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的相關信息
“排行榜”出自壹家民間機構
打開“宜居城市研究室”的網站,網站上關於“宜居城市研究室”介紹稱:是中國領先的宜居城市研究機構,旨在幫助用戶了解中國城市的宜居環境。
這到底是壹家什麽性質的研究機構?
由於該網站上找不到其主辦單位及聯系方式,因看到網站介紹稱該研究室分布廣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我們也試著撥打廣州、北京、上海等地的114查詢,但都找不到該研究室的任何聯系方式,只是在該網站所記錄的在壹家電臺采訪“宜居城市研究室”專家的網頁記錄中,表明這是壹家民間機構。
根據宜居城市研究室網站主頁所述,該排行榜統計依據是:1.官方統計公布的數據;2.實地調研;3.代表性樓盤抽樣統計。不過,被電臺采訪的這位專家稱,房價排行榜的發布主要是為行業人員和購房者提供壹個參考,其數據主體來源包括各地官方公布的數據,新樓盤抽樣統計兩個方面,有些城市官方數據較為透明就采用,有些地方可能就沒有公布,或者認為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對當地的新樓盤做抽樣統計,統計樣本從10-50個不等。壹石激起千層浪
日前,壹份《2010年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迅速在網絡上走紅。各大網站論壇盛傳:《2010年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日前在杭州揭曉,杭州房價躍居榜首,北京緊隨其後位居亞軍。杭州房價竟然超過北京?於是引發了各界關於房價的“口水戰”。這股“爭議熱潮”與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杭州樓市遭遇“寒流”形成了鮮明對比。據了解,該排行榜由壹家名為“宜居城市研究室”發布,此機構發布的杭州房價均價1月份還是16360元/平方米,如何壹下子躥到25840元/平方米。上漲幅度竟然達到58%!如此說來,自2010年4月份以來被冠以“史上最嚴厲調控”標簽的樓市新政並未給杭州高溫樓市“降溫”,反而還“點燃”了樓市房價?這顯然悖於常理。
那麽,“宜居城市研究室”是壹家什麽性質的研究機構?該房價排行是如何統計出來的?數據來源如何獲得?杭州房價真的如此有幸超過北京、上海等壹線城市摘得“桂冠”? 業內人士稱:此組數據有點嘩眾取寵
樓市政策的叠出,全國壹二線城市房價走向如何引人關註,房價是當下樓市壹個敏感的話題,這家民間機構發布的“房價排行榜”,雖然權威性以及可信度均遭質疑,但還是引起了多方的爭議。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價高過杭州很多,這是不爭的事實。比如精裝修的西溪蝶園每平方米也只有26000元左右;北部靠近繞城的丁橋每平方米也只有13000元左右;東部的下沙東區每平方米在13000元-15000元左右。但該排行榜上杭州的房價卻排在了第壹。我認為其原因在於,上海、北京的房價包括了所有的行政區域中的平均價;而杭州則不同,排名上所說的杭州房價,我猜測只是主城區的房價,並不包括蕭山、余杭。比如9月份,杭州市區(含蕭山、余杭)商品房成交均價為17846元/平方米,而杭州主城區的價格就為23317元/平方米,包含蕭山以及余杭的杭州商品價格明顯比不含這兩地的價格低很多。”壹位業內人士分析道。
“這組數據來源準確性值得推敲,市場調研的客觀性值得懷疑。”浙江科威國際不動產總經理馬婕認為,“如果說杭州房價在壹定時期內增長過快,尚可理解,但說超過北京、上海等壹線城市,躍居全國首位,那有點嘩眾取寵的味道了。杭州房價是居於壹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之間,不可能超過北京和上海等壹線城市。而且從目前來看,杭州房價不要說與壹線城市相比,與臺州、溫州、麗水等二三線城市相比,房價也還算是合理的。就拿溫州來說,每平方米2萬元以下的房源已經不多,壹套房子動輒就是四五百萬元,所以溫州的高房價也讓溫州人喜歡在杭州買房,因為杭州的房子的確比溫州便宜,每平方米2萬元的房源比比皆是,更何況杭州畢竟是省會城市,其環境、配套、城市規劃等各方面明顯優於二三線城市。由此看來,我認為拿同時期同級別以及同配套的城市的房子來比較,得出的數據才是值得相信,否則難以服人。”而且期間數據不全,很多城市未列入考核評比,比如浙江麗水,2010年底新盤成交價每平方超11000元,二手房平均價格也接近每平方10000元,而且仍有上漲勢頭,新開盤的綠城價格更是高達每平方14000。其他還有類似城市,房價高企卻在排行榜中未見其身影,可見排行榜中排比順序有失偏頗。 房價排行數據多樣
“2010年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發布 專家表示:數據多樣在於沒有相關監管措施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2010年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當前揭曉,杭州房價躍居榜首,新房均價達25840/平方米,創歷史最高。
排名前20個城市均價均超過8500元/平方米。
民間研究機構宜居城市研究室於2008年開始發布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情況。本次是“宜居城市研究室”第五次發布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情況,統計樣本城市總量為110個。
如果讓沈陽的房價與國內其他城市房價比“個頭兒”的話,沈陽能排第幾?
