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國家公務員的工資標準?

國家公務員的工資標準?

務員由於等級不同而有著不同的收入待遇。我國公務員具體收入及差距情況有其國情特點。僅從工資收入上看,我國高低級公務員的差距似乎並不大,而且後幾次工資調整與前幾次工資調整的差距趨勢在逐步縮小,由1985年的10.2倍縮小到目前的6.6倍。但是房改後,高低級公務員的實際收入卻在擴大。

目前,在全國10多個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中,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排名處於中下位次。

級別差距 體現在福利住房和汽車享用

副部級以上的幹部與壹般幹部的收入差距擴大明顯,主要表現在福利住房和汽車等實物享用和分配方面。

如目前副部長的住房標準是180平方米(實際大多超標),按北京地區每平方米6000元(部長住房地段壹般較好,實際價格還要高壹些)的保守價格計算,折合人民幣108萬元。加之副部長的汽車標準35萬元(實際也是大多超標)。如果汽車和住房分別按70年和10年折舊(最保守計算),兩項合計,副部長每月將得到1萬多元的實際利益,是其工資的好多倍。

地區差距 上海是陜西的2.8倍

以最新數字2003年為例(2003年後國家公務員沒有再統壹調整工資),全國公務員的平均工資為15487元,但是實際收入差距卻很大。

公務員的工資差距主要反映在東西部地區。東部發達地區工資收入較高,西部落後地區收入則較低。收入最高的上海市與收入最低的陜西省的收入差距比例為2.8∶1。

行業差距 最高可達10倍

行業性差異,國家對同壹級別幹部的工資標準是壹樣的。在壹般情況下,許多地方的“清水衙門”裏,大多按標準發放,但在很多行業和部門,因各有“財路”,“小金庫”實力雄厚,那裏公務員的各種隱性收入甚為可觀。於是,相同級別幹部的收入成倍地超過“清水衙門”裏的人差距可達3~10倍。

除了部長級與壹般幹部的收入差距外,各地區同級公務員之間也有差距。雖然國家公務員的工資標準是全國統壹的,但由於各地區財力不同,使其工資收入水平差距較大。同時,各地區公務員的工資收入在全國各個行業中的位次也普遍偏低。

津貼差距 中央國家機關無地方補貼

由於各地區自行設立和出臺的各種名目繁多的津貼、補貼較多,由於中央國家機關不屬於任何壹個地區,因此也就沒有工資之外的各類地方補貼等收入,使中央國家機關的工資收入明顯低於各地區的整體收入水平。尤其是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由於地處首都北京,使其購房(北京的房價太高)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大大高於外省市地區,造成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的實際收支矛盾比各地區公務員更加突出。

美國總統年薪312萬港元 中國總理年薪近4萬港元

中國內地公務員與國外以及中國港澳地區公務員的收入差距較大。僅以最高級首長為例,據香港最新資料顯示:新加坡總理年薪468萬港元,美國總統年薪312萬港元,日本首相年薪224萬港元,英國首相年薪200萬港元,中國總理年薪不到4萬港元,中國香港特首年薪近300萬港元。

相同級別公務員工資相同

各國或地區的公務員的工資均按不同職務分為若幹級,每壹個等級又劃分為若幹個檔次。據對11個國家和地區(香港、澳門)的公務員現狀統計,美國的聯邦政府公務員、日本的國家公務員、英國的高級公務員、加拿大的行政管理公務員、法國、德國、越南、古巴、馬來西亞、新加坡及香港、澳門地區等各類公務員實行同級統壹的工資標準(不統壹的公務員工資差距不大)。相同級別、相同職業的公務員不論在哪些部門工作工資完全壹致。

由於國外和中國港澳地區公務員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普遍高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因此公務員生活質量高於社會平均水平。

