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心
1955年2月,莫言出生於山東省濰坊市高密縣。在莫言11歲的時候,由於家貧,莫言輟學回鄉放牧牛羊。1973年,作為農民合同工的他,到了高密縣第五棉油廠工作。1976年,莫言應征入伍。1979年,莫言與杜勤蘭喜結連理。
莫言和杜勤蘭是在第五棉油廠工作的時候認識的。接觸了壹段時間,莫言喜歡上了這位淳樸的姑娘。
由於當時的莫言家貧,導致了他性格內向,不敢隨便向別人透露自己的心聲,更別提是向心愛的人表白了。
就這樣地,除了在有意無意的時候,接近杜勤蘭以外,其余的時間,莫言根本不敢闖入到杜勤蘭的生活之中。
就跟很多情竇初開的人壹樣,很多時候,莫言都會“不經意”地走到杜勤蘭後邊,從遠處久久地看著她的背影。但當杜勤蘭壹回頭,莫言便立即“正經地”工作起來。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長壹段時間,直到莫言收到了應征入伍通知書,事情才有了轉機。
那天,莫言拿著部隊入伍的通知書,興高采烈地就像壹只蹦跳的小兔。因為,他D壹次覺得自己有了向杜勤勞許諾未來的資格。
那天,莫言跟杜勤蘭壹起走在了下班的路上,兩人靜靜地,靜靜地走著,沒多說話。此時,莫言心裏非常緊張,但這是莫言入伍前Z後的壹次機會了,不說不行!
於是,把心壹橫,莫言把心也闊出去了!他勇敢地向杜勤蘭說了那聲∶我喜歡妳。
事實證明,有時候糾結如何去表白,也只不過是庸人自擾!實際上,郎有情女有意,莫言的表白進行得很順利。聽了莫言的表白,杜勤蘭說∶“那妳趕快托媒人上俺家提親呀!”
就這樣,在入伍前,莫言獲得了人生的摯愛!
入伍以後,莫言安下心來,但杜勤蘭卻開始擔心了。那時莫言去了部隊,幾個月沒回來壹次的,杜勤蘭怕這段感情會持續不久。
為了了解莫言在部隊的情況,杜勤蘭決定寫信給莫言。
但,問題來了!杜勤蘭不會寫字呀!
但在愛情面前,戀愛的人總是可以沖破壹切的,這個壹切包括了∶不會寫字!
不會寫字怎麽辦?那就畫畫呀!
於是,操起筆,杜勤蘭就給莫言畫了壹幅畫。畫裏面是壹個胖胖的漢子,漢子穿著壹件厚厚的襖子,啃著白面饅頭。在畫紙的右下角,杜勤蘭還寫壹個小小的“蘭”字。
這幅畫的意思是∶讓莫言在部隊註意添衣,註意飲食。
莫言看了以後,同樣地不寫字,而是回復了壹封可愛的“畫信”。在“畫信”中,窗外鞭炮齊鳴,壹男壹女坐在炕上其樂融融地吃餃子。莫言的這畫。顯然是說,期待春節回家過年時與杜勤蘭的相聚。
後來,莫言發表了處女作《春夜雨霏霏》和成名作《透明的紅蘿蔔》。壹時間,他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註。莫言壹下子從壹個籍籍無名的窮小子,變成了壹名受人追捧的優秀作家。
1984年,莫言寫了小說《紅高粱》,寫成以後,《紅高粱》在《人民日報》雜誌刊登。這次基遇,讓莫言的寫作事業,迎來了D壹個高潮。
莫言的成名,給他帶來了很多粉絲的追捧,其中,壹位女粉絲對莫言說∶自古才子配佳人,妳應該勇敢去追求妳的幸福。
聽到了女粉絲的話,莫言淡淡地表示∶愛情和學識、地位無關,而是與內心深處的靈魂有關。我早已認定,和我朝夕相處的糟糠之妻,就是與我相伴壹生的人。
可見,莫言對杜勤蘭的愛,已經超越了學識與地位!他們的愛,是真摯的。
在莫言與杜勤蘭結婚時,按照當時的婚俗,聘禮應該為“三大件”,包括∶自行車、縫紉機、手表。但莫言當時的積蓄,僅能擔負前兩件。
盡管這樣,杜勤蘭在知道他在部隊的情況以後,寬豁大度地表示,手表她不要了,只要莫言以後對她好就行。
1981年,莫言的女兒笑笑出生了。為了支持丈夫當兵,杜勤蘭辭掉了棉花廠的工作,在家務農和帶女兒。
對於杜勤蘭的這個決定,莫言覺得自己虧欠了杜勤蘭。因為當時要從農民轉為工人是很難的,好不容易才當上了工人,如今杜勤蘭卻為了自己,重新選擇了務農。
對於愛情,莫言無疑是幸福的。他的愛情貫穿了他的整個創作生涯,正是有了杜勤蘭的支持和陪伴,莫言的事業才有了壹個堅實的基礎!
在莫言大紅大紫的時候,面對女粉絲的勸喻,面對外界的眾多誘惑,莫言依舊堅定地選擇與糟糠之妻,相伴終老!
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在愛情觀上,莫言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正如他在壹本書上所寫的∶
誰把誰真的當真,誰為誰心疼!
也許,莫言與杜勤蘭,他們兩人都把對方,當得很真、很真!所以,他們都會為對方,所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