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鬥星
每壹個恒星都有著不同的性情和天賦,從心性上來說,人的想法除了由本性產生以外,還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或是它人,或是信仰。每壹種信仰都有著不同的想法來源,這些想法中也包含著願望,學術,靈感,避害信息等等。這就是紫微鬥數的星象布局。
這與測命並不是同壹種術數,四柱測命是用天幹地支。心性是沒有固定的信仰和誌向。
人的命運都決定於自已的性情,人的處境都取決於人的內心,同樣經歷壹件事,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壹樣,同樣做著壹件事,每個人的出意卻不同,同樣說這壹樣的話,每個人給別人的感受是不同的。這就是人類不同的心性構造。而構造人類心性的就是星相鬥數。
在漢唐之間的道經、北鬥經、南鬥經,就有詳盡記載紫微鬥數命主星與身主星的排列方法,命主星身主星正是攸關人生劫數關卡的重要關鍵,因而據以有了道教的“祈安禮鬥”祈禳科儀。
而且在北鬥經中很正式的提述有關紫微鬥數“十二宮”、“甲吉助星”、以及紫微鬥數各種兇惡“格局”所引發種種的命運災劫;這時候,北鬥經南鬥經的正式經文與紫微鬥數的關連已經甚為緊密;而如果當時經文註解之“經註”能有流傳至今,相信會有更詳盡的紫微鬥數要訣。從14主星以“紫微”為主導,而淵源於南北“鬥”經,其中蘊藏大量玄學“數”理推算→所以後世稱為紫微鬥數,實有其淵源意涵。
南鬥星,古代漢族人民對南鬥信仰同日、月、北鬥壹樣崇拜。南鬥六星:天府星(南鬥第壹星,天文學稱鬥壹,古名令星),天梁星(南鬥第二星,天文學稱鬥二,古名陰星),天機星(南鬥第三星,即鬥三,古名善星),天同星(南鬥第四星,即鬥四,古名福星),天相星(南鬥第五星,即鬥五,古名印星),七殺星(南鬥第六星,即鬥六,古名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