高級公務員年薪14.12萬美元

國外和港澳地區高級公務員主要指副部長級以上的職員,有的也包括司局長級。以部長級(助理部長、副部長)年平均工資為例,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古巴、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級公務員年平均工資為14.12萬美元。

中級公務員年薪6.49萬美元

國外和港澳地區中級公務員主要指處級以上的職員,個別國家包括工齡較長的科級職員。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10年工齡的正處級)、加拿大(處長)、古巴(處長)、新加坡(司級)、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中級公務員的年平均工資為6.49萬美元。

初級公務員年薪2.34萬美元

國外和港澳地區初級公務員主要指副主任科員以下的職員。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3年工齡的職員)、加拿大、新加坡、韓國、越南、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初級公務員的年平均工資為2.34萬美元。

名目繁多的獎金和補貼

除此之外,國外公務員還有各種收入不等和種類不同的名目繁多的獎金、津貼和補貼等。如年終、季度、月度等獎金;津貼和補貼的種類有住房津貼、交通津貼、級別津貼(級別越高補貼越高)、食品津貼、物價津貼、地方津貼、崗位津貼、寒帶津貼、加班津貼、子女受教育津貼(幼兒園至大學不等)、撫養子女生活補貼(按子女人數)、單身補貼、分居補貼、婚後無子女補貼、家庭補貼(按家庭人數)、婚喪生育補貼、退休補貼、年度休假補貼(每年帶薪休假至少壹次)、旅遊補貼(每年帶薪休假至少壹次,同行配偶和子女待遇相同)、災害補貼、殘疾補貼、重病補貼、醫療補貼、出國補貼、特殊工作補貼(危險工作)、工作服制裝費等。

香港補貼占工資80%

由於大部分國家及地區的各種補貼和福利待遇優厚,使得公務員工資以外的收入不菲。

從國外和中國港澳地區公務員的補貼和福利(以貨幣計算)占工資的比例來看:香港和澳門均占80%;法國的高級公務員占41.9%,低級公務員占21%;古巴僅午餐補貼就占18.9%;新加坡僅公積金壹項就占40%。各國及地區公務員的工作相對穩定,壹般屬於終身制,不需繳納失業和養老保險金,這些均由國家統壹發放。

國外名目繁多的津貼

年終、季度、月度等獎金;津貼和補貼的種類有住房津貼、交通津貼、級別津貼(級別越高補貼越高)、食品津貼、物價津貼、地方津貼、崗位津貼、寒帶津貼、加班津貼、子女受教育津貼(幼兒園至大學不等)、撫養子女生活補貼(按子女人數)、單身補貼、分居補貼、婚後無子女補貼、家庭補貼(按家庭人數)、婚喪生育補貼、退休補貼、年度休假補貼(每年帶薪休假至少壹次)、旅遊補貼(每年帶薪休假至少壹次,同行配偶和子女待遇相同)、災害補貼、殘疾補貼、重病補貼、醫療補貼、出國補貼、特殊工作補貼(危險工作)、工作服制裝費等。

■薪酬模式

低工資、多補貼、泛福利

目前公務員的薪酬是“低工資、多補貼、泛福利”的模式,相當壹部分勞動報酬是以非商品的形式無償提供給職工,不進入工資。

僅就經濟差別而言,國家對各級公務員的基本工資雖然有統壹規定,但實際生活中不同部門間公務員收入迥異,特別是實權部門和“清水衙門”間甚至可達3~10倍。

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補助、獎金、津貼,曾經存在於每個公務員的收入中,而其名目和數額的多少,決定著不同部門公務員實際收入的高低。

它可以進入工資單,也可以以現金、代金券或實物福利等方式,直接進入公務員的腰包,這早已是十余年來的不爭事實。

實權部門的收入主要有兩處來源,壹個是各級財政乃至各個部門自行規定的“津貼補”;還有壹個是單位自己的“小金庫”。

■工資檔案

電信電力月均工資較高

就機關分類來講可以分三等:

