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四大家及代表作品
楷書四大家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代表作品分別是《九成宮醴泉銘》、《祭侄文稿》、《玄秘塔碑》、《洛神賦》等。
1、歐陽詢,字信本。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峻,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歐體點畫精確,結構嚴謹,筆力奇險峻峭,達到了所謂“壹畫不可移”的境界,歷來被評書者公認為古今楷書第壹。歐陽詢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九成宮醴泉銘》。
2、顏真卿,字清臣。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上壹位變古開今的大師。其楷書寬博雄偉,篆筆隸意,提攜頓挫,沈雄奇古,行書、草書亦遒勁高古有篆籀,極有陽剛之美。顏真卿代表作品有《顏勤禮碑》《多寶塔碑》《祭侄文稿》等。
3、柳公權,字誠懸,官至太子太師。他與顏真卿被人們並稱為“顏筋柳骨”。其書法挺拔勁峭,筆力淩厲勁健,點畫頓挫規整,法度嚴謹。筆法十分精妙,柳公權著名的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
4、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趙孟深得晉韻唐法神髓,兼承宋書“尚意”之風,其書法圓潤、清秀,風格飄逸俊秀,法度嚴謹,筆法純熟,趙孟頫代表作品有《洛神賦》《千字文》等。
行書四大家:
1、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中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淡齋,漢族,祖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有書聖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
此後歷代王氏家族書法人才輩出。東晉升平五年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王羲之蘭亭序被後人稱為“天下第壹行書。”現在住址存於革命老區山東臨沂蘭山區,受其影響命名了洗硯池街,且王羲之故居就在洗硯池街上。
2、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641年),漢族,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壹。隋時官太常博士,唐時封為太子率更令,也稱“歐陽率更”。與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壹。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並有多人評論。
3、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顏師古五世從孫 、顏杲卿從弟,唐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為監察禦史,遷殿中侍禦史。因受到當時的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郡任太守,人稱“顏平原”。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遷禦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興元元年(784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凜然拒賊,終被縊殺。
顏真卿創立“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
4、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壹;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