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李江華

李江華

文丨黃芳華 編輯丨 吳大郎

出品丨牛刀 財經 (niudaocaijing)

很多人認為,菜鳥裹裹對標的是順豐,其實不然。

中國快遞的問題,不是多幾個順豐就能解決的。長久以來,順豐以直營模式占據快遞領域的頭把交椅,但近年增速不及中通、圓通,盈利率也相形見拙,直營模式優勢似乎見頂。

要知道, 中國快遞之所以能夠發展到當前的發達程度,是因為具備了“既要快,又要便宜”的雙重產業優勢。 但是反映在快遞企業和消費者身上,則是壹個要利潤,壹個要服務。

菜鳥設立之初,就是為了打造全球智能物流骨幹網。這張網絡的目的是,如何在保證產業優勢的情況下,讓快遞成為又快又好的普惠服務?這是菜鳥作為平臺,需要和通達系以及眾多中小快遞企業***同致力的方向。

菜鳥裹裹,目前已是最大的在線寄快遞平臺,寄件用戶已過2億,性價比超越順豐;同時,在菜鳥數字化快遞生態下,也正在成為消費者價值、行業升級的驅動力之壹。

粗放發展的中國快遞現狀

要明白菜鳥將致力為快遞行業做出哪些改變,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我國快遞行業的現狀。

中國的快遞行業隨著電商崛起已經十多年,但是快遞行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簡單來說,就是 快速發展以及龐大規模背後,是粗放的發展模式和消費者對服務更加精細化的要求不匹配。

菜鳥驅動的快遞業數字化帶來了快遞速度的提升和成本下降,目前,通達系的快遞已集體進入2元時代,也就是說,全國包郵的背後,是2元發全國。

但與此同時,市場競爭激烈、全年硝煙不斷,再加上可提供的增值服務不足,都間接導致快遞企業只能通過價格戰來搶奪市場。壹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義烏這樣的小商品基地,快遞企業甚至可以喊出8毛錢發全國的價格。

激烈且充分的市場競爭,為中國的電子商務帶來了低的流通成本。但是同時,也限制了整個快遞行業的想象空間。

低成本的運作模式下,服務如何分層?這些都對消費者的選擇產生影響。舉個例子,以前商務快件和電商件混運,可以 降低成本,但是體驗就會差很多。

但是同時,我們知道,當下的中國快遞行業,如此龐大的單量想要保證服務,不是多幾個順豐就能實現的。順豐2019年的快遞單量大約為50億,占總快遞量8%多。

那更龐大的需求如何滿足?快遞企業如何實現利潤和低成本的雙重保障?這是壹個難題。

在極致性價比之外,消費者還有快遞安全、個人隱私等各種需求。

所有這些面臨的問題,我們 回到快遞業本身,都可以歸結到行業“帶寬”不夠,基礎設施和服務標準仍在數字化路上。

舉個例子,就像是如今的互聯網發展已經相當充分,各項需求已經得到極大程度的開發。但是我們如果回到5年前的3G時代,很多的場景應用簡直無法想象,更不必說實現。

3G到4G這種基礎設施的擴大,為互聯網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樣,快遞行業也是這樣,只有 當整個行業的基礎設施開始更加完善,整個服務的流程更加通暢,意想不到的場景就會出現。

新場景的出現

中國快遞單量快速增長,其中個人寄快遞業務也正在爆發。

行業的大背景是,中國快遞包裹量10年間從2010年的23億飛速增長到2019年的635億,增長為原先的27倍,快遞業規模已經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對世界快遞的貢獻超過壹半,多於歐美日等快遞總和。

很大的壹部分貢獻是來自於電商平臺的飛速發展,但 不可忽視的是,個人寄件業務成為電商件之外另壹個爆發的需求。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線上快遞寄件用戶規模較2017年增長97.9% ,2019年用戶數量突破1.63億。雙壹咨詢研究表明,散件市場體量可觀,2019年日均單量達2000萬單;隨著網民數量持續增長,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為消費者實現線上寄遞快遞提供了土壤,線上寄件比例已達到43%。

個人業務上新場景的出現,給快遞企業帶來了新的思路。

最初的場景,就是退換貨。

壹個與退換貨相關有意思的線上購物現象是,很多消費者開始壹次性購買同壹商品的多款顏色和尺寸,快遞到貨經過試穿後再立即退貨。

支撐這種電商平臺上獨有購物方式的,就是作為消費者退換貨的便利。此前,消費者如果想要退貨,需要等商家同意後,再通過快遞發起退貨,商家收到商品確認後再退款,壹來二去非常麻煩。

菜鳥裹裹針對這種場景,打通了消費者和商家的退貨流程,當消費者發起退貨後,將立即收到退款,全程由菜鳥裹裹擔保。同時,還有快遞員1小時就能上門,在運費險保障下,1公斤內,快遞不需要運費——0元寄、0秒退,這種便利,極大的方便了消費者,也由此產生了消費者沒有退貨後顧之憂,網上逛街試穿消費方式。

