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股權激勵是什麽意思?

股權激勵是什麽意思?

股權激勵,也稱為期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壹種長期激勵機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勵員工的方法之壹。

制度

股權激勵制度是以員工獲得公司股權的形式給予其壹定的經濟權利,使其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利潤分享,並承擔經營風險,員工自身利益與企業利益更大程度地保持壹致,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而服務的壹種制度。股權激勵對改善公司治理結構、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強公司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通常情況下股權激勵包括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簡稱ESOP)、股票期權(Stock Option)和管理層收購(Manager Buyout,簡稱MBO)。

設計因素

1.激勵對象:既有企業經營者(如CEO)的股權激勵,也包括普通雇員的持股計劃、以股票支付董事報酬、以股票支付基層管理者的報酬等。

2.購股規定:即對經理人購買股權的相關規定,包括購買價格、期限、數量及是否允許放棄購股等。上市公司的購股價格壹般參照簽約當時的股票市場價格確定,其他公司的購股價格則參照當時股權價值確定。

3.售股規定:即對經理人出售股權的相關規定,包括出售價格、數量、期限的規定。出售價格按出售日的股權市場價值確定,其中上市公司參照股票的市場價格,其他公司則壹般根據預先確定的方法計算出售價格。為了使經理人更多地關心股東的長期利益,壹般規定經理人在壹定的期限後方可出售其持有股票,並對出售數量做出限制。

4.權利義務:股權激勵中,需要對經理人是否享有分紅收益權、股票表決權和如何承擔股權貶值風險等權利義務做出規定。

5.股權管理:包括管理方式、股權獲得來源和股權激勵占總收入的比例等。股權獲得來源包括經理人購買、獎勵獲得、技術入股、管理入股、崗位持股等。股權激勵在經理人的總收入中占的比例不同,其激勵的效果也不同。

6.操作方式:包括是否發生股權的實際轉讓關系、股票來源等。壹些情況下,為了回避法律障礙或其他操作上的原因,在股權激勵中,實際上不發生股權的實際轉讓關系。在股權來源方面,有股票回購、增發新股、庫存股票等。相關概念很多企業在創業與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結合企業實際來合理安排股權激勵的機制。那麽,什麽才是股權激勵?我們知道,股權激勵的本質是企業要讓出壹部分股權來讓激勵對象所擁有,但這種讓出股權的行為有很多種形式,會產生“壹企壹案”現象,所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詮釋股權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