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給孩子們建壹所安全的學校是怎麽回事?

給孩子們建壹所安全的學校是怎麽回事?

遵道而行 給孩子們建壹所安全的學校

站在模擬地震臺上,當八級地震開始時,我雙手緊握前面的扶桿,感受著大地的劇烈搖晃,前面的屏幕上壹片天昏地暗,平靜、美好的生活瞬間終止,我不禁潸然淚下……

在綿竹地震紀念館,我們體驗著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那壹刻。

這裏,地處龍門山脈中段。龍門山脈,是1933年登溪大地震(7.5級)、1976年松潘大地震(7.2級)、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8.0級)三次大地震的震中所在地。而5.12汶川大地震的成因,就是龍門山斷層發生錯動,當地人說這次地震讓當地底殼提高了近十米,喜馬拉雅山也長高了好幾米。

站在5.12漢旺地震遺址上,遺址西面就是連綿起伏的龍門山。兩億年前,印度板塊開始向北推進,並插入到歐亞板塊下面,青藏高原因此而開始上升。在這長達壹億多年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過程中,同時形成了青藏高原邊緣的這片地質斷裂帶。

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類似造山運動那樣驚天動地的自然現象壹直在頻繁發生,伴隨著這些現象的自然災害也不計其數,包括龍卷風、臺風、洪水、幹旱、地震、海嘯等等。生命,在這樣的自然現象中誕生、消失甚至生物滅絕。近三億年前的二疊紀滅絕事件,地球上有95%的生物滅絕;近壹億年前恐龍從繁榮走向滅絕,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地球上有45%生物滅絕,而有胎盤的哺乳動物隨後也開始出現。

龍門山中段,就是地球地質演化過程活檔案。資料顯示,這裏的閃長巖年齡為20.43億年,花崗巖年齡為10.27億年,雜巖為6.54億年至7.67億年,奧陶系大理巖不整合地覆蓋其表面上,在巖體邊緣有白雲母偉晶巖出露,晉寧中期花崗巖入侵於前震旦系變質巖中,這裏堪稱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地質大觀園。

在大自然面前,感悟地球幾十億年的演化歷史,人類必須心生敬畏。

漢旺廣場上的那面時鐘永遠停留在了2點28分,九年之後來到這裏依然如此震撼人心。而東方電氣在那片地震廠房廢墟上建造的東汽精神宣誓臺,更讓人感受到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的不屈精神。這裏已經成為東方電氣的員工教育基地。

沿著龍門山脈漢旺鎮的西南方就是遵道鎮。王石在5.12大地震後表示,“萬科把遵道作為賑災、災後重建的第壹個鎮”。之後,在2008年這壹年,郁亮28次飛赴四川綿竹遵道鎮,用行動兌現對災區捐建的承諾。

在遵道中心幼兒園,屋子裏洋溢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童年的天真爛漫,彌漫在這些孩子的遊戲中、塗鴉中、嬉戲中、折紙中、歌聲中。剛剛走出地震遺址廢墟的我知道,這些幼兒並不會有九年前那場災難的痛苦體驗,他們擁有的是生活的快樂,是對生命的熱愛。生命,永遠會生生不息。

在幼兒園對面的遵道學校,我坐進了久違了的教室,上海萬科浦東學校校長趙均寧給初二年級兩個班的學生上了壹堂英語公開課。可以感受到,同學們對這趟英語課期待已久,這裏的老師們也是如此,因為他們之前就被告知,這次來給他們上課的趙老師,曾經是被稱為“神仙學校”的上外附中副校長。趙老師在課後告訴我們,這些學生的英語水平與上海相比還有差距,但我們也聽到了這所鄉鎮學校楊興全校長的願景:遵道學校要與國際接軌,要建成世界壹流的雙語學校。

在這個地處四川省綿竹市西北部、人口僅2萬多人的小鎮,這位鄉鎮學校校長的信心同樣震撼人心。這裏的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並沒有被九年前的大地震震垮,相反,九年後,他們行得更高,看得更遠。

“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這所已有98年歷史的遵道學校校園,在九年前遭到大地震的徹底摧毀,但遵道學校師生的博學精神並沒有因此半途而廢。

“地震後的第壹個六壹節上,就在我們今天現場的壹個孩子念了她的壹篇日記,其中壹句話是‘地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就此停止。’今天,我們從時間停止的地方開始,未來的重建,我們更要秉承遵道學校九十年歷史所揭示的‘堅持’二字!”

2008年12月31日,王石在學校重建設施交接儀式上,以這段話為他的發言收尾。因地震而中斷了234天的上課鈴聲,重新又回響在遵道學校的教學樓中。

在遵道,周圍的人們告訴我,這裏的學校,這裏的幼兒園,這裏所有的重建的建築物,主體建築都是按9度地震烈度設防進行設計和建造的,綜合應用了17項防震減災技術措施。

遵道學校的建築中采用橡膠隔震支座、抗震輕鋼墻體、阻尼器等防震技術手段,不僅能滿足1700名師生的教學需要,並可在災害發生時滿足3000人的臨時避難需要。在三層教學樓的中間,我們看到兩側專門建有鐵質樓梯,學校老師告訴我們,有了這兩側的樓梯,師生疏散速度從95秒提升到65秒。

在大地震中,這寶貴的30秒,可以拯救多少孩子的生命啊!

遵道中心幼兒園的重建,同樣將建築安全作為重中之重。架設阻尼減震器的幼兒教室只有壹層,每間教室都配有兒童戶外活動空間,在緊急情況下幼兒疏散到安全區域的距離不超過8米。

震前遵道鎮當地有兩所幼兒園,在地震中均遭受嚴重破壞。其中壹所幼兒園整體垮塌,正在午睡的80多個孩子來不及撤離,最終有54名幼兒喪生。危難關頭,幼兒園老師瞿萬榮把壹名來不及撤離的孩子緊緊抱在懷裏,用後背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瞿老師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她懷裏的孩子得以幸存。

聽著大地震中這樣的故事,我的心情極度悲傷。給這裏的孩子們建壹所安全的學校,還有什麽比這個更加重要!

遵道學校校園中有壹塊景觀石,上面刻著“遵道而行 博學萬科”八個字,是杜祥琬的手跡。杜祥琬是中國“兩彈壹星”研制的核心人物之壹,毛大慶的父親。大災無情人有情,盡管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那樣渺小,但有了愛,有了關心,生命又顯得那樣燦爛和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