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或離岸公司怎麽出口
SOHO(虛擬公司):提單shipper,產地證exporter,清關箱單*的賣方
客人:提單Consignee / Notify Party,產地證Consignee,清關箱單*的買方
工廠:與代理之間為內貿關系
資金流:客人外幣貨款打給代理公司外幣賬戶,代理公司核銷後結匯為人民幣,國家退稅人民幣也到代理公司賬戶,代理公司付人民幣貨款給工廠公司賬戶,工廠開增值稅*公司,代理公司將剩余貨款及退稅扣除代理費後以人民幣結算給SOHO,如果是付現鈔或匯私戶SOHO需提供相應金額*,沒有*公司還將扣除相應稅點。
小結:客人和工廠被有效的隔開了,但作為操作資金流的代理,即使SOHO在單據上做技術處理,從收匯和打款環節也不難知道工廠與客人的大致信息,只能說,代理壹般不會第三者插足,較高的風險成本與挖墻腳的收益不大相匹配,同時SOHO應避免讓代理摸清自己與工廠及客人的關系,必要時可以多拋拋煙霧彈,另外郵件地址是個非常敏感且具有誘惑力的東西,望各位朋友好好運用。
2. 離岸出口A、如果工廠沒有自營出口權,而離岸公司屬於境外公司也無權出口,這種情況下操作和代理出口類似。代理公司:報關,收匯,核銷,退稅
SOHO(離岸公司):提單shipper,產地證exporter,清關箱單*的賣方
客人:提單Consignee / Notify Party,產地證Consignee,清關箱單*的買方
工廠:與代理之間為內貿關系
資金流:客人匯款至離岸賬戶,利潤留在離岸賬戶上,僅將成本折算為美金匯給代理,但註意這個金額應與之前報關金額壹致(這個數字之前要計算好)。代理將妳給他的美金匯款結匯為人民幣加上國家給他的退稅,拿出壹部分匯入工廠賬戶作為貨款,工廠開等額增票,剩下的壹部分作為妳付給他的代理費用。
B、如果工廠有自營出口權,這時代理公司將退出歷史的舞臺看我們表演啦。工廠:報關,收匯,核銷,退稅
SOHO(離岸公司):提單shipper,產地證exporter,清關箱單*的賣方
客人:提單Consignee / Notify Party,產地證Consignee,清關箱單*的買方
資金流:客人匯款至離岸賬戶,利潤留在離岸賬戶上,將貨款以美金匯給工廠,這個金額與報關金額壹致,也是之前工廠對妳的美金報價。
小結:這種模式最為安全,整個局勢自己控制,除了貨代沒有第三雙眼睛的存在,目前大多數臺灣及香港公司都是按此種模式操作,只不過人家是真正意義上的“離岸公司”。在單據處理上,工廠整套報關資料反映為工廠與離岸公司的貿易關系,但貨代必須是我們自己控制,出貨後給壹份PS過的提單復印件(shipper為工廠,Consignee為離岸公司)於工廠作核銷退稅之用,再制作壹整套擡頭為離岸公司的清關資料和正本提單給客人清關。
SOHO:提單shipper,產地證exporter,清關箱單*的賣方
客人:提單Consignee / Notify Party,產地證Consignee,清關箱單*的買方
資金流:此種模式沒有退稅,這個在成本計算時要加以考慮。另外,客人貨款可以打到離岸公司賬戶,或者個人外幣私戶,SOHO與工廠之間人民幣直接結算,工廠無需開增票。有人又要舉手了:客人能打到國內公司賬戶上嗎?我想這人沒有好好聽講,答案當然是可以,問題是誰願意用公司的賬戶去幫妳收壹筆沒有經過他自己公司報關的外幣貨款呢?
小結:這種模式優點是簡單安全,成本低廉,缺點是沒有退稅,適合有離岸賬戶或小金額的,且無退稅產品的出口操作。4.工廠出口這實在是SOHO最無奈的選擇。當由於客人在包裝或產品上堅持要留下自己的品牌等重要信息,或其它某些原因造成客人不可避免地與工廠接上頭時,SOHO只有唯壹的選擇——借花獻佛,並向兩方索取傭金作為報酬,如無特殊情況,SOHO應有自己隨時被兩邊拋棄的心理準備。
工廠:報關,收匯,核銷,退稅,提單shipper,產地證exporter,清關箱單*的賣方
客人:提單Consignee / Notify Party,產地證Consignee,清關箱單*的買方
資金流:客人直接打款給工廠美金,工廠收匯核銷退稅,工廠向SOHO支付人民幣傭金,客人向SOHO私戶支付外幣傭金。如有離岸賬戶最佳,客人將傭金及工廠貨款直接匯入離岸賬戶,雙方傭金留在賬戶,剩余金額打給工廠,但註意這個金額應與之前報關金額壹致。
小結:地位被動,全局不受控,個人利益實現風險較大。SOHO應加強與工廠和客人的溝通,找準自己的位置,最大化降低自己被拋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