壹個答案是第62位。
而面對各種各樣的房價排行數據,專家認為國家應出臺相關監管措施。
房價數據太多了 聽誰的好?
事實上,每個月都有壹些機構會對外發布房價數據。而這些數據的來源,有的出自於政府部門,有的出自於數據研究機構,還有的出自於地產企業的研究中心。
對於這種狀況,曲賾勝表示,來源於政府部門的數據最具權威性。其次則是民間專註於數據研究和調查的機構。而壹些房地產開發企業下設的數據研究中心之類機構發布的數據,通常會多少帶有壹些傾向性。
曲賾勝表示,當前數據多種多樣的原因在於國家還沒有相關的監管措施。他建議,國家應該加強數據發布的監管,壹些對於生活有指導性意義的數據應該由國家權威機構對外統壹發布。
2010住房用地供應計劃
遼寧完成約74%
土地是牽動樓市的壹根最敏感神經,2010年全國住房用地的實際供應情況到底咋樣?
答案是,全國實際完成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的大約68%,遼寧完成了約74%。
國土資源部日前公布了各地區最終實際的住房供地情況,去年全年,全國30個省區市(不含西藏和新疆建設兵團)住房供地計劃18.47萬公頃,實際完成12.54萬公頃,占比67.9%,有14個省(市)計劃完成比例超過70%。
2010年,遼寧住房用地實際供應了9448公頃,而全年計劃是12708公頃,這相當於完成比例約為74%,高過全國平均水平。
國土資源部分析認為, 2010年全國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執行情況普遍較好,但也存在計劃落實不平衡的問題,主要原因包括:
2010年是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編制的第壹年,各地前期調研和論證不夠充分,預測不夠準確;住房供地計劃、住房建設計劃之間的銜接不夠;少數項目用地仍實行毛地出讓,在房價上漲帶動拆遷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征地拆遷進展緩慢,造成已批準的土地不能及時轉變成有效供給,影響了供地計劃的實施等。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工程管理系主任曲賾勝認為,從住房用地計劃和實際完成的對比結果可以看出,土地需求預期依舊旺盛,而全國住房用地的實際供應量比計劃量少,這也容易提升大家對2010年地價繼續上漲的預期。
“土地供應作為樓市的壹個源頭,不排除會有更多的政策來保障樓市調控。”曲賾勝表示。
央企地產項目低價清退
距離78家央企被要求退出房地產市場已近壹年,退出情況怎樣了?
2010年3月,國資委正式出臺“清退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此後,以北交所為主的產權交易市場上掛牌的央企地產項目逐漸增多。
2010年全年,北交所***有29家央企地產項目掛牌成交,出讓總金額為35.48億元。在接盤央企地產業務的公司中,國有房地產公司成為主流。大部分項目通過協議轉讓,有4家通過競價轉讓,整體溢價率為16.25%。
在高溢價成交的項目中,采用拍賣競價方式成交的北京金中都置業有限公司80%股權轉讓,溢價率達到115.76%;采用網絡競價方式成交的山東九合地產有限公司42%股權轉讓項目,溢價率為67.52%。
據了解,金中都置業股權轉讓項目是國資委提出央企房地產“清退令”後首個掛牌的央企地產項目。
事實上,大部分央企掛牌的地產項目的經營現狀並不樂觀。轉讓溢價率最高的金中都置業2009年無營業收入,凈利潤為-176.77萬元,資產總額為1.755億元,負債589.34萬元。
”對於掛牌的央企地產項目,很多競買人更希望通過購買股權達到獲取土地的目的。所以,擁有土地儲備、出讓股權達到50%以上的標的,更吸引接盤的開發商。”上述地產人士表示。
杭州春節樓市負成交
大年三十,解約七套,無成交;年初壹,解約九套,無成交;年初二,解約七套,無成交--
對於2010年春節的杭州樓市來說,成交“零蛋”已經不足以形容其行情慘淡,因為買家不是忙著買房,而是忙著退房,截至8日二手房市場已有55套房子解除合同。
杭州透明售房網數據顯示,2月初杭州二手房市場成交為零。
壹手房成交也十分慘淡,2月初,杭州全市商品房成交11套,初二、初三兩天則出現零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