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改革,正式在編人員還享受編制嗎?
關於是否享受編制,這個問題,我也看了不少文件,這個國家的大方向好像是分類區別對待,跟養老制度改革壹樣,分老人、中人、新人三個等次,變現在的編制管理為崗位管理。
分老人、中人、新人三個等次
1、對於老人。也就是改革前參加工作的人員,應該屬於原待遇不變,繼續享受編制內待遇,由財政供養,但是,退休後編制隨著老人的退休而消除,回收衛健系統事業編制大編制池再利用,其養老進入全國養老基金統籌發放。
2、對於中人。對於改革年度以前,按照編制內管理,改革以後,與新人壹樣簽訂合同,根據工作年限,從而簽訂固定年限合同或者無固定期限合同,不占編制,退休也繼續進入全國養老基金統籌發放。
3、對於新人。也就是改革後,通過招考、聘用等不同形式進入公立醫院的人員,不再享受編制內管理,從各地的做法來說,壹般為備案制編制管理和合同制管理,與單位簽訂合同,在組織人社部門和衛健委備案,甚至有些地方,直接在衛健委備案即可。工資發放根據醫院收入來定。多勞多得。
公立醫院改革,正式在編人員依然享受編制!醫院人員身份大體分為四類:
第壹類就是在編的有編制人員,這部分目前來說人員較少,沒有新編制下來,都是退壹批錄壹批!錄的這壹批壹般都是博士或者引進人才,碩士都難拿到!
第二類就是人事代理,大部分醫院人事代理壹般就是檔案不在醫院保存,但是待遇和在編壹樣,尤其是養老金並軌之後,所繳納的五險壹金基本壹樣!但是仍然有醫院的人事代理跟在編待遇不壹樣,存在按最低工資繳納五險壹金的情況!但是科室績效獎金跟會跟在編人員壹樣發放。
第三類就是合同工,拿固定工資,繳納五險壹金,基本上都是做些專業性不強輔助性工作,壹般沒有科室績效,可享受壹些工會福利待遇。
第四類就是第三方服務人員,這些都是屬於物業公司人員,主要從事壹些護工,保潔,導醫之類工作,按照物業公司的管理要求去繳納五險壹金,收入壹般不太高。
在編人員依然享受編制待遇,五險壹金是合同工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編制也並未取消,對於真正的人才(博士博後)依然會給編制,最慘就是夾在中間的碩士,進了公立醫院只能當合同工,五險壹金按最低的繳納,壹年下來光這部分收入就與編內人員相差十幾萬了。所謂“去編制化”,其實損害的就是學歷不上不下的這壹批人的利益。
公立醫院改革,不管怎麽改,公立屬性不會變,編制不會變。在這個問題上,國家衛健委官宣,公立醫院的屬性不會變,人員編制必須加強,確保醫務人員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