壹等為部分事業單位:電信、電力、有線電視等壟斷行業的人員全國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資)應該在3000元以上。

二等為管錢的部門:國稅、地稅、工商、銀行、財政、海關全國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資)應該在2000元左右。

三等為普通黨政機關:包括政府、政府職能部門、黨委序列部門全國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資)大約1000元左右。按地區來分,以普通黨政機關,本科學歷,公務員科員,工齡3年以內為標準。

壹等:上海、北京、深圳、廣東、江蘇、浙江這些直轄市和經濟發達省平均月收入應該在3000元以上。

二等:遼寧、海南、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青海、陜西、湖北這些經濟較發達省或者國家給邊疆補貼、西部開發補貼的省份平均月收入應該在1800元左右。

三等:河北、湖南、雲南、山西、福建、河南、湖南等省份,這些省雖然經濟不是太發達,但每次漲工資,國家都給予撥款幫助,平均月收入應該在1200元左右。

四等:山東、安徽、貴州、江西、廣西等省。山東省經濟還可以,但如果沒有國家撥款自立更生很困難。安徽、貴州盡管國家撥款,但經濟較差。平均月收入應該在1000元以下。

■改革試點

陽光工資“3581”工程

壹年前,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清理整頓機關津貼、補貼、獎金,規範公務員收入的通知》,這壹文件後來被廣泛認定為“陽光工資”,即所謂“3581”工程。

盡管公務員工資調整工作,引起了媒體和社會的廣泛關註,但北京市在這壹問題上卻采取了低調的態度,避開了媒體的風頭,各方面工作悄然落實。

關於“3581”的說法,社會中廣為流傳的版本是稱科、處、局、部級公務員月薪分別為3000元、5000元、8000元以及1萬。但有關方面對此作出的解釋可能更為貼近其真實內容,即科、處、局、部四級別公務人員的年收入達到3萬、5萬、8萬和10萬。

■新聞背景

工資最高差距曾達28倍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實行供給制和工資制並存的兩種制度。即原國統區的公教人員實行工資制,老解放區的幹部實行供給制。

1950年1月,政務院規定:凡是1949年10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除自願享受供給制待遇外,都實行工資制。同時,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各直屬機關新參加工作人員實行工資標準表》,第壹次拉開了工資檔次,如部長的平均工資是辦事員平均工資的10倍以上,最高級首長的收入與最低級工作人員的收入相差28.3倍。

1952年3月,政務院又頒發了《關於全國供給制人員統壹增加津貼的通知》,以工資分為計算單位。這次增加津貼幅度較大,尤其是級別高的人員增幅大,級別低的人員增幅小。如享受小竈人員的津貼提高了近19倍,享受中竈人員的津貼提高了4倍,享受大竈人員的津貼僅提高了1倍。同年7月,政務院又制定了工資制工作人員的工資標準,***分為29個職級。工資制仍以工資分為計算單位,這項標準的工資檔次差距仍然很大。最高級首長的收入與最低工作人員的收入相差25.9倍。

1955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全部實行工資制和改行貨幣工資制的命令》,從此結束了供給制與工資制並存的局面。全部實行工資制以後,工作人員及家屬的壹切生活費用均由個人負擔,住房、家用公家家具、水電費及子女入托等壹律要征租繳費。這項工資制***分為30級,最高560元,最低18元,高低相差31.1倍,是建國以來工資檔次拉開最大的壹次。除工資之外還有地區津貼。

1956年,為了縮小最高工資與最低工資的差距,黨中央、國務院進行了第壹次工資改革。從1957年1月至1960年10月,先後三次降低了領導幹部的工資。重點降低17級以上領導幹部的工資,級別越高降低幅度越大,調整後的工資差距開始縮小。

1960年的工資標準壹直延續到1985年,這期間,幹部的工資基本沒有大的變動,可謂是25年壹貫制。據《了望新聞周刊》、《新世紀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