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計算機硬件包括哪些

計算機硬件包括哪些

電腦系統是以電腦為核心的能完成壹定功能的完整系統。第壹臺電腦是1946年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電子管電腦,之後經歷了晶體管電腦、集成電路電腦、大規模集成電路電腦、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電腦。電腦系統是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

電腦的硬件是指構成電腦的物理設備,分為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

壹、電腦的基本硬件組成。

主機是整個電腦的主體,可以說用電腦來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在它內部完成的。主機外觀上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立式機箱的結構更利於散熱,更受人們歡迎壹些。

鍵盤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輸入設備,用戶可以通過鍵盤輸入命令和數據,並可通過它控制電腦的運行。常見的鍵盤大多是101或104鍵的,壹些較為新穎的104鍵盤往往帶有兩個Windows鍵和壹個應用程序鍵,以提高在Win7操作系統上操作電腦的效率。這些鍵可以分為大鍵盤區、編輯鍵區、功能鍵區和小鍵盤區。

大鍵盤區***有六十壹個鍵,這些鍵的排列和打字機的布局相同,包含了字母26個、數字10個、常用標點符號、空格鍵以及個別的電腦專用鍵,用於輸入文字、數字,符號,向電腦發布各種命令。

功能鍵區在鍵盤的左上方,***有十二個鍵,鍵上標有F1到F12,作用和功能用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定義,按F1可以打開應用程序的幫助。

編輯鍵區在鍵盤上的右側中間地帶,***有十個鍵,用於文字編輯中,控制光標的翻頁,移動,以及文字的插入和刪除等。

小鍵盤區是鍵盤最右邊的十七個鍵,包括數字、小數點、四則運算符號。

左上方功能鍵右側還有三個鍵:屏幕打印鍵、滾屏鎖定鍵和暫停鍵。

鍵盤的接口類型有AT接口、PS/2接口和USB接口三種,可與主板上相應的接口連接,連接時只要根據接口的形狀和顏色進行對應就行了,壹般不會接錯。

目前有很多鍵盤是根據人體工學原理設計的。

顯示器是電腦基本的輸出設備,是整個電腦硬件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們現在常用的是液晶顯示器,與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相比,輻射比較低、體積小,耗電少。它利用液晶的特性,通電時排列變得有秩序,使光線容易通過,不通電時排列混亂,阻止光線通過,通過電路控制,顯示圖像。它的參數有以下幾項:

屏幕尺寸:指屏幕本身的大小。

可視角度:屏幕法線與用戶可看清楚屏幕上的顯示內容位置的夾角。液晶顯示器的可視角度是左右對稱,上下可不對稱。

分辨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像素數量,是每行點數和每屏行數的乘積。

點距:顯示器相鄰的兩個像素之間的距離。點距越小,顯示器畫面越清晰。

響應時間:液晶顯示器各個像素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的速度。

鼠標是電腦中重要的輸入設備,它能方便地把鼠標指針準確定位在我們指定的屏幕位置,很方便地完成各種操作。

按其工作原理,鼠標分為機械鼠標、光電鼠標和光機鼠標。目前我們常常用的鼠標是光電鼠標。光電鼠標的下面是兩個平行放置的小光源,這種鼠標只能在特定的鼠標墊上移動,光源發出的光經過鼠標墊反射後由鼠標接收為移動信號,送入電腦,使屏幕上的鼠標指針隨之移動。鼠標指針和鼠標的移動方向是壹致的,移動距離也成比例。光電鼠標使用時比較靈活,故障率比較低。

鼠標壹般有左、右兩個按鍵,左鍵最常用,右鍵其次,在兩個按鍵之間有壹個可滑動的滾輪,主要方便瀏覽網頁。鼠標聯到主機串行口後,裝入了鼠標驅動程序才能使用,但對於與微軟兼容的鼠標,在Win7安裝時,已經自動地安裝了與微軟兼容的鼠標驅動程序,所以在Win7環境下,不需要安裝鼠標驅動程序。按接口類型的不同,鼠標分為串行鼠標、PS/2鼠標、總線鼠標和USB鼠標。

鼠標的主要性能指標是分辨率,即每移動壹英寸所能檢出的點數。

無線鼠標是在鼠標中用幹電池無線遙控,用USB接收器通過USB連接,有自動休眠功能,接收範圍在十米以內。3D振動鼠標由扇形底座和壹個能夠活動的控制器組成,具有全方位立體控制能力,並具有振動功能。

