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兩會涉煤建議提案,相關部門這樣答復
2021年全國兩會開幕進入倒計時,
讓我們壹起回顧,
去年全國兩會涉煤 建議 提案,
相關部門是如何答復的!
01 人大代表建議
1
國家能源局答復
《關於支持煤炭企業加快智能化開采的建議》摘編
2020年2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應急部、國家煤礦安監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 科技 部、教育部聯合印發了 《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發改能源﹝2020﹞283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了智能化煤礦建設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對驗收通過的智能化示範煤礦,給予產能置換、礦井產能核增等方面的優先支持。在 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上, 對積極推廣應用井下智能裝備、機器人崗位替代、推進煤礦開采減人提效的煤礦予以重點支持。 對新建的智能化煤礦,在規劃和年度計劃中優先考慮。 將煤礦相關智能化改造納入煤礦安全技術改造範圍, 探索 研究將相關投入列入安全費用使用範圍。 研究相關產業扶持政策, 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智能化煤礦的支持力度。 鼓勵企業發起設立相關市場化基金, 形成支持煤礦智能化發展的長效機制。
財政部出臺有關普惠性優惠政策,如對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自2018年起將高新技術企業和 科技 型中小企業的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對企業研發費用在稅前據實扣除基礎上,允許按照75%在稅前加計扣除;企業購置用於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從當年應納稅額中抵免;對重點行業企業實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2018年起企業新購置單位價值500萬元以下的設備器具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壹次性扣除。
這些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煤炭企業均可享受。
下壹步, 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方面,進壹步研究有關支持政策,支持鼓勵煤炭企業加快智能化開采。 >>點擊查看詳細
2
國家能源局答復
《關於大力支持現代化大型露天礦建設的建議》 摘編
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編制煤炭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擬規劃開展優化煤炭生產開發布局、建設煤炭調出中心、推進煤炭行業智能化發展、加快礦區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工作。在推動上述工作開展中,將 繼續引導支持露天煤礦在規劃指導下有序建設, 為保障能源供應發揮積極作用。
“十三五”以來,國家累計核準露天煤礦項目21處、建設規模1.18億噸,占同期核準煤礦總規模的24%。 下壹步,對符合煤炭產業政策和礦區總體規劃要求、落實產能置換政策的露天煤礦建設項目,將依法依規履行項目核準手續,支持符合條件的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建設投產。
下壹步, 將按照文件要求,進壹步加大對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強指導協調,促進智能化技術在露天煤礦的推廣應用,進壹步提升露天煤礦生產效率。 >>點擊查看詳細
3
國家能源局答復
《關於深入推進5G+智慧礦山建設的建議》 摘編
將5G技術與煤炭工業發展相融合,是煤礦智能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國家能源局局高度重視5G等新壹代信息技術在煤炭領域的推廣應用,積極會同有關方面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能源局將煤礦智能化發展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5G等新壹代信息技術與煤炭行業融合發展,是煤礦智能化建設的主攻方向, 國家能源局在研究編制煤炭“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已將有關內容納入國家和地方規劃。 同時,在《能源技術創新“十四五”規劃》編制的研究過程中,對智慧能源技術進行重點研究, 擬將煤礦井下5G無線通信平臺、智慧礦山工業互聯網平臺、礦山物聯網等技術列為“十四五”時期煤礦技術裝備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
下壹步, 國家能源局將加強與有關方面的協同配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壹步推進5G等新壹代信息技術應用進程,鼓勵引導5G+智能化煤礦建設,推進煤礦井下5G全覆蓋,支持煤炭企業加快智能化轉型發展。 >>點擊查看詳細
4
國家能源局答復
《關於支持新疆煤炭開發建設的建議》 摘編
哈密市煤炭資源豐富,查明資源量占新疆總量的25%左右,是“疆煤外運”和“疆電外送”的重要支撐。國務院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哈密市煤炭資源開發,加快推進各項審批工作,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根據全國煤炭工業“十三五”規劃以及新疆生產建設煤礦現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批復新疆“十三五”煤炭規劃建設生產工作方案,確定了“十三五”新疆規劃建設煤礦項目名單。其中,三塘湖礦區規劃建設煤礦項目2處,建設規模620萬噸/年,分別為石頭梅壹號露天煤礦壹期項目和巴裏坤鑫源煤礦壹期項目,目前均已核準。
