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佛羅倫斯城和佛羅倫薩這個地方,是壹樣的麽?
佛羅倫斯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被稱為“新雅典”。位於意大利中部阿爾諾河旁,此河貫穿全城,有7座橋梁相連,城西距離地中海的利古裏亞海96千米。人口約45萬。
簡介
佛羅倫斯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歌和繪畫的搖籃,但丁、波特拉克和薄伽丘都出生於此。但丁因寫了《神曲》,使意大利的語言發展完善。原意大利的語言發展是拉丁文,口語與之脫節,壹般百姓講的是當地的托斯卡那語。但丁貶官至此後發奮著述,《神曲》就是他用托斯卡那語寫的,日後成為意大利標準語言。語言的推廣,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
薄伽丘寫作了《十日談》,影響深遠,人性文化得到了最高的升華。
佛羅倫斯大教堂位於市中心,有人稱這是世界第三大教堂。這是壹座哥特式的建築,高106米,其外部以綠、白、紅三色大理石裝飾,應用建築學、幾何學原理設計修建。杜奧莫大教堂、喬托鐘樓和八角形的聖喬瓦尼洗禮堂同在壹個大廣場上,三座大的建築構成壹體,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聖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翡冷翠的主座教堂(Duomo),鮮艷的大理石塊拼成幾何圖形,即為顯眼而壯觀;它的大圓頂及由文藝復興大師喬托設計的鐘塔,更為巍峨的教堂帶來更多的氣勢。位於翡冷翠市中心的聖母百花教堂,有著壹個橘紅色巨大的圓頂,所以很好認,遠遠的就會看見它,這也幾乎成了翡冷翠的重要地標。
漂亮的圓頂是1463年完成的,設計這座圓頂的布魯內雷斯基(Brunelleschi)在建造的當時,不使用鷹架,技巧仿自羅馬萬神殿的圓頂,神乎奇技是最好的形容詞。
此外,圓頂的內部有美術史學家兼畫家的瓦薩利(Vasari)所繪的濕壁畫“最後的審判”,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的傑作。不過,這個壁畫後來是由另壹位畫家祝卡利(Zuccari)完成的。而高達91公尺的圓頂,內部有階梯***463級,可以爬上圓頂欣賞翡冷翠全景。
除了圓頂,主座教堂重要的建築還包括了鐘樓(Campanile de Giotto)和洗禮堂(Bi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聖母百花教堂完成的時間先後不壹,洗禮堂是最古老的壹棟,再來是鐘樓,教堂圓頂則是比較晚完成的部分。
面對著主座教堂的小廣場是聖喬凡尼廣場(Piazza di San Giovanni),聖喬凡尼是翡冷翠的守護者,這裏通常是觀光客集合的地方。
另外,在教堂右手邊也有壹塊廣場,稱為主座教堂廣場(Piazza di Duomo),有壹些販賣紀念品的小販和幫觀光客作畫的畫攤。主座教堂的四周美術館、購物市場豐富,是翡冷翠的精華區。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Florence)是意大利中部的壹個城市,托斯卡納區首府。位於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盆地中。十五至十六世紀時佛羅倫薩是歐洲最著名的藝術中心,以美術工藝品和紡織品馳名全歐。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1865-1871年曾為意大利王國統壹後的臨時首都。工業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級服裝、皮革為主。金銀加工、藝術復制品等工藝品亦很有名。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與威尼斯雙年展、米蘭三年展並稱意大利三大藝術展。
英語Florence, 意大利語Firenze,德語Florenz,以前曾譯作“翡冷翠”。意大利語的直譯為“百花之城”,市花以及標誌是壹朵紫色的百合。坐落在亞平寧山中部、阿爾諾河(Arno)河谷,四周環抱著丘陵。
簡介
佛羅倫薩(Florence)是極為著名的世界藝術之都,歐洲文化中心,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歌劇的誕生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屬意大利托斯卡納區,原意大利首都,意大利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連接意大利北部與南部鐵路、公路網的交通樞紐,阿諾河橫貫市內,兩岸跨有7座橋梁。人口44.4萬 (1982)。市區仍保持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多中世紀建築藝術。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烏菲齊和皮提美術館舉世聞名,世界第壹所美術學院,世界美術最高學府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蜚聲世界,意大利繪畫精華薈萃於此。文化中心,有大學,還有藝術、文學、科學研究院與圖書館等。
“翡冷翠”由現代著名詩人徐誌摩首譯,遠遠比另壹個譯名“佛羅倫薩”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詩人自身著有《翡冷翠的壹夜》壹書。後來,作家徐魯著有《翡冷翠的薄暮》,畫家黃永玉著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80後詩人風來滿袖著有譯詩集《沿康河到翡冷翠》,都是對徐誌摩詩意的壹脈相承。
/view/1758534.htm
/view/2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