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胡正言是誰

胡正言是誰

胡正言

胡正言,中國明代末年書畫篆刻家、出版家。字曰從,號十竹,原籍安徽休寧,寄居南京雞籠山側。嘗從李如真攻六書之學,於是篆、隸、真、行,簡正矯逸。

中文名:胡正言

出生地:安徽休寧

出生日期:1584年

逝世日期:1674年

職業:篆刻家、出版家

主要成就:拱花術印刷的試驗和推廣應用

代表作品:《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十竹齋印譜》

簡介

善畫山水、人物,尤擅花卉、墨梅。善制墨,並印箋紙。因其家中庭院種竹十余株,所以將其居室名為“十竹齋”。是明末期間壹個大膽革新的藝術創作家。擅長篆刻、繪畫、制墨等許多工藝,並對"版"印刷的試驗和推廣應用作出巨大貢獻,他主持雕版印刷的《十竹齋書畫譜》和《十竹齋箋譜》,成為印刷史上劃時代的作品。他首創的"拱花"印刷,在印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所刻書版本極為精美,天啟七年(1627)輯有《十竹齋畫譜》,用他所創制“_版”、“拱花”印刷技法印制,其墨色精美、雕刻細膩。_版印刷根據印色需要,每色刻壹小版,印時依序逐次套印,狀如拼湊__,故名“_版”。_版印刷為我國出版史上壹大成就,完善和發展了刻印技術。_版彩印本,均被學術界、收藏界視作書中珍品。壹直到今天,壓凸印刷還廣泛地應用於各種裝潢印刷。

收藏書畫作品很多。崇禎十七年(1644)輯《十竹齋箋譜》。魯迅、鄭振鐸稱此譜為明代士大夫“清玩”。著有《十竹齋雪弘散跡》、《六書正偽》、《印存初集》、《印存玄覽》等。

生平事跡

胡正言,1584年出生於安徽休寧縣城文昌坊壹個世代業醫的家庭。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又稱次公。少小穎悟、博學能文。三十歲後隨父兄行醫皖西,曾客居六安望江灣(今六安市裕安區陶洪集魏庵村壹帶),繼徙霍山壹帶,專門為人治病。

《金陵通誌》記載:“胡少從李登學,精篆籀”,不僅練得壹手好字,還善繪畫並精篆刻。崇禎時曾授職於翰林院,尚未赴任,清兵即攻入北京,福王朱由崧倉惶南逃,竟把大明朝國璽遺失。福王在金陵建立南明弘光小朝廷後,經吏部左侍郎呂大器推薦,胡正言精心鐫刻了龍文螭紐的國璽禦寶,被授武英殿中書舍人。後辭官隱居在南京雞籠山側,屋前種十余竿竹,命室名為“十竹齋”,足不出戶,潛心研究制墨、造紙、篆刻刊書。入清後,曾參加以太倉人張溥為首的反清復明組織——“復社”,並以“勝國遺民”自居,跋文中雖冠順治年號,但仍署“前中書舍人”銜,以示無貳誌。當然,隱居生涯是寂寞的,心情也十分沈重,正如顧夢遊在《胡曰從中翰七十》壹詩中雲:“朝市由來多隱情,老思逃世未逃名;不將金馬重尋夢,為感銅駝只掩荊。”十竹齋既是他的“隱閣”,更是他專心從事藝術探索、精研雕刻印刷的作坊。

晚年

壹六七三年(癸醜),清康熙十二年。胡正言九十歲。是年春。呂留良至金陵,拜見胡正言老人。呂留良,字用《十竹齋畫譜》晦、號晚村,浙江桐鄉人,明亡後,散家財結客,圖謀恢復。事敗,家居授徒。不受清廷舉薦。後削發為僧,名耐可。死後為文字獄株連。毀墓戮屍。《名家詩永》卷九《呂留良詩》載《曰從老人留飲,今年正九十》詩曰:“盛世恨不見,得見盛世人。如見盛世焉,君有九十親。生逢神廟間,貌古性亦淳。海宇忘兵革,冠佩何彬彬。當時不知好,今憶真天神。三十後少年,語之笑且嗔。壹家自相傳,別作江南春。爬搔進雞黍,揖客同其醇。我聞洪武初,尚遺德佑民。江山既澄霽,景物還新鮮。扶持鶴發翁,狂笑濕沙巾。”壹六七四年(甲寅),清康熙十三年,九十壹歲的胡正言,無疾而終。老人去了另壹個世界。終於走下了“足不履地者三十年”的小樓。另壹個世界也有五彩繽紛,絢麗多姿的雕版水印乎?

