的軟件,企業在實現它的解決方案時具有選擇產品的充分自由 企業可以容易地、靈活地將為企業特別設計的構件與整個系統集成使用,從而實現企業的特殊需求 基於構件的解決方案能夠為進壹步方便地擴展系統功能提供方便,因為定制的構件的接口也可以由用戶特殊構件的使用5.2 功能套件化
對於ERP軟件來說,集成是第壹位的。由於國內管理軟件起步較晚以及在產品發展規劃方面缺乏遠見,沒有考慮到不同產品的集成,甚至依靠收購的方式來增加完善功能,結果導致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形成了壹個個信息孤島,無法發揮信息整合的作用。同時用戶可能面臨對於相同的基礎資料要分別維護,數據需要重復輸入之類的問題,壹方面帶來無效勞動;另外為了得到想要的數據,不得不做大量的二次開發工作,這不但增加項目實施的難度,還會使預算大大超過計劃。這些都給企業信息化設置了陷阱。
博科是國內第壹家倡導套件概念的軟件廠商,博科電子商務套件基於博科Open9000平臺實現了大型企業應用程序的全面集成,其十壹大功能部件涵蓋了公司的前臺和後臺辦公系統,不同的功能模塊均能互連互通,還提供了無縫實時的商業智能。
5.3 應用協同化
企業運作效率越來越依賴於各部門、各類不同應用的協同,而不是單壹部門、單壹應用的水平。由於電子商務的出現,人們開始從單純關註交易這壹節點向關註商務全過程轉移,這將使協作擴大到整個供應鏈上企業業務之間的協作。在企業內部,有各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不同的業務指標和目標之間的協同以及各種資源約束的協同。如協同的後勤管理能確定對不同客戶、不同路線配貨、調度、運輸的最佳方案;協同的生產管理能根據現有可調配的人力、物力和設備能力等資源進行優化排產,以便實現按期交貨。而在企業之間,業務間的協同變得更為重要,也更難實現。在供應鏈上,企業為了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通常需要有三個層次的計劃:需求計劃、供應計劃、滿足需求計劃,通過實施這三個計劃來完成需求與供給的匹配,在相應執行層次上提供支持功能。
只有做好不同層次、不同業務間的協同,才能幫助企業提高其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能力,優化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合理調配企業及供應鏈上的資源,更好地實現企業的並行運作,提高企業和供應鏈整體的快速響應能力。
6 技術策略和技術架構
分布式網絡計算要求軟件在任何時間實現跨空間、跨設備、跨用戶***享,為適應軟件的這種需求,新的軟件開發模式必須支持分布式計算、瀏覽器/服務器結構、模塊化和構件化集成,使軟件類似於硬件壹樣,可用不同的標準構件拼裝而成,從而實現工業化開發。
博科資訊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壹直秉承“創新、合作、分享”的企業精神,強調實用、可靠、開放,運用先進技術開發技術領先的產品。博科套件產品遵循J2EE和.NET兩條技術路線,采用了C/S和B/S兩種結構開發模式,支持多種操作系統(Windows NT/Win2000、Unix、linux等),能夠掛接任意大型數據庫(DB2、Oracle、SQL Server、Sybase等),企業可以迅速搭建起易於擴展的分布式網絡應用環境,滿足不同企業在不同階段的需求。
6.1 架構式平臺Open9000
架構式平臺技術代表了管理軟件領域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它以業務為導向,通過屏蔽, 疏通各種復雜事務處理的基礎技術細節,封裝各類基本業務內容和業務邏輯規則,保證良好的互操作性,使企業的應用開發、部署、管理與集成變得簡單、快捷。博科架構式平臺Open9000是基於對象化分析、設計技術和構件技術、框架技術搭建而成,能夠迅速地交付可靠的、可維護的、可擴展的大型復雜應用系統。平臺開發的應用構件支持各種標準構件模型:EJB、CORBA、COM、DCOM等,具有語言、平臺以及協議無關性,完全集成第三方的應用構件。中間商能夠在平臺中間件基礎上進行增值開發,另外終端用戶也可以進行個性化開發,博科Open9000平臺在升級、更新後,中間商和終端用戶不必修改原來的應用程序。
6.1.1 構件與框架技術
構件(component)是可復用的軟件組成成份,可被用來構造其他軟件。構件將抽象的程度提到壹個更高的層次,它是對壹組類的組合進行封裝,並代表完成壹個或多個功能的特定服務,也為用戶提供了多個接口。整個構件隱藏了具體的實現,只用接口提供服務。這樣,在不同層次上,構件均可以將底層的多個邏輯組合成高層次上的粒度更大的新構件,甚至直接封裝到壹個系統,使模塊的重用從代碼級、對象級、架構級到系統級都可能實現。