音箱相當於電腦的嘴巴和喉嚨,有了它電腦才能發出悅耳的聲音。音箱的外殼有木質和塑料兩種,兩只音箱壹左壹右擺放在電腦兩側,與顯示器有壹定距離,才能得到立體聲效果。

麥克風相當於電腦的耳朵,有了它電腦才能把外部的聲音傳送到電腦中,變換成數字波形,輸入到文件或多媒體圖像中。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技術是壹種在電話線基礎上的寬帶技術,把壹條雙絞線上用戶頻譜分為三個頻段,上行速度低,下行速度高(是以前的調制解調器的150倍)而不對稱。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是壹種專線上網方式,可以和普通電話***存於壹條電話線上,上網與接聽和撥打電話互不影響,不需要撥號。

電話線入戶信號是模擬信號,電腦所處理的信息是數字化的,所以電腦入網通信時把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把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分別稱之為調制和解調。所以我們把兩種功能都有的硬件設備叫做調制解調器,俗稱“貓”。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調制解調器分為內置、外置和USB三種類型。

打印機也是壹種常用的輸出設備。因為顯示器上顯示的內容壹旦關機就看不見了,也不方便把顯示器搬來搬去給別人閱讀,所以我們還是需要用打印機把自己的工作成果打印出來。

打印機分為針式打印機、噴墨打印機和激光打印機。

針式打印機通過打印頭上的針打印字符和圖形,分辨率較低,打印速度比較慢。

噴墨打印機體積小,質量小,打印分辨率在360點/英寸以上,打印速度比較慢,效果壹般。

激光打印機是復印機、電腦和激光的組合,打印速度快,分辨率高,無噪聲,用同步的多面鏡像和完整的光學部件在硒鼓上寫字符,激光掃過硒鼓時,通過開關的兩種狀態表示白色區域和黑色區域。硒鼓旋轉壹圈,激光打印機就打印出壹行。激光打印機本身含內存,壹般在64MB到2GB之間。

掃描儀是文字和圖片輸入的主要設備,相當於電腦的眼睛,能夠通過光電器件把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把電信號通過模數轉換器轉化為數字信號傳輸到電腦中,把大量的文字、圖片信息輸入到電腦中。

掃描儀的關鍵器件是電荷耦合器,采用三棱鏡分色光學系統,以三棱鏡來分離自然光為紅、綠、藍三原色來掃描圖形。

平板式掃描儀,文字和圖片固定在壹個玻璃窗口中,掃描頭在文字或圖片下移動,接受來自文字或圖片的反射光,這些反射線由壹個鏡面系統進行反射,通過凸透鏡把光聚焦到光敏二極管上面,把光變成電流,最後再轉換成數字信息存儲在電腦中,它能壹次掃描,讀入壹整頁的文字或圖片。

掃描儀的性能指標包括:光學分辨率、色彩位數、掃描速度和幅面大小。光學分辨率也叫水平分辨率,單位為像素/英寸或點/英寸。色彩位數是掃描儀對圖片色彩的分辨能力。

攝像頭可以分為數字攝像頭和模擬攝像頭兩大類,數字攝像頭可以直接捕捉影像,通過串口、並口或USB接口傳到電腦裏。根據攝像頭的形態,可以分為桌面底座式、高桿式和液晶掛式。攝像頭還可以分為有驅動和無驅動型的攝像頭。

攝像頭的技術指標有圖像解析度/分辨率,圖像格式、色彩位數、圖像壓縮方式,性能指標有視頻捕獲率、水平和垂直掃描頻率、最大活動影像分辨率、最大靜態圖像分辨率、信噪比和自動亮度調節等。

數碼相機是壹種新型的圖像處理設備,它的工作原理和壹般的照相機相同,是利用當物體離凸透鏡的距離大於兩倍焦距時,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把外界的圖像感光到照相機內部的感光芯片上,經過數字處理後,直接存儲到照相機的存儲器上,並可直接放到電腦上使用,但照片質量略遜色於傳統照片。鏡頭焦距越長,凸透鏡和感光器移動空間越大,變焦倍數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

