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兒童畫
什麽是兒童畫?兒童畫是指兒童根據自己的想象運用形象、色彩進行創作的繪畫。下面請隨我壹同來了解下兒童畫吧。
什麽是兒童畫
兒童畫是指兒童根據自己的想象運用形象、色彩進行創作的繪畫。它是兒童自己為傳達內心思想、意識、情感,能動反映對世間事物的認識感受,用形象符號、色彩意蘊和畫面形象關系表現出來的可視的造型樣式。是兒童通過觀察,用想像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壹種主觀感受和願望。由於年齡的關系,他們往往是憑著想象看問題。所以,他們的作品必然是天真幼稚,自由浪漫的。
兒童畫的分類
壹、從使用工具材料和制作技法上分為
鉛筆畫、鋼筆畫、彩筆畫、粉筆畫、水粉畫、水彩畫、水墨畫、油畫棒畫(蠟筆)、撕紙畫、 版畫、剪貼畫、木刻畫、綜合材料畫、混合技法畫?
二、從構思心態與繪畫要求上分為
臨摹畫、 寫生畫、意願畫、命題畫、想象畫、記憶畫、圖畫日記?
三、從表現形式上劃分為
線描、黑白畫、連環畫、色彩畫?
兒童造型活動中審美心理反映的年齡特征
嬰幼兒出生後,逐漸開始學習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壹歲半左右,開始產生初步的手眼協調能力。他們能夠拿著筆在紙上刺、敲、撥、劃,產生點線筆痕,並以此為娛樂,獲得心理的滿足。兒童這種無作畫意識,卻有意畫出的點、線作為遊戲的行為,我們稱之為塗鴉。兒童的塗鴉起初是壹種不受控制的動作,也沒有任何意向,但他們在這種動作和紙上出現的線條中能獲得快感。
壹、塗鴉期:1歲半至3歲
1、隨意塗鴉階段
1歲半至2歲左右的兒童繪畫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簡單隨意,喜歡做機械反復的某些動作,他們在紙上隨意塗鴉的線條或留下的筆痕與現實中的事物無任何關系。此階段的隨意塗鴉主要是幼兒心理上的需要,如輕微的手臂運動和身體運動都可以刺激他們的安全感和滿足感,其塗鴉行為完全是體驗動作的意義。
2、控制塗鴉階段
壹般兒童大約在開始隨意塗鴉之後的六個月,會進入控制塗鴉的階段。由於兒童逐漸發現自己的動作與畫紙之間有某種聯系,於是他們的動作與視覺開始建立協調聯系,但他們的生理機能還不足於建立視覺印象,這時兒童會嘗試用視覺來控制自己的動作,並開始在畫面上重復某壹動作,形成類似的痕跡,產生相似的線條。此時,兒童的手眼之間開始有了協調意識,但其塗鴉的運動部位還只限於指掌和手腕之間等。此時,他們塗鴉的畫面會出現縱向或者是橫線的線條反復,進而出現大圓圈的線。
3、命名塗鴉階段
幼兒大約在3歲至3歲半時期,會拿著他的畫突然告訴周圍的人,畫上的大圓圈是汽車,小圓圈是開車的人,長長的線是馬路等,即幼兒會開始對其塗鴉的線或形加以命名,這意味著其畫中的線痕與外在的環境事物開始了有意義的關聯。此時他們已開始懂得把視覺 經驗 的對象變為心象了,並嘗試著要把心象表現於繪畫之中,將自己的 經驗 與塗鴉聯系起來,並為自己畫出來的點、線、圈等加上意義或象征某種事物的來命名;換言之,他們已開始由單純的動作體驗行為轉變為圖形的思考和意象的記憶了。
二、象征期:3歲至5歲
他們開始把熟悉的物象與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聯系起來,將壹些他們能分辨的物象簡化為最基本的的圓形、三角形、方形等。盡管此時他們會將所畫的形象加以命名,但這些所畫的形象通常與其所稱謂的事物或物象相去甚遠或絲毫不像。這是因為此時期的兒童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基本上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是直覺的象征化的,他們所畫的房子、人物、動物、植物等都是用象征符號來表現的,所以稱此時期為象征期。
1、象征期初期象征期可分為兩個階段,從初期的不成物形發展到後期的接近物形。在象征初期,兒童常常是先在紙上畫壹個形狀,後再將其想像為某種物象,或者是發現某東西像某物象後便說它是某某物象,往往是說出來的與畫出來的的物象在形象上絲毫不相像,但兒童對此卻毫不在乎。此時期的兒童所畫的人形常為?蝌蚪人?,即頭上長著四肢的人。最初,他們用壹個大圓圈表示臉,在圓圈裏畫出眼睛和嘴,形成頭部,在圓圈的下部畫兩條線,代表身體和腿;最後再發展為頭上伸出兩支胳膊的?蝌蚪人?,其人的手部也是用壹個圓圈來表示。
