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肖文閣的個人履歷

肖文閣的個人履歷

2008年,是肖文閣第壹次“觸電”。很多人不曾留意,在明星雲集的電影《建國大業》中,肖文閣也友情出演了壹個角色:開場約三分鐘時,在慶祝抗戰勝利的宴會上,當李宗仁和顧祝同討論國***下壹步是否會開戰時,國民黨陸軍司令何應欽端著酒杯走過來提醒他們: “不打,已經到手的地盤,中***肯讓出來嗎?”何應欽的扮演者,正是肖文閣。春天的機遇

軍人家庭出身的肖文閣曾在政府機關工作過,下海後來到美國打拼。1993年,他和前全國體操冠軍吳冰以及美國人丹·密茨***同成立了DMG。經過10余年的發展,DMG已經成為頗具知名度的國際傳媒機構,業務範圍涉及廣告、公關、媒介和互動營銷等眾多領域。

在為大中華地區客戶提供全方位品牌傳播服務的過程中,DMG積累了大量本土化經驗,並協助多個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耐克、NBA、大眾汽車、民生銀行(600016)、西安楊森等知名企業都是DMG的長期客戶。

對於電影,DMG並非門外漢。“DMG對電影行業並不陌生,我們的美國分公司就壹直在從事電影的相關業務。”肖文閣透露,早年前,DMG就曾在美國投資過兩部商業電影,且業績不錯。

雖然DMG壹直沒有在中國涉足電影行業,但在私下裏,肖文閣卻和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保利博納總裁於冬等都是熟人。同時,他和馮小剛、葛優等眾多知名導演、演員都是相交多年的好朋友,“算是壹個沒有投資的圈裏人。”

對於遲遲沒有進入中國電影行業的原因,肖文閣解釋:過去這些年,中國的電影市場壹直很不成熟,發展也非常不穩定。但從2009年開始,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同時,中國電影市場近兩年的爆發式增長趨勢,讓DMG感到,中國電影的春天到來了!

除了政策的導向和行業的趨勢,對肖文閣影響最大的還有壹個人,他就是韓三平。在韓三平的帶領下,中影集團連續投資的10余部電影都獲得了不錯的投資回報。這讓肖文閣感到,中國的電影市場已經初具規模,DMG可以嘗試出手了。

恰在此時,中影集團準備籌拍《建國大業》。為了籌集資金、整合資源,韓三平開始四處尋找合作夥伴。出於對韓三平的信任,肖文閣很快就答應了對方的邀請。“這是中國電影人對祖國母親60周年華誕的壹個獻禮片,所以我決定投資這部電影時並沒有考慮它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回報。”肖文閣說,在部隊文化的影響下,他從小就有著壹種深深的愛國主義情結,因此個人感情也讓他做出了投資的決定。

影片籌拍之初,資金的緊張讓韓三平想出了邀請各路明星友情客串的辦法,這樣壹來,既能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也能降低電影的投資成本。然而就是這樣壹部起初令投資人不抱過高期望的電影,卻讓他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豐厚回報。4.2億元的票房收入,即使對於壹部純商業電影而言,也是壹個讓投資人合不攏嘴的成績。

《建國大業》的投資方壹***有9家,無論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香港寰亞電影有限公司還是香港英皇電影有限公司,都是中國電影行業極力的公司。從《建國大業》的籌備、拍攝到發行、宣傳,他們除了資金的投入,還發揮了各自在業內的優勢。

“在9家投資方中,DMG是唯壹能給這部電影帶來商業資源的公司。”肖文閣說,DMG擁有豐富的廣告客戶資源,這些客戶在《建國大業》的後期宣傳中做了大量的商業支持。例如,《建國大業》的首映禮就是由DMG負責運作的。首映禮的運作,也是DMG第壹次嘗試將商業資源與中國的電影對接。

有了《建國大業》的範例在前,DMG對於中國的電影市場也充滿了信心。因此在參與《建國大業》投資之後不久,DMG就宣布正式進軍中國的電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