數碼相機的像素數包括有效像素(真正參與感光成像的像素值,在鏡頭變焦倍率下換算出來的數值)和最大像素(感光器件的真實像素)。

電腦的觸摸屏是壹種新穎的輸入設備,包括表面聲波觸摸屏、電阻觸摸屏、電容觸摸屏和紅外線觸摸屏。它有輸入設備的功能,用手在屏幕上直接發出指令,離開了電腦屏幕就不能單獨使用,具有輸出功能。

表面聲波是壹種沿介質表面傳播的機械波。手指觸及屏幕時,觸點上的聲波被阻止,確定坐標位置。觸摸屏由玻璃平板做成,安裝在顯示器屏幕的前面,左上角和右下角是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超聲波發射換能器,右上角固定了兩個相應的超聲波接收換能器。四個周邊有45度角由疏到密間隔精密的反射條紋。

電阻觸摸屏是壹塊與顯示器表面配合的多層復合薄膜,基層為壹層有機或無機玻璃,表面有壹層透明的導電層,蓋有壹層外表面硬化處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層,內表面也有壹層透明導電層,兩層導電層之間有許多細小的透明隔離點把它們隔開絕緣。

電容觸摸屏是在玻璃屏幕上鍍壹層透明的薄膜體層,在導體層外加上壹塊保護玻璃,四邊鍍上狹長的電極,導體內形成壹個低電壓交流電場。

紅外線觸摸屏由裝在觸摸屏外框上的紅外線發射與接受感測元件構成,手可以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實現觸摸屏操作。

電腦上的操作不再單壹依靠鍵盤與鼠標,光筆適合習慣書寫用戶的操作,具有全範圍的鼠標功能,與電腦的串行口相連。

光筆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直接操作,或在反射板上進行操作。用光筆,用戶可以用與習慣的書寫方式壹樣來輸入文字,無須掌握輸入法。

投影儀是由凸透鏡、平面鏡、光屏等元件組成的光學儀器,它可以將投影片上的圖像或文字放大後投射到銀幕上,是利用物體離開凸透鏡的距離小於兩倍焦距大於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技術指標是光亮度,是描述單位時間內光源輻射產生視覺響應強弱的能力,國際單位制裏,它的單位是流明。

投影儀與主機的顯示卡相連,視頻輸出是接顯示器上的十五針D型接口電纜,使顯示器像原來壹樣工作。

液晶是介於液態和固態物質之間的物質,投影儀利用液晶的光電效應,產生具有不同灰度層次、顏色的圖像,分為液晶光閥投影儀和液晶板投影儀。

繪圖儀是按照人們要求自動繪制圖形的設備。它可以把電腦的輸出信息以圖形的形式輸出。繪圖儀主要用於繪制各種管理圖表和統計圖、大地測量圖、建築設計圖、電路布線圖、各種機械圖與電腦輔助設計圖等。

現代的繪圖儀已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它自身帶有處理器,可以使用繪圖命令,具有直線和字符演算處理以及自檢測等功能。在繪圖軟件的支持下,繪圖儀可以繪制出復雜而精確的圖形,是各種電腦輔助設計不可缺少的工具。繪圖儀的性能指標主要有繪圖筆數、繪圖紙尺寸、分辨率、接口形式及繪圖語言等。繪圖儀的種類很多,按照結構和工作原理,繪圖儀可以分為滾筒式和平臺式兩大類。

二、主機的基本硬件組成。

打開主機箱,我們可以看到主機由電源、主板、中央處理器、內存、硬盤、顯示卡和聲卡等部件組成。

電源壹般都安裝在主機箱內,它的作用是把交流220V電壓轉換成供電腦元器件工作的±5V、±12V等直流電壓。電源的質量對電腦的穩定性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電源故障很容易造成電腦工作不正常,嚴重時甚至燒毀主板、中央處理器等貴重部件。

電源上壹般都帶有壹個風扇,通過機箱上的相應開口向外吹風,它的作用除了冷卻電源本身外,還用於機箱內的空氣流通和降溫,因此通常希望風扇的風量盡可能大,噪聲盡可能小。

我們現在用的是壹種新的電源結構,叫做ATX電源。ATX電源功能十分強大,不但有更強的電源管理能力,而且還支持軟關機。有了它,在妳用鼠標確認關機之後,用不著再用手去按主機箱上的POWER按鈕,電腦就已經可以自動關閉了。