2、象征期後期
到了象征期後期,4至5歲的兒童隨著視知覺的發展,所畫的事物逐漸復雜,兒童在?蝌蚪人?的兩腿之間添加壹根橫線顯示為軀幹,成為有軀體的正面人。?蝌蚪人?的手部也逐漸在其圓上畫幾根短線來表現手指,再以後又發展為用幾個細小的橢圓形來表示人的手指。這壹時期,兒童已經可以識別主要的色相了,如紅色、黃色、藍色、綠色,但還不能辨別細微的色相。受辨色力和知覺的局限,他們在繪畫中喜歡選用對比強烈的色彩,但又不受固有色的限制而隨心所欲的塗色。
三、意象期:5歲至8歲
意象期兒童繪畫的主要特點表現為:壹是多圓形形象。如太陽、浮雲、花朵、樹冠等,就連人和動物身上的各個部分也都被畫成圓形或類似的圓形。二是用誇張的手法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在他們的繪畫中常能看到用誇張的手法來表現那些他們印象最深或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壹面,這些內容或物象也會被誇張地畫得最大、最醒目以顯示其重要性。三是多為簡化的二維輪廓形象。兒童畫的汽車、桌椅、樓房等物象大多會畫他們有代表性的壹個面,並將其簡化為二維輪廓形象,如將電視機、房子畫成方形、將人的四肢畫成橢圓形等。四是近似概念化、模式化的形象。此時期兒童還分不出物象的基本特征與差異,因此還只能畫出壹個近似概念化的物象,如意象初期的兒童畫其?人?是不分男女的。五是用色大膽、鮮艷。由於此時期的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喜歡用艷麗、明快、濃重的色彩來抒發性情,如樹林是多彩的,人的臉部是五顏六色的;還喜歡用平塗的、略帶裝飾性的色彩來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偶爾也會用灰色來表現。六是多樣化的空間表現。空間表現形式似X光的透視,為?透明?畫法,如畫房子,不僅房子裏面的東西能看到,而且其視點、視平線也是移動的、開放的、全方位的。多樣化的繪畫空間表現,反映出兒童的視覺思維邏輯與成人的差異。
四、寫實期:8歲至12歲
這壹時期的兒童繪畫面貌是變化最大的,開始萌生寫實傾向,繪畫開始追求精細,兒童畫並對自己意象期的作品開始不滿了。他們更喜歡那些逼真、具體、實感的繪畫學習,羨慕成人的繪畫作品了,所以在他們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為了追求真實而不斷修正的造型線條及其反復修改的痕跡。這壹階段兒童的空間知覺有了較大的發展,已由平面的空間思維逐漸向立體的空間思維轉化,在繪畫中出現了三維空間的輪廓表現,逐漸改變了意向期將所有物象畫在壹條基線上的畫法,能運用上下相互遮擋的辦法來處理前後空間關系了。
五、高原期:12歲-15歲
進入寫實期後的12至15歲的少年,由於在心智方面逐漸接近成人,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對於美術的學習態度極易分化為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向,其中壹部分人因受到良好的美術訓練,技巧不斷提高,繪畫就成為傳遞情感的壹種方式,美術興趣就獲得了持續、穩定的發展。另壹部分少年則會隨著心智的成長,興趣的轉向,再加上繪畫技術的跟不上而開始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並最終因眼高手低又不滿意自己的作品,致使這部分學生逐漸失去對美術的興趣或其繪畫方面的能力仍停留於少年的寫實期的水平上,這壹時期就是被有的學者稱之為的?高原期?。因此,在此階段,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美術學習的年齡特征,有意識地、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加強技術指導,才能保持他們對美術學習的持續、穩定的興趣和態度,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高原期?,進而不斷提高其美術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