主要作品

胡正言和名刻工汪楷等合作創制《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外,還著有《尚書孝經講義》、《書法必《十竹齋畫譜》稽》、《竹齋雪鴻散跡》及《說文字原》壹卷、《六書正訛》五卷、《古文六書統要》二卷。

印刷品代表作:

明末,流寓南京的休寧人胡正言,創“_版”、“拱花”套印技法,印制的《十竹齋畫譜》、《十竹齋箋譜》,開創了古代套色版畫的先河。

1、《十竹齋畫譜》屬於畫冊性質,兼有收錄名畫講授畫法供人們鑒賞和臨摹的功能。分為《書畫譜》、《墨華譜》、《果譜》、《十竹齋畫譜》、《翎毛譜》、《蘭譜》、《竹譜》、《梅譜》、《石譜》等八大類,收入他本人的繪畫作品和復制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每譜中大約有40幅左右的畫,每幅都配有書法極佳的題詞和詩,總***180幅畫和140件書法作品。

2、胡正言主持印刷的另壹部書是《十竹齋箋譜》,大約在《十竹齋書畫譜》的印刷工作即將完成時,即開始了《箋譜》的刻版,於崇禎甲申年(公元1644年)全部完成刻印工作。《箋譜》比《書畫譜》更為精致艷麗,受到了很高評價。值得壹提的是胡正言在《箋譜》的印刷中,使用了他首創的”拱花“印刷技術,這也是印刷史上的不朽作品。胡正言的《十竹齋箋譜》中第壹次運用了“拱花”技術的印刷方法。這壹技術就是中國印刷術的又壹發明,給印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壹筆,迄今還常為業內人士津津樂道。篆刻成就

胡正言篆刻主要受何震印風的影響,亦從古印中汲取養份。他取法何震平實壹路,並參己意,有自己面目。豪放雖不及何雪漁,但刀法圓潤,不激不厲,平正工穩,氣息純樸,具有自然和諧之美。吳奇在《印存初覽》的序言中評曰:“奇不欲怪,委曲不欲忸怩,古樸不欲矜飾,是亦余所心折者矣。余嘗謂藏鋒斂鍔,其不可及處,全在精神,此漢印之妙也。何必糜蝕殘駁,宛出土中,然後曰為秦漢。”錢應金在《印存》中雲:“胡正言參用文、何之意而直追秦、漢之遺。”胡氏的印作在當時名聲顯赫,時人競相求之,曾有:“遊白門者,不得先生壹篆,則必恥以為欠事”的流傳。

胡氏印作技法嫻熟,得心應手,形態端凝,氣韻生動,備受同行推崇。這與他多方面的修養不無關系,正如錢應金所言:“先生善隸書,旁及翎毛、竹石、蘭卉、靡不博極,其致而以篆學專門,無怪其譜傳博雅簡精工也。”著有《印存初集》、《胡氏篆草》、《胡氏篆草二集》。

十竹齋賦

古來南北印事推及文化發展

雕版始於唐代活字談於夢溪

書坊興於市井圖籍盛於翰林

紙優墨妙印裝良善宋版堪稱佳品

有明以降插畫異彩紛呈

文人鐘愛箋譜百姓樂見年畫可畫函作吉慶

若夫木版水印基於丹青繪事

文字書寫參以悲喜性情

時雕印巧技盛於江左十竹之齋

起於金陵良工高師精心鉆研

文人墨客願獻良品

胡公正言家植群竹

小窗幽篁戴月披星集思廣益細雕刻鍥而不舍

仿古推新顯原作線條之微末還墨色變化之精神

竭書畫筆墨之功力盡勾勒暈染之技能

更有_版套色輕巧靈活免反復刻版之繁

拱花拓印凹凸有致呈山嵐花樹之韻

枯潤畢現工筆精致可保墨彩滲化寫意佳作亂真

雕版印刷臨安自古重鎮

水印版畫之江突起異事

中國美院早歲曾設工場教學科研常年不懈進行

今京有榮寶滬有朵雲

十竹之齋落戶杭州

非遺立項傳承有人千古絕藝

所以幸存與興芒歌以詠誌

作者簡介:任平,浙江大學藝術學系教授,文學博士。兼任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客座教授,東方書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協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浙江省高校書法家協會主席