現在的多媒體電腦使用350瓦特的電源。

微型電腦的主機內壹般安裝著系統主板,是安裝在主機中最大的壹塊印刷電路板,上面分布著構成電腦系統電路的各種元器件和插接件。

主板上面有許多大規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器件和電子線路、其中包括芯片組、中央處理器插座、內存插槽、總線擴展槽、外設端口和BIOS芯片。許多主板帶有電源管理功能,在規定時間內,無鍵盤、鼠標和磁盤操作時,系統自動切斷磁盤驅動器和顯示器的電源,使屏幕變黑,系統只給中央處理器供電。總線是用壹串插接器組成壹組導線,所有的插接器與每條線相連。當壹塊總線適配卡插入到某個擴展槽中,就與總線的公***導線接上了,它能接收到微機內部傳來的公***信號和信息。ISA擴展槽的顏色壹般是黑的,是主板中最長的擴展槽,是早期主板必備的插槽之壹。PCI擴展槽長度短,顏色壹般為白色,位寬壹般為32位或64位。目前只有顯示卡才有AGP總線。

並行通信端口,即LPT1,俗稱打印口,因為它常接打印機,它是同時傳送八路信號,壹次並行傳送完整的壹個字節信息。

串行通信端口,即COM1、COM2,壹般接鼠標,外置Modem或其他串口設備。它在壹個方向上只能傳送壹路信號,壹次只能傳送壹個二進制位,傳送壹個字節信息時,只能壹位壹位地依次傳送。

USB端口,可用於U盤、數碼相機、手機、還可以用於打印機。現在的打印機可以通過USB端口直接連接電腦,安裝相應的打印機驅動程序即可使用。

在主板上,壹般都有ROM-BIOS,是固化在只讀存儲器中的系統引導程序。它保存著電腦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的程序,系統設置信息,開機上電自檢程序和系統啟動自舉程序。只讀存儲器平時是只讀不寫的。

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心臟,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內部結構分為控制器、運算器和存儲器,這三個部分相互協調,可以進行判斷、運算和並控制電腦各部分協調工作。

目前流行的中央處理器為英特爾酷睿中央處理器,分為雙核、四核和八核。雙核中央處理器是基於單個半導體的壹個處理器上擁有兩個壹樣功能的處理器核心。

衡量中央處理器的指標是字長,字長是電腦能直接處理的二進制數據的位數,標誌著電腦處理數據的能力,字長決定了電腦運算的能力和精度,字長越長,電腦的運算能力越強,精度越高,有效數據的存儲單元數越多,尋找地址的能力越強。現在個人電腦的字長分為十六位、三十二位和六十四位。

可以進行高速數據交換的存儲器叫做緩存,也叫高速緩存。中央處理器壹般會從緩存讀取數據,中央處理器沒有數據時才會向內存調用數據。緩存容量越大,中央處理器的性能越好。中央處理器的緩存分為壹級緩存和二級緩存。酷睿處理器中,四個核心的內存控制器和緩存都在單壹的晶元上面。

內存是電腦的記憶部件,用於存放電腦運行中的原始數據、中間結果以及指示電腦工作的程序。

內存可以分為隨機訪問存儲器和只讀存儲器,前者允許數據的讀取與寫入,磁盤中的程序必須被調入內存後才能運行,中央處理器可直接訪問內存,與內存交換數據。電腦斷電後,隨機訪問存儲器裏的信息就會丟失。後者的信息只能讀出,不能隨意寫入,即使斷電也不會丟失。

由於電路的復雜性因素,電腦中都使用二進制數,只有0和1兩個數碼,逢二進壹,最容易用電路來表達,比如0代表電路不通,1代表電路通暢。我們平時用電腦時感覺不到它是在用二進制計算是因為電腦會把妳輸入的信息自動轉換成二進制,算出的二進制數再轉換成妳能看到的信息顯示到屏幕上。

在存儲器中含有大量的基本單元,每個存儲單元可以存放八個二進制位,即壹個零到二百五十五之間的整數、壹個字母或壹個標點符號等,叫做壹個字節。存儲器的容量就是以字節為基本單位的,每個單元都有唯壹的序號,叫做地址。中央處理器憑借地址,準確地操縱著每個單元,處理數據。由於字節這個單位太小了,我們定義了幾個更大的單位,這些單位是以2的十次冪做進位,單位有KB、MB、GB、TB等。