此外,菜鳥裹裹從電商場景起步,不斷進入到其他的場景中,不僅包括和其他電商平臺如雲集、考拉等的合作,以及招商銀行的合作等等。

這就是壹個典型的快遞“帶寬”變寬後,新消費場景隨之產生的例子。

此外,還有二手交易的市場需求擴大,以閑魚為代表的二手交易平臺,每天2000多萬用戶的交易,迅速擴大了個人寄件的需求。

如今,這類的現象越來越多。數據顯示,目前將近六成的公司文件都是從住宅寄出;有13%年輕人最近壹次的快遞都是寄給了他們的父母、長輩,大到家電、家具,小到蔬菜水果;有16%的年輕人,最近的壹次快遞都寄給了朋友;外地上學可以將行李直接寄送到學校,實現空手上學。

這些新場景的出現,無不是圍繞個人寄件業務開展,無不是以快遞服務的保障為前提。 寄快遞的便利,已經讓快遞成為網民們,尤其是年輕人們連接線上虛擬世界和線下真實世界的新基建。

當快遞的服務變得更加精細化、標準化之後,留給消費者的空間就越大,就可以實現更大的業務靈活性。

對快遞企業來說,利潤更高的個人件業務,可以顯著改善營收結構,改善自身服務質量,擺脫單壹依靠價格來爭奪市場的困境。

商流和物流的雙飛輪

商流是物流的基礎,物流是商流的根基。

電商包裹量的高速發展,倒逼著快遞行業效率的提升,同時快遞行業的提速,也幫助電子商務實現更大的可能。

幾年前,壹天1億個包裹,對於中國快遞行業幾乎是不敢想象的,而如今,中國快遞量日均超2億。對於中國快遞行業來說,自身需要不斷提高效率,提升質量來匹配線上經濟的需求。

快遞用戶可以不知道菜鳥的價值,但菜鳥知道自己對用戶的意義。可以看到的是, 菜鳥裹裹對C端服務的提升,實際上在拓寬中國快遞行業帶寬。

壹個很簡單的道理是,寄快遞更方便了,消費者就會寄更多的快件。

便利性是菜鳥裹裹對行業改變的第壹步。 如今,除了2小時上門取件的標準外,菜鳥裹裹還在線下鋪設了10萬個合作代寄點,包括菜鳥驛站、物業以及快遞公司的網點等。同樣,收件端則是,消費者可以在網點、驛站、快遞櫃和上門尋找自己更合適的時間。

去年菜鳥還打造了菜鳥裹裹寄件機,消費者可以在壹分鐘之內完成寄件,包括實名認證、掃臉、支付。

通過上門服務和線下點位的結合,可以滿足消費者便利性和及時效率等多方面的訴求。

便利之外,安全則是消費者是否放心交給快遞來完成的重要因素。 畢竟,即使是順豐,因為商品保價等問題,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破損,消費者和快遞平臺糾紛事件也不在少數。

在快件安全保障方面, 菜鳥裹裹則是推出了“放心寄,丟必賠”服務,業內首度承諾100%賠付,遇到問題消費者“只用說壹次”,後續事宜即由菜鳥裹裹全程跟蹤解決 :用戶在淘寶系App內進行退貨、二手交易等寄件時,可享受“丟損必賠”服務,上不封頂;同時退貨免舉證,享受“零等待,免運費,秒回款”快速賠付。在非電商場景下,用戶可在千元內“放心寄”,按有效貨值丟損必賠。

菜鳥CEO李江華講述過壹個案例。

此前菜鳥裹裹在溫州的壹個客戶,寄了壹個差不多1萬元的音響,通過菜鳥裹裹這個平臺下了單,中間運輸中有壹個磕碰造成了損失,菜鳥裹裹直接全部賠付掉了。

在李江華來看,“ 這樣的事情我們還會堅持做,因為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真正能夠放心,這也是壹個能力。

所以菜鳥裹裹在做壹家什麽樣的事兒?

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定標準。 通過把快遞的服務標準定下來,達成流程上的統壹和連通,為消費者提供放心和便捷的服務,來達到將中國快遞的道路壹起拓寬的實際。

也只有這樣,中國低成本的快遞才能在繼續保持優勢的基礎上,以“ 通達系的價格,順豐的服務 ”來實現更多場景的覆蓋。

同時,不僅是快遞員在菜鳥包裹俠上的數字化,還是快遞網點通過菜鳥鏢局數字化管理、調度,菜鳥裹裹正與快遞夥伴壹起致力於行業數字化,每年也為行業帶來100億以上的增量。

所以說, 中國快遞行業的未來,不是多幾家順豐這樣簡單,而是如何把快遞的標準和服務做好,把路修的更好,更多的空間就能夠走出來。

未來壹年,菜鳥裹裹的整體工作方向是1234,李江華解釋到,1就是100城的寄件按需送貨上門,2是20萬寄件點,3是30個城市的環保寄,4就是未來服務4億用戶。

壹個更快、更綠色、更 健康 的菜鳥裹裹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阿裏巴巴集團CPO童文紅此前評價菜鳥裹裹時說,這項業務應該著眼於怎麽幫助快遞行業真正實現端到端的數據化,以及數據化之後,不斷升級平臺的集約性和快遞效率。

“這樣的菜鳥裹裹,才能成為 推動行業變革的引擎 。”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