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駿”為何成唐太宗的頂級豪華座駕?
首先唐太宗可以說是馬上得的天下。李世民每戰必乘駿馬沖鋒陷陣。在兩軍對壘中,他常親率精騎沖擊敵方戰陣,每每穿陣而過,謂之“貫陣”。可以說,李世民首先就非常愛馬。
“六駿”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在618年至622年五年間轉戰南北時所乘過的六匹戰馬,它們都曾伴隨李世民在戰場上縱橫馳騁,並且都有著自己的名字,在當時很是風光。
“颯露紫”是李世民東征洛陽,鏟平王世充勢力時的坐騎。據《舊唐書·丘行恭傳》記載,李世民與王世充在洛陽邙山的壹次交戰中,為了探清對方實力,他自己跨上“颯露紫”,只帶了數十名騎兵,猛沖到敵陣背後。王世充的軍隊望風而逃,死傷眾多,幾乎無人敢阻擋他。這時,壹條長堤橫在面前,李世民和隨從將士失散,只有將軍丘行恭壹人緊隨其後。
稍後,王世充壹隊騎兵追了上來,壹箭射中太宗戰馬“颯露紫”。丘行恭急轉馬頭,向敵兵連射數箭,箭無虛發,敵軍不敢上前。丘行恭隨即翻身下馬,將箭從“颯露紫”身上拔出,把自己的坐騎讓與李世民。他牽著受傷的“颯露紫”,手持大刀 “巨躍大呼,斬數人,突陣而出,得入大軍”。
“拳毛騧”是李世民於621年平定河北,與劉黑闥在沼水作戰時所乘的壹匹戰馬。這次戰鬥相當激烈, “拳毛騧”身中九箭(前中六箭,背中三箭),戰死在兩軍陣前。石刻六駿中,李世民把它比作神馬,給它題的贊語是:“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孤矢載戢,氛埃廓清。”
“白蹄烏”因全身純黑,四蹄雪白而得名,是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平定勁敵薛仁杲時所騎。“特勒驃”全身黃白色,嘴角微黑,是武德三年李世民與宋金剛作戰中的坐騎。“青騅”毛色雪白,是武德四年唐太宗與竇建德在虎牢關外激戰時的騎乘。“什伐赤”是壹匹波斯馬,毛色純紅,非常好看,是李世民在洛陽和虎牢關與王世充、竇建德作戰時所騎的戰馬。
白居易詩中曾雲:“太宗旨在振王業,王業艱辛告子孫”,為了告誡子孫創業的艱辛,同時也對與他相依為命的六匹駿馬的懷念,李世民在貞觀十年(636年)興建昭陵時下詔,將“朕所乘戎馬,濟朕於難者,刊名鐫為真形,置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