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上海市顧路中學的學校領導

上海市顧路中學的學校領導

領導簡介沈建華老師1992年7月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現任中學歷史高級教師,浦東新區骨幹教師。她將“千教萬教為了不教,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為自己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曾獲浦東新區新長征突擊手、社區教育先進工作者、優秀青少年誌願者、骨幹教師等區級榮譽稱號。曾在市、區級刊物上發表《責任教育不可忽視》、《淺談素質教育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施》、《關於對原“忠義救國軍”張阿六的調查及探究》、《乾隆時會試的高齡考生真的這樣多嗎?》、《初中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能》、《應用“主動學習”成果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等文章,其中《初中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獲浦東新區第四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浦東新區中學歷史課堂教學基本環節的調查及對策研究》榮獲2011年浦東新區中小幼特職教教顧翠琴老師中學高級教師,浦東新區語文骨幹教師,中學語文學科區中心組成員。上海市顧路中學語文教師、副校長、黨支部委員。曾參加浦東新區“陳文高語文教師培訓基地”研修班的培訓。曾在市、區級刊物上發表《加強語文教學,夯實學生擇業的基礎》、《優化教學體態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語文》、《大力推廣普通話,提高師生綜合素質》、《學會探究,體驗學習的快樂與成功》、《優化作文教學環節,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等多篇文章。其中《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在全國首屆“四方杯”優秀語文教師選拔大賽中獲得“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教研能手”二等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被評為國家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獲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刊》舉辦的“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論壇”征文評比大獎賽壹等獎,收錄於國家壹級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教育文獻《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參與區級課題《開發學生潛能,促使學生多元發展的實踐與研究》、《浦東新區學校改進與教師專業成長計劃》、《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教學資源的有效管理與應用》、《開發校本課程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和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參與市級課題《運用合作策略構建“和諧班級”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曾獲浦東新區園丁獎,浦東新區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稱號。楊冬華老師中學校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浦東新區中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浦東新區教育科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區中學數學中心組成員。新區初中數學學科帶頭人,第壹教育署中學數學學科校際聯合體組長。在長期的教學實踐與研究中,摸索出了壹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有顯著教學成效,曾獲新區中青年教師教學評比二等獎。教科研方面有堅實的基礎,撰寫的大量教科研論文多次在市、區專業性刊物上發表,在區歷次教科研成果評獎中屢次獲獎。《初中數學回憶教學法的實驗與研究》研究報告獲市教研課題二等獎,合作編著《日常經濟與初中數學》、《初中數學強化訓練》、《初中數理化典型錯誤解析字典》等書籍由出版社出版發行。曾先後獲“浦東新區園丁獎”、“浦東新區青年崗位能手”、“浦東新區社發局優秀***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05年12月被評為浦東新區學科帶頭人。 袁愛國老師畢業於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英語教育專業,先後擔任英語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少先隊大隊總輔導員,小學校長等職,現任上海市顧路中學校長助理(分管教學、體育、信息技術)、黨支部組織委員,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浦東新區英語骨幹教師,浦東新區英語學科中心組成員,在二十五年多的英語教學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教學風格,教學成效優良;教科研方面有較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撰寫的教育科研論文多次在區刊物上發表,參與區級課題《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開發學生潛能,促使學生多元發展的實踐與研究》、《浦東新區學校改進與教師專業成長計劃》、《教學資源的有效管理與應用》等課題的研究;參與市級課題《運用合作策略構建“和諧班級”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參與國家級課題《初中隨班就讀輕度智力落後兒童教學策略和方法研究》、《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提高英語教學效能的研究與實驗》等課題的研究。曾獲得“川沙縣人民政府行政記大功”、“浦東新區農村雙百佳教師”、“浦東新區優秀大隊輔導員”、“浦東新區優秀中隊輔導員”、“川沙縣教師園丁獎”、“浦東新區園丁獎”等榮譽稱號。施建軍老師施建軍老師,浦東新區人,壹九八八年七月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數學系,現任顧路中學教導主任、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區數學骨幹教師,曾獲浦東新區園丁獎、浦東新區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多年擔任初三畢業班的教學,努力探索和研究初中數學教學的規律與方法,在教學中力爭“三化”:處理教材合理化,課堂教學最優化,教學反饋及時化。

