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至少10句關於“二胡”、“琵琶”、“古箏”的唐詩宋詞,並給於註解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壹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壹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師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譯文:
琴聲裊裊升起,輕柔細屑,仿佛小兒女耳鬢廝磨,竊竊私語。琴聲變得昂揚激越起來,就像勇猛的戰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又轉成悠悠浮雲依依柳絮無根無蒂,天地廣闊高遠隨風飛揚。驀地百鳥齊鳴啁啾不已,忽見在眾鳥之中壹只鳳凰翩然高舉引吭長鳴。這只不甘與凡鳥為伍的孤傲的鳳凰壹心向上飽經躋攀之苦攀登卻是那樣的艱難,失勢跌落下來壹千丈還要多。可嘆啊我空有耳朵壹雙,卻對音樂太外行不懂欣賞。聽了妳這琴聲忽柔忽剛,令人起強人坐在妳的身旁。伸出手我突然阻止妳繼續彈奏,淚水滂滂早已打濕了我的衣裳。穎師妳好功夫的確擅長彈琴,可是別再把冰與火填入我肝腸。
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⑴,西下峨眉峰⑵。
為我壹揮手⑶,如聽萬壑松⑷。
客心洗流水⑸,餘響入霜鐘⑹。
不覺碧山暮⑺,秋雲暗幾重⑻。[1]
這首五律寫的是聽琴,聽蜀地壹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彈琴。開頭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說明這位琴師是從四川峨眉山下來的。李白是在四川長大的,四川綺麗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壯闊胸懷,激發了他的藝術想象。峨眉山月不止壹次地出現在他的詩裏。他對故鄉壹直很懷戀,對於來自故鄉的琴師當然也格外感到親切。所以詩壹開頭就說明彈琴的人是自己的同鄉。“綠綺”本是琴名,漢代司馬相如有壹張琴,名叫綠綺,這裏用來泛指名貴的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簡短的十個字,把這位音樂家寫得很有氣派,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傾慕。
二三句正面描寫蜀僧彈琴。“揮手”是彈琴的動作。嵇康《琴賦》說:“伯牙揮手,鐘期聽聲。”“揮手”二字就是出自這裏的。“為我壹揮手,如聽萬壑松”,這兩句用大自然宏偉的音響比喻琴聲,使人感到這琴聲壹定是極其鏗鏘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這壹句就字面講,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過壹般地暢快、愉悅。但它還有更深的含義,其中包涵著壹個古老的典故。《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現蜀僧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個字,很含蓄,又很自然,雖然用典,卻毫不艱澀,顯示了李白卓越的語言技巧。
下面壹句“余響入霜鐘”也是用了典的。“霜鐘”關於《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霜鳴。”郭璞註:“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霜鐘”二字點明時令,與下面“秋雲暗幾重”照應。“余響入霜鐘”,意思是說,音樂終止以後,余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鐘聲融合在壹起。《列子·湯問》裏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宋代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裏用“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形容洞簫的余音。這都是樂曲終止以後,入迷的聽者沈浸在藝術享受之中所產生的想象。“余響入霜鐘”也是如此。清脆、流暢的琴聲漸遠漸弱,和薄暮的鐘聲***鳴著,這才發覺天色已經晚了:“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青山已罩上壹層暮色,灰暗的秋雲重重疊疊,布滿天空。感覺時間過得真快。
唐詩裏有不少描寫音樂的佳作。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來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濁的琵琶聲,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變的音響效果表現了出來。唐代另壹位詩人李頎有壹首《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物,形容音樂曲調的變化,把聽覺的感受訴諸視覺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獨到之處是,除了“萬壑松”之外,沒有別的比喻形容琴聲,而是著重表現聽琴時的感受,表現彈者、聽者之間感情的交流。其實,“如聽萬壑松”這壹句也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詩人從琴聲聯想到萬壑松聲,聯想到深山大谷,是結合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寫的。斷虹落屏山,斜雁著行安。
釘鈴雙琢木,錯落千珠拌。
愁龍啼玉海,夜燕語雕闌。
只應桓叔夏,重起為君彈。
---楊維楨《鳴箏曲》
秦箏吐絕調,玉柱揚清曲。
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
徒聞音繞梁,寧知顏如玉。
——梁/沈約:《詠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唐/李端:《聽箏》
花臉雲裘坐玉樓,十三弦裏壹時愁。
憑君向道休彈去,自盡江州司馬頭。
----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
蒙恬芳軌沒,遊楚妙彈開,
新曲帳中發,清音指下來。
鈿裝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聽西秦奏,箏箏有剩哀。
——唐/李嶠:《箏》
銀箏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歸。
——玉涯《秋夜曲 >
《春日行》
---李白
佳人當窗弄白日,
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
《京中客舍聞箏》
十二三弦***五音,
每聲如截遠人心。
當時向秀聞鄰笛,
不是離家歲月深。
*西子的詩*
-----------------------------------
遙望瓊枝翠,春意暖欲燃。
綠楊芳草路,飛紅繡羅裙。
追憶飄搖雨,歷歷卿心扉。
欲取名琴彈,送予知音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