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如何判斷是否是原瓶進口紅酒

如何判斷是否是原瓶進口紅酒

本人是菜鳥,經常看壹些關於紅酒的帖子和論壇,歸納起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1、看包裝。原瓶進口紅酒進口時都是壹箱箱的,有6支裝和12支裝.是沒有任何盒類包裝的,市面上有什麽紙盒/木盒包裝都是商家自己印刷和找廠家定做的。

2、看條碼。國產的條碼是以6開頭的,國外的如法國式以3開頭,西班牙以8開頭。

3、看酒瓶。進口的法國紅酒的瓶底是有凹凸感的英文和數字表明容量和酒瓶直徑等,註意用的是分升cl不是毫升ml,酒瓶直徑用mm表示.

4、看瓶塞。如拉菲就會有五個箭頭標誌並且與酒標的標誌壹致,打開酒瓶,看軟木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壹樣。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

5、看瓶底。通常瓶底越深,酒質越好,因為葡萄酒的沈澱物都沈在瓶底。

6、看日期。進口的法國紅酒的生產日期很特別,有些標在封口膠紙上,有些是標在酒瓶封口膠紙下的玻璃上,壹般的標法舉個例子:L+年份+日期+生產線等等。

7、看酒標。原裝進口酒必須有正標和背標,壹定要仔細甄別。

8、看口感。關鍵的關鍵了。

第二種是進口到國內廠家再自己罐裝的.這種酒都是標法國的條碼,但有些酒瓶底是沒有英文和數字的(看是不是連空酒瓶都進口又或者是仿冒的酒瓶,那些文字都歪歪扭扭的很難看).另外生產日期的標註就不壹樣了.這類酒口感差很多,因為畢竟回到國內灌的,國內的商家大家不是不知道,摻怎麽亂七八糟進去的都有.就是這類酒是很便宜的原因,當然酒行還是賣得很高。

延伸閱讀:

葡萄酒是“種”出來的

在意大利及法國,仍有壹些酒莊始終堅持舊世界的傳統:葡萄酒是種出來的,而不是釀出來的。在傳統的葡萄酒文化中,“葡萄”比“酒”更重要,人們追求的不是酒精的刺激,而是葡萄特有的色、香、味帶來的視覺、嗅覺與味蕾的享受。所以,任何壹個葡萄酒愛好者要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首先要從葡萄開始。

葡萄品種

用單壹葡萄品種釀酒:像美國、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及新西蘭等地,往往會在酒標上註明葡萄品種,紅葡萄酒以赤霞珠、梅樂及西拉為最常見,白葡萄酒則有霞多麗、長相思和雷司令等。不過,並不是所有標註單壹品種的葡萄酒,都是用100%該品種釀制的,各地的法律規定不壹樣,通常只要達到85%就可以,例如美國及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在酒標上註明是赤霞珠,只是表明此酒中赤霞珠葡萄的含量至少在85%,其他的15%可以是同種葡萄,也可以是其他品種。

用兩種或以上來混釀的葡萄酒:最經典的產地就是法國的波爾多,其起源是在酒農對氣候、災害等自然因素預知能力不及今天的情況下,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會同時種植兩種或以上的葡萄:主要是晚熟的赤霞珠與相對早熟的梅樂,這樣即使天氣有劇烈變化,比如霜凍、冰雹、雨水過多等,依然能保證有壹定的收成,而不至於顆粒無收。時下炒得火熱的法國五大名莊酒,都是屬於混合釀制的,如拉菲酒莊,大致會按70%的赤霞珠、25%的梅樂、3%的品麗珠及2%的小維度的比例來混合,不同的年份略有微調,混釀的目的對於名莊酒來說是取長補短,讓酒內容更復雜、更豐富。

希望能夠給妳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