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和東家的區別
1、含義不同
東家是壹個漢語詞匯,指居所的主人;宴會主人;傭工稱雇主為東家。舊時稱聘用、雇用自己的人或稱租給自己土地的那些人。
古代對壹個商店店長的稱呼,也有的對老板稱之為掌櫃的。稱呼店主或經理的名詞。古代店主的俗稱。執掌櫃臺的,稱掌櫃,壹般也就是負責錢櫃的,擁有錢櫃鑰匙和銀兩收支大權,即古代時的大堂經理。
2、出處不同
掌櫃出自《老殘遊記》第六回:“這事我已明白,自然是捕快做的圈套,妳們掌櫃的自然應該替他收屍去的。”
老舍 《駱駝祥子》十四:“他原想在壽日來的人不過是鋪戶中的掌櫃與先生們。”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這些個地方沒有壹個掌櫃的我不熟。”
東家出自《孟子·告子下》:“逾東家墻而摟其處子,則得妻。”
《漢書·王吉傳》:“東家有大棗樹垂 吉 庭中。” 宋·唐庚《遊雪峰院書所見》詩:“東家既崢嶸,西鄰亦稜層。” 明·高啟《東池看芙蓉》詩:“東家喜有木芙蓉,幾樹繁開依綠沼。”
3、地位不同
掌櫃壹般也就是負責錢櫃的,擁有錢櫃鑰匙和銀兩收支大權,即古代時的大堂經理。古代店主的俗稱。但掌櫃不壹定是該店的所有者。
東家指的是東方是正統,自古以東為上為大,東家為正宗的人家。東位就是代表主人。是壹個居所,店鋪或壹塊土地的所有人。現代商業中,也常把股東與職業經理人的關系比做為東家與掌櫃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