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和核輻射有區別嗎?
壹、定義不同
1、核輻射:
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壹種能量就叫核輻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會產生核輻射。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
2、輻射:輻射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壹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如阿爾法粒子、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擴散。
二、特點不同
1、核輻射:產生核能,以法國為例:1980-1986年間,法國核電占總發電量的比例由24%-70%,在此期間法國總發電量增加40%,而排放的含硫物質降低了9%,塵埃減少了36%。
2、輻射:傳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與光波(3×10^8米/秒)相同。
三、危害不同
1、核輻射:內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癥狀有:疲勞、頭昏、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發、白血病、嘔吐、腹瀉等。有時還會增加癌癥、畸變、遺傳性病變發生率,影響幾代人的健康。壹般講,身體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癥狀越嚴重,致癌、致畸風險越大。
2、輻射:據國外資料顯示,電磁輻射已成為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致病源之壹。電磁波磁場中,人群白血病發病為正常環境中的2.93倍,肌肉腫瘤發病為正常環境中的3.26倍。
國內外多數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造成兒童白血病的原因之壹,並能誘發人體癌細胞增殖,影響人的生殖系統,導致兒童智力殘缺,影響人的心血管系統,且對人們的視覺系統有不良影響。
百度百科-輻射
百度百科-輻射危害
百度百科-核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