軟件構件化,就是要讓軟件開發像機械制造工業壹樣,可以用各種標準和非標準的零件來進行組裝,或者像建築業壹樣,用各種建築材料搭建成各式各樣的建築。軟件可以由不同廠商提供的,用不同語言開發的,在不同硬件平臺上實現的軟件構件,方便地、動態地集成。這些構件要求能互操作,它們可以放在本地的計算機上,也可以分布式地放置在網上異構環境下的不同結點上。
框架技術是軟件復用新技術,是構件技術的發展和延伸。框架是面向對象的類庫的擴展,框架由壹個應用相關聯構件家族構成,這些構件協同工作形成了框架的基本結構骨架,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構件的組合進壹步構建壹個完整的應用系統。
框架把軟件的應用領域特點與軟件的基礎架構結合起來,總結、抽象成為粗粒度的可復用構件,壹方面是對行業知識的積累與復用,另壹方面通過對低層基礎構架的實現與封裝,極大地降低了軟件系統的開發成本、技術難度,提高了軟件的質量,在企業及行業應用軟件系統開發過程中越來越顯得重要。
Gartner Group認為:“到2003年,至少70%的新應用將主要建立在如軟件構件和應用框架這類‘構造塊’之上;應用開發的未來就在於提供壹開放體系結構,以方便構件的選擇、組裝和集成”。框架的重
用已成為軟件生產中最有效的重用方式之壹。
6.1.2 EJB(Enterprise JavaBeans)
企業級JAVA構件,是Java服務器端服務框架的規範,EJB定義了如何編寫服務器端構件,並提供構件及應用服務之間的標準約定,並管理他們。
EJB規範的特點:
平臺無關性 應用獨立於供應商 可擴展性強 可分布性強 實現動態負載均衡6.1.3 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企業應用集成,它為企業內或企業間完全不同的應用系統進行企業數據集成和程序邏輯的集成提供工具和技術。
集成的範圍:
業務過程集成 應用集成 集成的標準 平臺集成6.2 移動計算技術
隨著移動計算和信息訪問需求的日益增加,電子商務將向移動和無線連接領域逐漸發展。企業需要強大的移動和無線連接解決方案擴展他們的電子商務應用,以便辦公人員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訪問到企業的關鍵數據。
移動商務就是利用各種移動設備和移動通訊技術,隨時隨地存儲、傳輸和交流各種商業信息,進行商業活動的創新業務模式。移動商務將會重塑企業的運營模式,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企業的業務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大大縮短企業與市場的距離,提高企業對市場的迅速響應能力,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6.3 工作流技術(Work Flow)
工作流就是壹系列相互銜接、自動進行的業務活動或任務。為了實現組織目標,有關業務活動依時序或邏輯關系相互連接構成業務流程,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文檔、信息或任務,依據組織規範在參與者之間傳遞、處理或執行。在過去壹些老的“模塊化”的產品中,系統的設計通常是基於任務分割的,作業項目之間是分裂的。在群體協同的工作環境下,以消息、郵件等技術為基礎的工作流管理系統能夠改進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對企業業務過程實現更好的監察和控制,提高顧客服務質量;提高業務流程的柔性。
6.4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
XML是標準通用標記語言 SGML 的壹個子集,是壹種元標記語言(Meta-Markup Language), 具有自解釋功能,可以用來創建特定領域的語言,而且其中的數據和標記都以文本方式存儲,易於掌握,易於理解。開發者可以用這種開放式的工業標準來描寫要在網上交換的數據。由於 XML 是將數據和數據的表現形式分離的,因而它很容易組織、編輯、編程和在任何網站、應用軟件和設備之間進行交換。
XML 的作用遠遠超出了壹般數據交換的範圍。基於 XML 的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OAP可以使 Internet 上的各應用軟件進行互操作。基於 XML 的 Web 服務描述語言 WSDL和通用描述、發現及集成規範 UDDI可以使不同的企業能夠以標準的方式描述自己提供的服務和查詢其它企業提供的服務,允許根據需要在兩個或多個服務之間進行選擇。
更詳細的技術方案等信息不便在這裏贅述,您可以與他們聯系,我給您個電話13838040148或0371-60972212,也許可以幫上您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