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維納的歸因理論,並說明如何對考試成功與失敗進行積極歸因。
韋納的歸因理論是關於判斷和解釋他人或自己的行為結果的原因的壹種動機理論。
主要有三個論點:
1、人的個性差異和成敗經驗等影響著他的歸因。
2、人對前次成就的歸因將會影響到他對下壹次成就行為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等。
3、個人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對成就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韋納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把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劃分成三個維度,比海德的思想有所發展,並且有助於人們對成就行為的原因進行分析。他認為,我們對成功和失敗的歸因,會對以後的行為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壹個人把考試失敗歸因於缺乏能力,那麽以後考試還會預期失敗,這是因為能力是壹個穩定性的原因;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於運氣不佳,那麽以後考試就不大可能預期失敗,這是因為運氣是壹個不穩定性的原因。
有成就需要的人會把成就歸因於自己的努力,把失敗歸因於努力不夠。不甘於失敗,堅信再努力壹下,便會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應付,只要盡力而為,沒有辦不成的事。相反,成就需要不高的人認為努力與成就沒有多大關系。他們把失敗歸因於其他因素,特別是歸因於能力不足。成功則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結果,如任務難度不大、正好碰上運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