常見的內存包括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接口動態隨機存儲器。

外存儲器就像日記本壹樣,用來存放壹些需要長期保存的程序或數據,斷電後也不會丟失,容量比較大,但存取速度慢。當電腦要執行外存裏的程序,處理外存中的數據時,需要先把外存裏的數據讀入內存,然後中央處理器才能進行處理。

硬盤的磁性圓盤由硬質材料制成,有很高的精密度。硬盤連同驅動器壹起封閉在殼體內,它的容量比優盤和光盤大得多,讀寫速度比優盤和光盤快得多。

硬盤是由幾片硬盤片環繞壹個***同的軸心組成的盤片組,兩個盤片之間僅留出安置磁頭的距離。每個盤片有兩個盤面,盤面上劃分著許多同心圓,稱為磁道。這些同心圓周長不同,但存儲量卻相同。每個磁道被分為很多區域,每個區域叫做壹個扇區,每個扇區存儲五百十二個字節的信息。在硬盤中,幾個盤片上相同磁道號的集合叫做柱面,這些磁道有壹個相同的磁場旋轉方向。每個盤面對應壹個磁頭,但現在的硬盤,兩個磁頭可以讀取壹個盤片。所以硬盤容量由柱面數、盤面數、每磁道的扇區數決定。硬盤容量等於柱面數乘以盤面數乘以每個磁道的扇區數乘以512,壹般以GB、TB為單位,很多硬盤廠商計算GB和TB時是十進制的,1GB是1000MB,1TB是1000GB。

硬盤內部由磁儲存盤片組成,數量從壹片到三片不等,每個盤片有壹定的容量,叫做單碟容量,幾個盤片的容量之和就是硬盤總容量。

硬盤的主軸馬達帶動盤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盤片上方,硬盤通過磁頭來讀取盤片上的數據,轉速越快,數據讀取的時間也就越短。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硬盤的速度。

硬盤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的磁道所用的時間叫做平均尋道時間,單位為毫秒,這個時間越小越好。

數據傳輸率是電腦從硬盤中準確找到相應數據並傳輸到內存的速率,包括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是用單位時間可傳輸幾兆字節衡量的。硬盤的接口有IDE接口和SCSI接口。

閃存盤是具有USB接口的無須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采用Flash芯片為存儲介質,通過USB接口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

電腦把二進制數字信號轉為復合二進制數字信號(加入分配、核對、堆棧等指令)讀寫到USB芯片適配接口,通過芯片處理信號分配給EEPROM存儲芯片的相應地址存儲二進制數據,實現數據的存儲。EEPROM數據存儲器,其控制原理是電壓控制柵晶體管的電壓高低值,柵晶體管的結電容可長時間保存電壓值,斷電後能保存數據的原因主要就是在原有的晶體管上加入了浮動柵和選擇柵。在源極和漏極之間電流單向傳導的半導體上形成貯存電子的浮動柵。浮動柵包裹著壹層矽氧化膜絕緣體。它的上面是在源極和漏極之間控制傳輸電流的選擇/控制柵。數據是0或1取決於在矽底板上形成的浮動柵中是否有電子。有電子為0,無電子為1。閃存就如同其名字壹樣,寫入前刪除數據進行初始化。具體說就是從所有浮動柵中導出電子。即將有所數據歸“1”。寫入時只有數據為0時才進行寫入,數據為1時則什麽也不做。寫入0時,向柵電極和漏極施加高電壓,增加在源極和漏極之間傳導的電子能量。這樣壹來,電子就會突破氧化膜絕緣體,進入浮動柵。讀取數據時,向柵電極施加壹定的電壓,電流大為1,電流小則定為0。浮動柵沒有電子的狀態(數據為1)下,在柵電極施加電壓的狀態時向漏極施加電壓,源極和漏極之間由於大量電子的移動,就會產生電流。而在浮動柵有電子的狀態(數據為0)下,溝道中傳導的電子就會減少。因為施加在柵電極的電壓被浮動柵電子吸收後,很難對溝道產生影響。

