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加速新冷戰時期的到來?
壹、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之壹
此次疫情在傳播和應對上是首個真正的“全球化疫情”。疫情在3個月的時間裏波及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響了將近70億人口。疫情的迅速擴散是全球化時代人員跨境流動和病毒具有較長潛伏期、存在大量無癥狀感染者的結果。同時,全球化也是各國聯合抗擊疫情的基礎,全球各地同步交流疫情信息,防疫物資在全球範圍內快速轉運。人類歷史上首次主動為傳染病防控按下全球經濟的暫停鍵,給此次疫情打上鮮明的“全球化”烙印。
二、新冠肺炎疫情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突發性全球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沖擊到人類健康、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和國際關系等方方面面,是壹場全面的、綜合性挑戰。總的來看,疫情後的世界不大可能會有根本性、顛覆性的不同。但疫情顯然將給世界帶來很多重大改變,它既加劇了壹些消極趨勢,也加速了壹些積極趨勢,其影響不能壹概而論,總體上將加速世界變局,使國際形勢更趨復雜。疫情前就已存在的大國競爭加劇、全球合作屢遇難題、民粹主義思潮蔓延等問題,疫情後將會變得更加顯著。
三、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沖擊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
疫情急劇扭轉了2020年初世界經濟溫和增長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負增長3%。
疫情暴發以後,各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3月中旬以來,美國出現創紀錄的2645萬人申請失業救濟,使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增就業數全部蒸發。疫情使全球股市和國際原油市場遭受重創。全球投資者出現恐慌情緒,引發金融和資本市場動蕩。
疫情給相關產業和國際貿易造成巨大損失。旅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和眾多中小企業受到沈重打擊。全球旅遊業損失至少220億美元。全球航運業每周損失約3.5億美元。2020年,全球海運貿易量可能減少逾6億噸,為35年來的最大降幅。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可能下降多達32%。
疫情對全球商品的生產和運輸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全球分工已十分細化的背景下,各國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更加獨立、完整的供應鏈,建立區域化的供應鏈、分散供應鏈風險可能成為壹個發展方向。
疫情使發展中國家經濟環境更加惡化。自疫情暴發以來,已有約900億美元資本撤出新興市場,壹些國家原有的債務負擔更加沈重,甚至面臨債務危機。疫情沖擊下,已有超過90個國家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援助要求。
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稱,此次疫情還可能使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增加近壹倍,今年將達到2.65億。如果不盡快采取措施,維持全球農產品與食品的供應穩定,世界可能面臨食品危機。
四、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態勢
此次疫情提示人們,公***衛生安全、生物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挑戰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需重新審視並更加重視非傳統安全挑戰,構建更完善的國家安全體系。
此次疫情再次表明,經濟中有安全、安全中有經濟,二者的聯系日益緊密,有關決策必須統籌兼顧。在類似疫情應對中,如只顧保全經濟而忽略安全,將付出沈重的生命代價;如只顧安全而忽略經濟,又將導致增長停滯從而削弱維護民眾福祉的資源。
疫情再次凸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人類生活在大自然當中,應當維護人與自然的平衡,註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非僅僅追求片面的經濟增長。
五、疫情將加速國際關系和國際秩序演變
歷史上,沒有哪壹次傳染病的應對被如此嚴重政治化。壹些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政客和媒體,對中國極力進行抹黑、“甩鍋”。同時,美歐國家之間也因有關防疫措施以及爭奪防疫物資等齟齬不斷。
在此次疫情中,特別是在意大利等重災國要求援助時,歐盟在危機面前表現得毫無準備。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歐盟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的集體行動,團結壹致將更加重要卻也愈發困難。
在此次疫情的綜合考驗中,亞洲國家迄今的表現優於歐美。中日韓三國在疫情期間互相鼓勵和支援,為世界其他地區樹立了團結合作應對挑戰的榜樣。
六、疫情對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提出新要求
國際公***衛生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明顯不足。由於缺乏強制性以及領導人級別的協調,世衛組織的專業建議無法在壹些國家推廣。世衛組織的年度總預算甚至比不上美國壹家大型醫院,使其容易受到主要資助國的牽制。大國之間有溝通協調,但缺乏實質性合作。迄今未有壹個大國引領、全球協調的聯合抗疫行動。
七、疫情推動全球化進程深入調整
此次疫情之前,全球化已經遭遇巨大阻力。疫情助長了保護主義的思潮,也促使壹些國家重新審視產業布局與開放政策,加速全球供應鏈的本地化和多元化進程。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化將深入調整。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短期內仍難被取代,但國際分工體系和部分供應鏈將會縮短。亞洲、歐洲和美洲這幾大經濟板塊的區域內合作可能得到加強。政府和企業在促進開放型經濟的過程中將更多考慮安全因素。長期來看,如何在效率與安全、區域與全球、競爭與合作等方面把握平衡,是未來全球化調整的重要方向。
全球化這壹歷史大勢不會因疫情而終結,但其結構和內涵可能出現新的變化。涵蓋經濟、安全、社會要素的更為包容的全球化將具有更強的韌性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