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國產”隱身戰機
在本世紀初,隱身戰機成為軍事領域的熱門話題,世界上不少國家或組織都在埋頭苦幹,仿佛隱身戰機就是未來唯壹的出路,這可苦了那些中小國家,這些國家裏大部分都沒有完善的工業,連三代、四代機都玩不明白,2013年伊朗給全世界爆出壹個大瓜,該國也在發展自身的隱身戰機,名為F-313“征服者”。
在今天來看“征服者”完全就是壹個超出伊朗能力的項目,它的出現有助於提升國民士氣,但其中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問題非常多。
從航空工業的角度來看,伊朗完全沒有獨立自主研發現代化戰鬥機的能力,這涉及到材料、航空發動機、氣動設計、飛控技術等眾多領域,目前全世界能把這壹套體系玩轉的國家掰著手指頭都能數清楚。
伊朗到目前主要還是在老裝備上修修改改,例如伊朗在2004年首飛的“霹靂”戰鬥機說到底是諾斯洛普F-5戰鬥機的改進版本(“霹靂”戰鬥機,有的文章譯為閃電戰鬥機),具體生產數量不明,估計在10~20架左右,這麽少的數量是因為產能限制嗎?不是,只是因為庫存的F-5不多,可見伊朗很可能沒有能力從0開始生產“霹靂”戰機。
伊朗方面沒有公布“征服者”壹些具體性能指標,向公眾展示的樣機顯示該機有獨特的外形,例如它采用了前置鴨翼氣動布局、隱身外形、V形垂尾、隱身尾噴口、氣泡式單人座艙、翼上進氣口等設計。
“征服者”存在諸多不合理的地方,從照片來看這架飛機尺寸就挺小的,跟F-5戰鬥機差不多,駕駛艙比較靠前,只留給機頭很小的空間,那麽伊朗有能力自己研制,或通過某種渠道獲得相應的雷達設備安裝在如此狹窄空間裏嗎?
緊湊的駕駛艙是另壹個不合理的地方,雖然從照片來看飛行員有很不錯的視野,可它真的能夠容納5代機所需的顯示設備嗎?這事怎麽看都不靠譜。
發動機是世界很多國家的硬傷,伊朗也不例外,暫且不提翼上進氣口是否好用,這需要更專業的測試才能知曉,伊朗能夠自主生產的航空發動機不多,“霹靂”戰鬥機使用的是仿通用電氣J85噴氣發動機,有加力燃燒室,安裝J85系列發動機的都是像F-5戰鬥機、T-2教練機這類輕量級的飛機,超音速飛行沒問題,安裝在“征服者”上超音速巡航則很難做到。
“征服者”沒有展示武器掛載能力,伊朗稱戰機可以攜帶空空導彈或精確制導炸彈。從樣機上沒有看到明顯的武器外掛點或者內置彈艙設計,這狹窄的機體、向內收入的主起落架,除去發動機、油箱等設備的空間,可供利用的空間已經不多了。
戰鬥機的雷達隱身能力跟雷達吸波材料有很大關系,這比發動機還難解決,航空工業底子豐厚的俄羅斯都火候欠佳,更別提伊朗了。“征服者”雖然有深色的外表,很難讓人相信它噴塗了吸波材料。
伊朗領導人在2017年聲稱“征服者”已經準備好了飛行測試,截至目前沒有什麽有價值的信息公布,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只是伊朗當局的國際謊言,對外展示自己發展軍工的決心,對內提升軍民士氣。以目前伊朗的科技水平來看,雖然在某些領域取得了壹定成果,但要想在未來真正啟動第五代戰鬥機研發項目,還需要與其它國家進行更多的技術交流,以及想辦法提升國家整體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