隨著壹批先進產能煤礦陸續建成投產, 新疆已成為我國第四大產煤省,煤炭及下遊轉化產品已全面參與全國能源供需平衡, 為下壹階段新疆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十四五”期間,新疆煤礦項目產能置換及項目建設事宜將按照全國統壹政策標準執行, 煤炭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不再單列具體煤礦建設項目。>>點擊查看詳細
5
國家能源局答復
《關於加快推進廢棄礦井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 摘編
在編制煤炭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組織開展了煤礦關閉退出規劃及長效機制研究。 下壹步,將從煤炭立法和規劃編制層面,著力加強廢棄礦井資源開發利用的頂層設計和綜合配套。
下壹步, 將繼續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進壹步推動廢棄礦井能源資源開發利用。 >>點擊查看詳細
6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答復
《關於加快煤炭企業井下機器人研發與應用的建議》 摘編
將進壹步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壹是召開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 交流和推廣煤礦智能化建設先進經驗,推動煤礦智能裝備和機器人更加廣泛應用;
二是聯合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煤礦智能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分解細化煤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關於智能化建設相關任務,促進煤礦智能化發展短、中、長期目標任務的落地落細;
三是推動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將煤礦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研發應用列入國家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國家《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
四是加強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溝通合作, 搭建產需對接平臺,推動企業和用戶聯合攻關,加強典型產品示範推廣,支持相關企業突破煤礦機器人技術後,按程序申請納入首臺(套)保險補充政策支持範圍,鼓勵機器人企業用好人工智能重點任務“揭榜”渠道。 >>點擊查看詳細
02 政協委員提案
1
國家能源局答復
《關於推動露天煤礦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摘編
關於推進露天煤礦智能化無(少)人化建設:
煤礦智能化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對於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水平、保障煤炭穩定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研究出臺相關制度和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動煤礦智能化發展 。
壹是 2020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範煤礦,露天煤礦基本實現固定崗位的無人值守與遠程監控;到2025年,露天煤礦實現智能連續作業和無人化運輸。
二是 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將煤礦智能化開采技術及煤礦機器人研發應用等列入鼓勵類項目。國家煤礦安監局公布《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2019年第1號),將露天礦穿孔爆破機器人、露天礦電鏟智能遠程控制自動裝載系統、露天礦卡車無人駕駛系統等納入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
三是 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遴選山西科達自控公司礦山裝備遠程運維服務試點示範等項目,推動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礦山裝備領域推廣應用。
四是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實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支持三壹集團公司巖巷掘進機等項目,促進首臺(套)智能礦山裝備的推廣應用。
下壹步,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對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指導協調,推動智能化無(少)人化技術在露天煤礦推廣應用,進壹步提升安全水平和生產效率。 >>點擊查看詳細
2
國家能源局答復
