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怡
觀察者網訊(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6月15日,京東雲發布十大技術應用趨勢,這是京東集團首次統合雲、零售、物流多方618技術團隊聯合解碼京東618背後的技術內涵。
據京東集團副總裁、IEEE & IAPR Fellow梅濤博士介紹, 京東雲618十大技術應用趨勢為:C2M反向定制、智能客服、多模態內容生成、區塊鏈防偽追溯、智能供應鏈決策、壹體化供應鏈、虛擬數字人、隱私計算平臺、混合數字基礎設施和液冷數據中心。
京東雲發布京東618十大技術應用趨勢
這十大技術應用趨勢中,數智化供應鏈是基礎和底座。據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智能供應鏈Y業務部負責人劉曉恩介紹,京東實現31.2天周轉的背後面是臨著很大的挑戰,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海量的商品、復雜的倉配網絡、線上線下多場景的零售模式、以及與大量上遊供應商的供需匹配。
目前,京東智能供應鏈決策通過智能運營、倉網優化、全渠道履約、C2M反向定制,達成“庫存周轉天數降至31.2天”。壹體化供應鏈也在這次京東618中發揮出強大勢能,據京東方面數據,全國超200城已實現“分鐘級配送”。
京東物流戰略與創新業務部資深專家衛海星介紹,京東按照需求場景、商品特性、期望值等維度對供應鏈做細分,優化庫間均衡,減少二次、三次調撥,讓流通更加直接、高效。“同時,作為亞洲電商物流領域規模最大的智能倉群,32座亞洲壹號再創新記錄,新壹代智能快遞車在多個城市實現了規模化運營,成為消費者享受“分鐘級收貨”的強力保障。”
今年京東618期間,京東物流最新壹批搭載L4級別自動駕駛套件的智能快遞車批量投用,加入到上海、常熟等長三角地區城市的京東618服務及後續規模化運營中。
據京東物流自動駕駛首席科學家孔旗介紹,京東在2016年就正式發布國內首輛無人配送車,2017年第壹次進入大學校園運營,2018年逐漸在國內多個城市的開放道路跑起來,2020年實現城市級智能配送運營。
2020年上半年國內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為14.2%,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物流的智能化水平仍是制約商業效率提升的重要壹環節。
京東物流 科技 從園區、倉儲、分揀,到運輸、配送,供應鏈各個關鍵環節,基於5G、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關鍵技術,使物流各個環節具備自感知、自學習和自決策的能力,從而全面提升系統預測、決策和智能執行能力。
目前,智能快遞車運行功耗大幅降低至行業領先水平10%,大促期間每日可完成的配送訂單量是原來的1.5倍以上。
對於本次批量投用的第四代智能快遞車產品,孔旗表示:“這是京東物流智能快遞車量產和規模化應用的關鍵壹步。這批智能快遞車的生產嚴格參照車規級標準,經歷了從設計、開發,到產線生產與驗證等環節的標準化流程。”
智能快遞車
在後端科研上,於去年11月底成立的京東 探索 研究院已經將研究方向鎖定為“可信人工智能”、“超級深度學習”、“量子機器學習”這人工智能的三大領域。
京東 探索 研究院院長陶大程教授表示,目前多個國家都在布局超級深度學習,預計超級深度學習在未來5到10年將會逐步支撐數智化 社會 供應鏈體系的實現 。超級深度學習可以賦能全產業鏈,包括智能零售、智能物流、智能供應鏈等多個與人類需求相關的產業。
據了解,十大技術應用趨勢已經在京東618大規模落地,而作為京東618背後的技術基石,京東618購物節訂單100%雲上完成、京東物流、京東金融等均已全量上雲。數據顯示,京東618開門紅當日淩晨,京東雲訪問峰值QPS較去年同期提升223%,訪問帶寬增長140%,實時數據分析累計達3萬億條。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 科技 京東雲產品研發負責人曹鵬在介紹雲上618技術全景時提到,基於高性能SDN控制、TB級專線接入、智能流量調度、高並發數據庫訪問等豐富資源,京東雲可以更加從容地應對618高並發、大流量場景,並通過立體式統壹安全運營中心及壹體化DDoS防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