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販賣機?
今天的日本可能就是明天的中國
大概再也沒有其他任何壹個國家比日本更鐘情於自動販賣機。現在這句話,應該改寫了! 過去,自動販賣機在中國的光景是這樣的:
進入2017年,自動販賣機的畫風突變:壹路狂奔。
數據來源:鯨準APP自動販賣機熱度趨勢
到底是什麽促成了在中國被冷遇了十多年的Vending machine(自助販賣機/自動售貨機)現成了大家手中的香餑餑?
有人說是因為移動支付帶來的便捷;有人說是因為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 有人說是因為人工成本的上升。
看似言之鑿鑿的三個理由,其實並沒有說到點子上。
● 日本總***大約有500多萬臺全球自動販售機,日本人口和自動販售機數量的比例是23:1,是全球密度最高的國家,沒有之壹。在日本Vending Machine隨處可見,但絕大部分的日本人使用的是現金支付,特別是硬幣,並不是我們想當然以為的移動支付。雖然,移動支付的確給無人零售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歸根結底這並不是驅動因素。
● 自動化的售貨機在十幾年前便出現在了北京的街頭,出現在了地鐵、機場,通過自動化的方式自助的購物、提貨,這並不是新鮮事物,在技術上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突破。
● 無人值守的模式雖然節省了服務員的成本,但相應地卻增加了運營成本,壹個運營人員的工資顯然要高於壹個服務員的工資,同時,大規模的推廣需要占據點位(資源位)也帶來了運營費用的增加,事實上人工成本不是降低了,而是轉移了。
真正推動中國無人零售模式在2017年發生質的飛躍的原因,根本原因有兩點:
壹、資本的轟炸
在***享汽車、***享單車、***享充電寶的資本杠桿遊戲的吸引下,中國的VC機構在其中獲得了10倍、50倍乃至更多的投資回報率,於是,資本開始在可能形成規模化、流量化的賽道上猛砸錢。而恰好無人零售領域符合了資本的口味:新零售足夠大的想象空間 + 短時間可見的盈利模式,在這個賽道上,完全可以用錢砸出壹個超級市場、砸出獨角獸企業。於是從進入2017年開始,以真格、IDG、創新工場、經緯中國為首的頂級VC開始瘋狂進入,他們像商量好的壹樣,默契的向這個領域開拔。
二、大量創業公司的湧入
自去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創業者們便向發現新大陸壹樣,紛紛開始沖進這片“概念中的藍海市場”。這是個十分重要的時間節點,因為2016年的10月,在自動販賣領域新成立了6家公司(數據來源:鯨準數據),這也是迄今為止,單月湧入自動販賣領域新成立公司數據最高的壹個月。90天完成3輪數千萬融資的“哈米科技”就是在這個時間點殺入了辦公室自助零售領域,為辦公室提供魔方貨櫃,資方包括雲啟資本、元璟資本、真格基金以及點亮基金。
隨後,我們看到了2017年創投市場的熱鬧非凡:
● 6月,F5未來商店拿到了創新工場和創大資本3000萬元的A+輪融資,緊接著的7月阿裏巴巴在淘寶造物節上推出了“無人便利店”概念;
● 8月,新華都收購友寶在線失敗,從此,友寶結束了6年跌跌撞撞的創業史,開始進入風口期;
● 9月,原阿裏巴巴、大眾點評系出來的司江華進軍新零售,便利猩宣布完成超1億元天使輪融資,迄今為止在該領域獲得的最大的投資額度。
同時,我們在北京的開始看到各種有意思的自動販賣機項目,每壹個品類都有自動售貨機的生存空間,銷售的產品從食品飲料到工作便當,從紅酒到珠寶,再到熱騰騰的拉面,可以拉花的咖啡,可以悄悄買走的情趣用品,無所不包。國外還出現了披薩、法棍、蔬菜、生蠔、黃金等各種專業自動售貨機,不出意外,妳會看到越來越多品類的自動售貨機出現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