《關於加強煤炭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提升的提案》 摘編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圍繞煤炭行業人才需求,通過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加強校企聯合培養,積極開展繼續教育,有效提升了行業人才培養質量。
下壹步, 教育部等部門將根據煤炭行業發展對人才隊伍建設的新要求,指導各地結合區域經濟特點持續優化相關專業布局;以“雙萬計劃”“雙高計劃”為帶動,不斷加強相關專業內涵建設;總結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經驗,進壹步向其他院校相關專業推廣;同時發揮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作用,鼓勵職業院校面向煤炭行業企業廣泛開展繼續教育和職工技能培訓,推進培訓資源建設和培訓模式改革,助推煤炭行業勞動力整體素質的提升。 >>點擊查看詳細
3
國家能源局答復
《關於加強國家千米礦井沖擊地壓源頭防治的提案》 摘編
國家高度重視煤礦沖擊地壓特別是千米礦井沖擊地壓災害防治工作。國家有關部門2016年修訂《煤礦安全規程》,將煤礦沖擊地壓防治單獨列為壹章,條款增加到21條;2018年5月印發《防治煤礦沖擊地壓細則》,提高了沖擊地壓防治工作的系統性、規範性和科學性。2018年10月,山東龍鄆煤礦發生“10·20”重大沖擊地壓事故後,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誌關於煤礦沖擊地壓源頭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應急管理部、煤礦安監局等部門,深入事故礦井調查研究、廣泛征求煤礦企業、專家和壹線技術人員意見,於2019年4月印發《關於加強煤礦沖擊地壓源頭治理的通知》(發改能源〔2019〕764號),從嚴格控制新建沖擊地壓礦井、分類處置存量沖擊地壓礦井、加快推進落後產能淘汰退出、強化沖擊地壓防治 科技 支撐和投入保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等方面提出了沖擊地壓源頭治理措施,持續督促指導各產煤地區和重點企業抓好落實,取得階段性成效。
盡管煤礦沖擊地壓源頭治理成效顯著,但是防治沖擊地壓作為礦山工程領域壹項世界性難題,致災機理尚未完全研究透徹,災害威脅也將隨著煤炭開采延深而遞增,煤礦沖擊地壓防治任重而道遠。 下壹步,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緊盯源頭治理重點措施落實,開展采深超千米災害嚴重礦井安全“體檢”處置措施落實情況“回頭看”專項監察,嚴把煤礦建設關口,最大限度減少新增沖擊地壓礦井,積極推進沖擊地壓防治國家級 科技 創新平臺建設,加強沖擊地壓防治基礎理論研究和深部煤炭安全智能化開采等技術創新,努力創造條件積極推廣應用“110”“N00”等無煤柱自成巷開采技術,不斷提升沖擊地壓礦井災害防治能力和水平。 >>點擊查看詳細
4
國家能源局答復
《關於加強煤炭礦區總體規劃環評管理工作的提案》 摘編
在煤炭資源開發統籌布局方面,國家能源局將深入貫徹“四個革命、壹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立足於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和能源轉型,認真編制煤炭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堅持“上大壓小、增優汰劣”,繼續發揮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不斷優化全國及各產煤地區的煤炭資源開發布局,規範煤炭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同時, 國家能源局和生態環境部將***同結合礦區總體規劃和規劃環評管理工作,對煤炭資源實行梯次開發、有序開發,堅決杜絕壹哄而上、遍地開花,加大對區域內小煤礦的資源整合力度,確保我國煤炭開發穩定接續和可靠供應。 >>點擊查看詳細
5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答復
《關於為煤礦安全監管壹線執法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提案》 摘編
國家煤礦安監局於2019年9月向各省級煤礦安監局轉發了《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關於為應急管理系統特崗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的通知》,要求各省級煤礦安監局依法依規為壹線煤礦安全執法人員統壹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截至2019年11月,全國煤礦安全監察系統已參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2130人。
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壹線執法人員肩負著保護礦工生命安全、推動煤礦企業安全高質量發展的 社會 責任,每天面對瓦斯、煤塵、透水、冒頂等災害威脅開展執法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且在執法檢查過程中存在遭受人身意外傷害的重大風險,是壹項高風險的特殊職業。國家煤礦安監局積極為壹線執法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不僅有利於保障執法人員的合法權益,進壹步激勵執法人員履職盡責、嚴格執法,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也減輕了執法部門的執法風險,避免因執法工作造成意外身故殘疾等產生的糾紛。
下壹步,國家煤礦安監局將向財政部申請資金支持,完善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的相關制度。 >>點擊查看詳細
點擊留言,
告訴我們您今年關註的問題吧
話題征集 2021年全國兩會來啦!妳最關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