主要教科研論文有:

《談初中學生數學“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發表於《浦東教育》2003年第4期;《運用“主動學習”成果 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選入由曹明主編《學生主動學習的研究成果推廣與研究》2006年6月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發行;

《壹堂初三復習課的教學與感悟》,發表於《浦東教育》2009年第11期。 衛東浩老師衛東浩,男,漢族,1967年12月3日出生,上海川沙人。1989年7月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獲教育學學士學位。1999年6月,獲美國馬裏蘭州Towson University教育管理專業結業證書。2007年7月,獲復旦大學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班結業證書。中學政治高級教師。浦東新區骨幹教師,區中學政治學科中心組成員。朱曉琴老師朱曉琴,上海師範大學本科畢業。於2008年評為浦東新區骨幹班主任。現在顧路中學擔任初三畢業班班主任及教學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她註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塑造學生幹部的榜樣作用,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班級風貌。

在工作中她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摸索工作方法,不斷學習教育理論,在2007年參加了浦東新區骨幹教師後備班學習。

雖然知道,那間教室裏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汙濁;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但是為了壹切學生,為了學生的壹切,為了托起有色教育明天的太陽,甘願奉獻我們全部的愛! 曾雅英老師曾雅英,女,1965年6月出生,顧路中學信息科技教研組長,浦東新區信息科技骨幹教師,2005—2006年度浦東新區“三八紅旗手”。參與張華教授領銜的“浦東新區學校改進與教師專業成長計劃”課題。組織和參與《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的教育信息化實驗項目,開發主題學習網站,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取得良好效果。曾在浦東教育研究發表《數學教師的好助手——幾何畫板》、《信息科技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市、區、署電腦作品制作比賽中多次獲個人等第獎和學生輔導獎。周偉老師上海嘉定人,上海市顧路中學語文教師。先後擔任語文教研組長、教導副主任、政教副主任,現任顧路中學教科研室主任。在20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與研究中,先後參加了“錢夢龍語文教師培訓基地”研修班、“新世紀語文教師培訓班”、“陳文高語文教師培訓基地”研修班的培訓學習,逐步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學風格,語文教學成效好。曾獲上海市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大獎賽三等獎。教科研方面有較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撰寫的教育科研論文多次在市、區刊物上發表,在2007年區教科研成果評獎中獲三等獎。先後完成區級課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式運用的研究》、《開發學生潛能,促使學生多元發展的實踐與研究》、《浦東新區學校改進與教師專業成長計劃》、《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曾先後獲“浦東新區園丁獎”、“浦東新區青年突擊手”、“行政記大功”、“浦東新區社發局第壹教育署優秀***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04年12月被聘為浦東新區中學語文骨幹教師,2006年12月被評聘為浦東新區初中語文學科帶頭人。黃小英老師黃小英,中***黨員,浦東新區語文骨幹教師。1986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2001年擔任學校工會主席,2002年,成為學校支部委員。

1989年參加青年教師教學比賽獲得全縣上課第二名,綜合技能三等獎的好成績;1998年開設了由全區76位初二語文教師參加的教學研究課,不僅取得了“優秀”的評價,還獲得了挑剔的教研員難得贈於的特長加分;1999年在學校舉行的教學節評比中獲壹等獎,並為全校教師開設了壹堂教學示範課,同年還獲得曹路鎮“學科教學排頭兵”稱號;2000年,為全校教師作了壹堂說課(《新生命的誕生》)展示,這篇說課教案於2005年獲得上海師範大學職後培訓部負責老師的高度好評;2006年在新區教研員的調研聽課(找茬)中又得到了難得的“優秀”(全校***3人);2007年成為新區語文骨幹教師;有三篇論文獲得區教科研評比三等獎,2007年參與的有關教師改進計劃的學校課題獲得區教科研評比三等獎。

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擔任了十五年的班主任,即使在擔任工會主席的六年中,有四年繼續兼任班主任的職務,其中2000年、2002年被評為新區“少先隊優秀輔導員”;2006年被評為第壹教育署“十佳後備班主任”。

由於她的努力,2001年被曹路鎮評為“優秀***產黨員”,2004年獲得新區“優秀園丁”稱號,2005年被評為社發局系統“比翼雙飛,模範佳侶”,2005年又成為學校記大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