優盤的容量通常為1GB到8GB。

光盤的容量大,大約700兆到50GB,攜帶方便、成本低廉,其容量相當於幾百張軟盤或優盤的容量之和。

光盤主要分為五層:基板、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和印刷層。光盤的材料為塑料,數據面鍍了壹層鋁,數據被記錄在高低不同的凹凸起伏槽上,通過光盤驅動器的激光頭來讀取數據。光頭發出的激光照射到凹凸面上,然後聚焦到反射層的凹進和凸起上。凸面會把激光原封不動地反射回去,凹進面是把光發散出去。光盤驅動器依據“反射”和“發散”來識別數據,光強度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的變化為1,持續壹段時間的連續光強度為0。

光盤驅動器包括只讀光盤驅動器、刻錄機、DVD驅動器等。光盤驅動器壹般是內置式的,前端面板上帶有壹個耳機插孔、音量控制轉盤、LED指示燈、播放/跳過按鈕、加載/退出CD按鈕。顯示卡的基本作用是控制電腦的圖形輸出,安裝在電腦主板的擴展槽中,或者集成在主板上,工作在中央處理器和顯示器之間。

顯示卡主要包括圖像處理器、顯存、數模轉換器、AGP總線接口等幾個部分,數據流從中央處理器流出後,要把中央處理器傳來的數據送到圖像處理器中進行處理,把芯片處理完的數據送入顯存,把顯存讀取出數據送到數模轉換器進行數據轉換的工作,從數模轉換器進入顯示器。

顯存是顯示卡的核心部件,存放顯示芯片處理後的數據,顯存越大,顯示卡支持的最大分辨率越大。顯存的容量至少是“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log2顏色數/8”。

網卡分為以太網網卡和筆記本網卡,壹塊網卡都具有LED指示燈,表示網卡的不同工作狀態。筆記本電腦壹般配有內置網卡和無線上網功能,可用網線通過筆記本上的RJ-45接口連接網絡,無線上網時,需要檢查筆記本無線上網的開關是否打開。

現在的主流網卡為PCI接口的網卡,理論帶寬是32位133MB,目前的主流是10/100/1000MbpsPCI自適應網卡,可根據需要自動識別連接網絡設備的工作頻率,自動工作在10/100/1000Mbps的網絡帶寬下。

臺式電腦的主板上有網卡,主機的後面有壹個RJ45水晶接口,通過網線與網絡連接。

聲音是壹種模擬信號,電腦對聲音進行處理時,要經過模擬/數字的轉換,把它變成壹系列的數字量,叫做數字化。在電腦裏,要想較完美地處理聲音信息,就必須配備聲卡。

聲卡是多媒體電腦的基本配置。它的主要功能有三部分。音樂合成發音功能、模擬音頻輸入輸出功能、混音效果器功能。

以往,在采用十六位聲卡時,采樣頻率為44.1千赫,壹秒鐘的聲音切分為44100等分,十六位的位長可以把信號幅度切分成65536等分。如果是二十四位的位長,可以把信號幅度切分成16777216等分。這就像長度的測量壹樣,用英尺做單位肯定比用英寸做單位顯得粗糙。所以,在相同的采樣頻率下,位長越大,效果越好。相同位長的情況下,采樣頻率越高,效果越好。

視頻卡和顯示卡不壹樣,包括視頻捕獲卡、視頻疊加卡、電視接收卡、電視編碼卡、DVD回放卡等,用於多媒體電腦中的視頻輔助功能。

視頻捕獲卡的主要功能是把影視圖像數字化後,送給電腦加工處理。它能把標準的視頻信號在電腦顯示器上播放,進行視頻圖像的捕獲。當視頻捕獲卡和顯示卡相連後,可以對顯示內容進行顏色和對比度方面的調整,並可以進行特技效果及字幕疊加等處理。

視頻疊加卡通過視頻輸入接口把標準的視頻信號輸入,與電腦本身的VGA信號進行疊加,把綜合處理的信號送入顯示器。

電視接收卡接收PAL和NTSC制式的電視信號,可以在電腦屏幕前看電視。

電視編碼卡是把電腦屏幕上的信號轉換為電視信號,在電視上觀看電腦屏幕上的畫面。它的輸出端接在大屏幕電視機的視頻輸入端上。

希望我能幫助妳解疑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