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現在的沖突,誰的贏面大?
阿亞軍事沖突,炮火下的建築
兩國為了爭奪納卡地區,已經斷斷續續打了30多年的仗,基本上處於膠著狀態,在過去的沖突中,阿塞拜疆基本上是處於劣勢,不僅納卡地區沒能拿下,戰火還波及到另外幾個城市。
從紙面實力上來看,似乎阿塞拜疆對比亞美尼亞占有巨大優勢,但戰爭不光只看誰紙面實力強,就能贏得戰爭,還有很多因素影響戰爭的勝負,何況這兩個國家的背後分別有土耳其和俄羅斯這兩個大國。
亞美尼亞軍事人員
從國土面積來看,阿塞拜疆約為8.6萬平方公裏,亞美尼亞則為2.9萬平方公裏,僅有前者的三分之壹左右。
從人口比較,阿塞拜疆約有1020萬人口;亞美尼亞則有320萬人口。納卡地區約有4400平方公裏,人口約為14.5萬人。
阿塞拜疆2020年的國防預算為22.6億美元,占到該國GDP的5%,陸軍裝備有100輛T-90s坦克、470輛T-72坦克,以及95輛T-55坦克;空軍裝備有13架米格-29、16架蘇-25,以及2架蘇-24;海軍擁有4艘小潛艇和1艘別佳級護衛艦。
亞美尼亞軍隊2020年的國防預算為6.3億美元,占到該國GDP的5.5%。陸軍裝備有31輛T-90s坦克、101輛T-72坦克,以及8輛T-55坦克;空軍裝備有15架蘇-25、18架蘇-30、1架米格-25,以及16架米-24武裝直升機。
蘇制坦克
阿塞拜疆采用的是義務兵制,公民年滿18歲後,需服役12~18個月。目前,該國有6.6萬名現役軍人,另有30萬預備役軍人。
亞美尼亞也是義務兵制,公民年滿18歲後,需服役24個月。目前,該國有5.1萬名現役軍人,另有21萬預備役軍人。
可以看到,雖然兩國人口相差了3倍,但是兵員人數相差不多。而兩國的主力裝備大多來自前蘇聯和俄羅斯,在數量上阿塞拜疆明顯更勝壹籌。
阿塞拜疆軍隊規模比亞美尼亞大,主戰武器數量也相對較多,但在多次沖突並沒有突出的戰果,反而在軍事沖突和輿論戰中經常處於下風。
亞美尼亞軍隊規模雖然較小,但在蘇聯解體時吸收了不少蘇軍壹線戰鬥部隊中的士兵和軍官,戰鬥素養較高,形成了較好的軍事傳承。
戰火破壞的民居
若戰事繼續推進,裝備較少、綜合國力較弱的亞美尼亞面臨不利戰局的概率將有所上升。事實上,後備兵員較少的亞美尼亞在沖突的第壹天就宣布進行全國動員,而阿塞拜疆則沒有在第壹時間進行全國動員。
俄羅斯在納卡地區問題上堅定支持亞美尼亞,壹旦亞美尼亞戰事由於土耳其軍事介入而失利,俄羅斯介入沖突是大概率的事情,何況俄羅斯本來在亞美尼亞就部署有5000左右的軍事人員。
早在幾個月前,土耳其就在敘利亞招兵買馬,武裝了壹支4000人的雇傭軍用於支持阿塞拜疆來收復納卡地區,同時,土耳其空軍也進駐了阿塞拜疆。
所以這場戰爭沖突最後還是大國在角力,誰勝誰負還得看大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