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弱的皇帝洪光沒有堅守南京卻葬送了壹個王朝
圖片來自網絡。
斧王生於1607年,卒於1646年。他是福中王朱的長子。1614年,他跟隨父親來到洛陽,1620年,他成為德昌王,後來成為斧王王子。1641年,父親被李自成殺死,朱友松逃脫。1643年,他繼承父親的王位,成為小斧王。此後,斧王和朱友松流亡各地。崇禎皇帝殉難後,斧王成為第壹皇位繼承人。然而,由於他在斧王時昏庸無道,林東黨員希望建立王陸朱長房。為了繼位稱王,朱友松、斧王直接向江北三鎮的總兵求助。總兵高傑和黃德功說,他們已經建立了朱友松、斧王。依靠軍隊的支持,朱友松、斧王順利登基,次年改為弘光元年。國號仍為“明”,史稱“南明”。
高傑、黃德恭等人因建功立業而開始專橫跋扈,而朱友松、斧王則沈溺於酒色。整個南明朝廷昏昏沈沈,無能為力,不久清軍就到了南京城下,朱友松開始逃亡。1645年5月22日,南明多位將軍向清軍獻帝朱友松,清軍將其押往北京。1646年5月,朱友松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
光帝被殺的消息傳到南方,魯國國王朱彜海謚號昆帝,然後去廟裏做宗安帝。1657年4月,雍帝改為安宗,尊道寬為奉天皇帝,謚號為文公仁皇帝,肖劍為布武皇帝,牧婧修文皇帝。
為什麽帝鴻皇帝不堅守南京?
1644年,洪光皇帝登基。然而,他作為壹個皇帝並沒有做多少事情,他的統治也很短。僅僅八個月後他就退位了。在位第二年,清兵依舊南下,四處出擊。然而,洪光並沒有守住南京的最後陣地,而是率先帶人離開了。很多人想知道為什麽洪光不保衛南京,甚至不敢面對南京,那麽洪光為什麽不保衛南京呢?
事實上,洪光不堅守南京的原因可以從洪光的性格中得到分析。光帝據說和他父親長相很像,也就是說他遺傳了父親的大部分長相,但沒有遺傳父親的能力。他沒有繼承勇氣,處理政治事務的方式和勇氣。他繼承皇位的時候,也是依靠三鎮軍閥的力量。可以說這壹次是他智慧的總爆發,為了皇位孤註壹擲。除了這壹次,他所有的行動都沒有顯示出他的成就。
此外,洪光皇帝為什麽不堅守南京的問題也可以這樣解釋,因為他是壹個快樂但懦弱的人。清兵行軍時,他正與妾飲酒作樂,全然不知國家危急。他聽說揚州即將被攻陷,也是依仗大臣之力。大臣無奈之下,驚恐無以復加,於是帶頭帶人逃離南京。由此可見,洪光根本不是壹個合格的君主,所以他做出了逃離南京的舉動。
洪光皇帝的行動
事實上,歷史上的洪光指的是明朝的安宗皇帝。他原本是斧王的兒子,後來繼承了他父親斧王的位置,但由於巧合,他被授予了皇帝的職位。因為這個頭銜,人們也稱他為洪光皇帝。但是,洪光帝的所作所為實在不敢恭維,那到底是為了什麽呢
1644年5月,洪光皇帝登基,但他的繼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三鎮軍閥的力量,這使朝廷的形勢發生了壹些變化。雖然在外貌上繼承了父親的長相,但在能力上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他壹登基就出現了壹些腐敗現象,這似乎意味著他的政府不能長久。
1645年,清兵開始進攻,徐州等多個地區相繼淪陷。不久,清兵抵達揚州。但當時將軍們向朝廷求援時,別人只是旁觀,不提供任何幫助,很快揚州就成了清兵的地盤。當時,洪光皇帝剛剛下令挑選壹名婦女進入皇宮。聽說清兵進攻如此迅速,洪光第二天帶著五十人騎馬出宮,很快就不見了。當大臣們進攻的時候,他們看到皇宮裏的人分散在各處,他們知道洪光皇帝已經逃跑了。
當洪光到達蕪湖時,他投奔了不熟悉北京變化的晉景公。當他知道真相後,他決定保護洪光皇帝。但清軍進京後,很多大臣都剃了光頭,以示歸順秦朝。皇帝洪光很快被抓住並移交給清軍,壹年後被清軍殺死。可以說洪光帝的所作所為讓很多人失望了,他的滅亡是會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