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不是人體的腳背?
這是腳後跟的圖片。而且腳後跟角質層幹裂。
腳後跟俗稱腳踝。在解剖學上,腳踝(或稱踝關節)是人類足部與腿相連的部位,組成包括7塊跗骨加上足部的跖骨和小腿的骨骼。
中文名
腳後跟
外文名
heel
俗稱
腳踝
組成
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
臨床表現
後跟疼痛
當代,越來越多的人受到腳部疼痛的困擾。據美國足病醫學會的羅納德博士說,該協會接到的患者咨詢熱線電話70%以上都和腳後跟有關。
韌帶發炎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壹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壹定關系,壹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足底跖腱膜炎
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維持正常足弓、緩沖震蕩、加強彈跳力作用的腱性組織。長時間的行走、過度的負重,都會引起跖腱膜的勞損,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癥,而出現疼痛癥狀。
足底脂肪墊萎縮
老年人的足跟痛較為復雜,除了以上兩種可能的原因外,還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墊萎縮,其緩沖震蕩、防止摩擦的作用減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損傷而出現疼痛。
跟骨骨刺
多見於老年患者,當有足跟痛時,經過拍攝X光片,可以發現跟骨結節處 有大小不壹的骨刺形成。但是,臨床上發現骨刺不是導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組織受到摩擦、勞損,產生無菌性炎癥,其足跟疼痛的程度與局部炎癥反應的輕重有關,而與骨刺大小無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