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食品雜談#001:空心掛面

#食品雜談#001:空心掛面

1、《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後,吳堡縣張家山鎮高家塄村張世新老人做空心掛面的精湛技藝,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帶火了張家山手工掛面。張世新老人還被大家親熱地稱呼為“掛面爺爺”。

2、空心掛面是壹種傳統的手工面食,以小麥面粉為主要原料,相傳始於宋代,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歷史。

3、在貴州綏陽、陜西岐山、四川中江等地具有相關傳說,美味壹直享譽中外,四川中江甚至有“壹碗面、壹座城”的美稱。

4、空心掛面,有清湯耐煮、柔軟可口、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等特點,表面光滑圓潤、內有孔徑且如銀絲般細(直徑<0.7mm),又稱銀絲手工面。

5、目前主要是傳統手藝人手工制作,還沒有工業化量產,工業化生產的空心掛面質量仍有差距,產量受到限制,成本也比較高。

6、空心掛面,經配料、和面、切條、搓條、盤條、靜置、上桿、醒面、松面、拉面、晾幹等10余道工序,耗時10多小時,每個手藝人每天只能制作幾十斤產品。

7、空心面的品質,受限於面粉原料、飲水的質量、手藝人手藝、當地氣候(溫度)及季節(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等的限制。

8、空心面因售價高(腰面30元/斤)、鹽含量高(接近10%)、產量低、工業化低而受到發展的限制。

9、掛面的形狀又瘦又長,有“長壽”的諧音,空心銀絲掛面晾曬時長達4-5米,更是人類長壽願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